野马财经 04-16
钟睒睒“执剑”无量山,农夫山泉“破局”茶业江湖珍珑棋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赣南到云南,钟睒睒的 " 农民朋友圈 " 又扩容。

  作者 |   钱锋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370 篇原创

本文约 2755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在滇西南的层峦叠嶂间,无量山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薄雾。这里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段誉偶遇 " 神仙姐姐 "、习得绝世轻功的武侠秘境,也是千年茶马古道上银生古茶的发源地。

如今,无量山间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 " 江湖侠客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带着工业化思维踏入这片土地,在茶香与侠气交织之下,划出一道破局的寒光。

继 2024 年 8 月、12 月后,近日,钟睒睒带着农夫山泉在云南茶产业的实践成果第三次登上央视《对话》节目。这一次,他系统阐释了云南茶产业工业化路径,提出 " 向上卷 " 战略。

在钟睒睒看来,传统农业的困境在于分散经营、标准化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因此,农夫山泉通过捐赠现代化制茶厂、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培训农民等方式,推动云南茶产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

从表面上看,这三次对话的主题和内容各有侧重,但背后却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深层逻辑,并逐渐构建起中国农业现代化的 " 农夫样本 "。

从赣南脐橙到云南茶叶

农夫山泉除了发掘山泉,在做农夫的道路上也是齐头并进。继 " 工业化改造的首块试验田 " 赣南脐橙之后,钟睒睒又把目光瞄向云南。

云南作为中国的产茶大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全省茶叶种植面积 795.5 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农数量达到 600 万人,涉茶人口更是超过 1100 万人。

然而,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茶产业的发展。

以景东县为例,数据显示,2024 年景东县茶农人均收入仅为 5738 元。仅为日本茶农的十分之一。而造成这一差距的主因在于云南茶产业分散经营、附加值偏低,缺乏规模化与标准化的生产模式,难以凝聚起品牌效应,最终致使茶叶价格低迷,茶农收入微薄,难以摆脱困厄。

  图源:央视《对话》节目截图

除收入水平较低外,云南茶业还面临资源浪费严重问题,比如夏秋茶利用率不足 30%。传统观念认为春茶是上品,夏秋茶品质欠佳,不受市场青睐,但实际上,夏秋茶经科学加工也能制成高品质产品。

而这种资源浪费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大量未被采摘的茶叶在茶园中自然腐烂,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滋生,对茶园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此,南诏贡茶的非遗传承人刘虎描述称," 这么好的原料,老百姓是抱着金饭碗出去要饭。"

面对云南茶产业的困境,钟睒睒在第三次接受央视访时交出了 " 解题思路 ",系统阐释在云南的茶产业工业化、标准化改造方案。

农夫山泉的 "破局 " 之道

农夫山泉在云南的实践涵盖产业帮扶、技术革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

首先,农夫山泉通过提高收购鲜叶价格,比当地收购价高 10%-20%,从而获得管理田间地头的能力,引导农民按照标准进行茶园管理、技改培训、修剪、施肥等工作,控制农残,使用有机肥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这种溢价收购的方式,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茶农的收入,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也为农夫山泉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茶农管理网络,与 5000 户茶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农夫山泉实现了对茶叶源头的有效把控。

生产范式革命是农夫山泉改造云南茶产业的关键举措。2024 年 12 月开始,农夫山泉在普洱市景东县、普洱市景谷县、临沧市临翔区等地陆续捐建了 5 座国内最高标准的现代化厂房,总投入预估超 1 亿元。这些茶厂配备国内最高标准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达 2 万公斤,是其他一般初制厂的 5 倍以上。

钟睒睒称,他不仅要采购当地的茶叶,而且想要教会农民朋友如何在在统一的更高的标准之下来种茶、采茶、制茶。

据悉,新的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从 " 摊青 - 杀青 - 冷却 - 回潮 - 揉捻 - 烘干 - 匀堆 - 打包 " 的全流程工业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茶叶的品质稳定性。

为了让当地茶农适应新的生产方式,钟睒睒称,农夫山泉还派遣了 12 位同志到当地,预计一个月教会茶农操作机械化设备,茶季结束后留一到两名技术人员继续辅导,同时传授 5S 系统(清洁、清洗、保养),确保工厂顺利运转。

" 现在通过农夫进来,一天就要吃 30 吨的叶子,老百姓抱着金饭碗出去要饭,有了农夫的工业化技改,(问题)就不存在了,数字化 80%。" 刘虎表示。

  图源:央视《对话》节目截图

" ‘让世界爱上中国茶’这个责任我个人是扛不起来的,我希望未来大家一起努力,茶本来应该在那个最顶尖的位置上。" 钟睒睒如是说。

一种 " 垂直有根 " 的发展路径

站在无量山间,钟睒睒说," 让农夫山泉有一个根在这里,这个根就是农夫山泉长期扎根于景东的一个点。"

为此,他将这一理念具象化,通过捐赠 5 座示范性的现代化茶厂,农夫山泉在云南构建起 " 种植 - 加工 - 品牌 " 的垂直闭环,将工业思维注入传统农业。

这再一次印证了钟睒睒 " 垂直型企业 " 的底层逻辑:2024 年 12 月的央视《对话》节目中,钟睒睒首次系统阐释垂直型企业理念:" 最底层是农民,向上是工业,再往上是商业与品牌,最终形成直达消费者的价值闭环。"

把农民纳入产业,垂直型企业的逻辑才能完整也正因此,农夫山泉每一次在农业产业上的投资,抓手总是农民的收入问题。从赣南脐橙到云南古树茶,从新疆苹果到广西水源地,钟睒睒多次将工业思维注入农业产业链,重塑了企业与土地、农民、产业的关系。

3 月底在云南景东县的媒体会上,钟睒睒公开讲述了自己的五个经营哲学:" 方向选择 "、" 系统能力 "、" 交易质量 "、" 社会需要 " 和 " 商业安全 "。

如果从这五个经营哲学的角度理解钟睒睒扎根土地的举措,就会发现,如今的农夫山泉,在天然水主业务外,选择了农业型企业和品牌的方向,通过挖透一条一条产业链,靠自主的力量聚合和引导农民、生产、消费,锻炼着产业链整合的 " 系统能力 "。

在聚合产业链的过程中,农夫山泉相继在赣南、新疆、广西、云南等地,首先以提价收购的订单农业路径,解决当地农民的收入问题,直面生产力的 " 社会需要 "。提价收购、制定较高的收购标准,也在回应着在平台面前丧失茶叶议价权而不断降低的 " 交易质量 "。

在这些举措下,不论是获得了系统性产业能力的农夫山泉,还是曾摇摇欲坠的云南传统茶业,都在建立着新的护城河,以保障商业安全。

也就是说,钟睒睒提出的五个经营哲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农夫山泉乃至整个茶产业,都能够获得垂直的、扎实的产业能力。

从全国找水到全国找农业产地,钟睒睒始终坚信,财富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否成为改变土地的力量,唯有把根深扎进土地,才能收获超越周期的价值。

当 " 垂直型企业 " 遇上 " 乡村振兴 ",这场实验的意义早已超越商业范畴。

你对企业助农有什么了解和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钟睒睒 农夫山泉 云南 工业化 破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