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网 04-17
清华系球管厂商打造自主可控的CT球管矩阵,提供高品质国产替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为 CT 设备的 " 心脏 " 与高值耗材,球管堪称最特殊的战略部件。这颗百十来公斤的真空器件,以不足整机 5% 的体积承载着整个影像系统 70% 以上的技术价值,更在供应链安全层面扼守着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咽喉要道。即便是在 CT 成像技术诞生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全球能够自主生产高品质球管的厂商也是屈指可数。

小小球管不仅是制约千亿医疗影像市场的命脉,更是撬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 CT 成像质量和诊断效能,而实现自主化突破不仅能降低高端影像设备成本,加速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渗透,更关乎国家医疗安全与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尤其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医用 CT 球管消费市场且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的当下 [ 1 ] 。

目前,我国中低端球管产品(5.0MHU 以下)在售后 CT 维保市场已实现一些突破,但 OEM 市场尤其是高端球管(6.0MHU 以上)市场仍被海外厂商垄断。这种高度依赖不仅导致单台设备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高昂,更在供应链安全、技术迭代等方面形成国产 CT 等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掣肘。而缺乏中国 " 芯 " 的国产 CT 设备必然无法实现真正的国产替代。

市面上的部分球管产品存在 " 寿命短 "" 可靠性差 "" 打火故障 " 等情况。究其根源,一方面在于 CT 球管技术是真空电子学、超精密制造、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研发门槛高,制造工艺也颇为精细复杂,且环环相扣,生产流程需要大量 know-how 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要求企业完全掌握电子光学、高温冶金材料,真空表面处理、精密机械设计,热设计等底层核心技术。

医用 CT 球管的简要工艺流程图。

图片来自《医用 CT 球管产业竞争力调查申请书(公开文本)》

更为严峻的是,多数企业囿于缺乏球管设计和制造经验,长期处于技术跟随和模仿阶段,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有限,难以满足球管市场的需求。

千亿影像市场的 " 命门 " 之战已然打响,市场渴望高品质国产替代球管。

医疗、工业双擎驱动,打造生产线全面自主可控的 CT 球管矩阵

在众多国产球管厂商中,跑出了一匹清华系球管黑马——苏州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益腾科技 ")。

益腾科技创始人邹昀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在高能电子束领域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负责先进 CT 球管研发及产品线的开发,担任多项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 CT 球管产业化项目负责人,精通 6 Sigma 等研发和生产流程控制,深耕电真空领域三十余年,申请了近百件相关发明专利。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掌握的电子光学设计、高电压设计、高速机械热学设计、高温冶金、表面处理等电真空领域技术和工艺,构建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产业链能力,同步布局医疗影像(CT 球管、DSA 球管)与工业检测(锂电池无损检测、半导体晶封装检测)双赛道。

益腾科技创始人 邹昀博士

在医疗主战场,益腾科技打造了覆盖 3.5MUH、5.5MUH、8MUH 以及液态金属轴承球管的完整 CT 球管产品矩阵,可满足不同医疗机构对 CT 设备的需求,覆盖国内外主流低中高端机型。同时,依托底层技术优势,也可为合作方提供灵活的定制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创始团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产业经验,益腾科技成立仅 36 个月便克服了包括疫情等在内的种种困难,完成了首发产品 5.5MHU 球管的产品开发、产线建立、质量和销售体系的搭建等工作。5.5MHU 产品于 2024 年顺利获批并开始销售,其他多款产品也已进入审批程序,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

■ 5.5MHU 球管:媲美进口球管图像质量,性能稳定可靠,客户复购率超 26%,累计服务超 80 万人次

面对国内 CT 设备存量市场中 32/64 排机型占比较大的格局,益腾科技锚定中端市场发力。其自主研发的 5.5MHU 球管不仅具有大热容量、高功率、低打火率、性能稳定等特点,而且扫描图像的分辨率高、噪声低,即使工作寿命超过百万秒后,图像质量依然稳定。

该产品一经上市便展现强劲的市场穿透力。上市 10 个月装机量便突破 30 家医院。其图像质量经三甲医院验证达同类型进口产品水平,价格却较同类进口产品低 30%~40%。这种 " 技术对标国际、成本锚定本土 " 的差异化策略,使其客户复购率突破 26%。

" 我们的 5.5MHU 球管已在超过 50 家医院完成装机,至今保持着 100% 的客户满意度。" 邹昀自豪地告诉动脉网,山西某五官科医院在 2024 年 1 月完成益腾球管的装机,搭载益腾球管的 CT 设备能够清晰分辨出人体最小的骨头——听小骨,医生对国产球管能达到如此的图像质量感到非常满意,甚至主动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河南某三甲医院的 CT 检查患者量大,流通量超 150 人 / 天,要求 CT 有持续连续输出扫描的能力,该医院于 2024 年安装益腾球管,装机后至今运行稳定,图像质量优越。

益腾科技自主研发的首款产品 5.5MHU 球管 E530(苏械注准 20232061843)

■ 3.5MHU 球管:打火率低、寿命长、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即将获批上市

" 基层医院对球管的核心诉求集中在性价比与可靠性上。" 邹昀告诉动脉网,基层医院的影像检查疾病类型相对集中,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急症初步筛查为主,对先进应用的需求度较低,且 CT 设备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对成本较为敏感。因此,球管需要兼具长寿命、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等特性。

针对该应用场景,益腾科技打造出基层专属解决方案 3.5MUH 球管 E350,可广泛适配市场上的 16/32 排 CT。通过对球管的高压性能、运动稳定性能、散热性能等多个角度的优化创新设计,此款产品不仅稳定性好,寿命和打火率等多项指标都可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而且极具成本价格优势。据悉,该产品将于近期获批上市。

益腾科技自主研发的 3.5MHU 球管 E350

■ 液态金属轴承完成样机研发,8MUH 高热容量球管攻克核心技术

液态金属轴承凭借与高功率 CT、动态容积扫描等前沿技术的天然适配性,成为未来 CT 球管的重要发展路线。

通过对精密设计、金属液体灌注、镀膜工艺、精密装配、热处理等核心难点的攻克,益腾科技自研的液态金属轴承已完成样机研发并进入测试。同时,公司也完成了双向飞焦点、阳极接地、能谱成像等先进技术的开发,其 8MHU 高热容量球管研发进入关键阶段。

中低端产品线可使益腾科技迅速切入球管市场,夯实市场基本盘并建立品牌认知度;高端产品线则锚定技术制高点,以前瞻性的技术创新抢占行业话语权。益腾科技通过完整的 CT 球管产品矩阵,形成 " 市场反哺研发、研发构建壁垒 " 可持续发展的飞轮。

基于数据驱动,从底层出发完成球管的设计、制造和量产

" 我们球管所有的设计、工艺,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每一道工序的建立都依托于大量数据的验证和科学方法。" 邹昀强调道。

球管的系统性研发以及制造难度极高,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球管需承受 2000 多度的高温、14 万伏的高电压以及超高真空度;同时,机架最大旋转速度为 0.25 秒 / 圈,阳极最高旋转频率达 180 赫兹,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可达 40 多倍重力加速度,即 100 公斤的球管在转动时会因离心力相当于 4 吨重。因此,研发制造球管需要对理论有扎实而深刻地理解,包括阴极电子束发射、电子光学聚焦、高电压产生与稳定以及机械动力学等。并且研发需要通过理论计算或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精确设计。如果理论基础不牢,设计不合理,后续制造也会出问题。

产品设计完成后的工艺设计要求也非常高,涉及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精密装配、动平衡、真空处理和高压处理等,这些也同样需要对相关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许多设计内容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原因就在于此。

量产过程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供应链管理、原材料质量把控、内部质量控制、精细检测手段和最终质检等环节。国外已形成完善的球管制造质量体系,而国内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量产管理三个关键环节相对薄弱,导致国产球管存在 " 能做但不好用 " 的问题。

益腾科技通过长期 know-how 积累,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基于创新设计、数据驱动、从底层出发完成球管的设计、制造和量产。" 每道工序都需要多种验证才能找到最优解,而球管制造有几十道工序,需要大量积累。" 值得一提的是益腾还具备了生产设备设计的能力,以排气工序为例,团队基于对排气工序的深度理解,自行设计排气设备并交由供应商制造,保证了益腾球管在运行、真空度和打火率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

此外,益腾科技还借鉴国外成熟模式建立了系统化的质量体系,涵盖供应链管理和精益管理,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的控制。

2025Q1 完成 2024 年全年 70% 的销量,携手国康创服,头部体检集团

益腾科技以" 售后替换 + 整机 OEM+ 高端工业检测 "为核心,打造立体化商业矩阵。依托底层电真空技术平台,公司具备 DSA 球管、DR 球管的跨领域研发能力,可针对医疗机构、设备厂商、工业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合作方案,实现 " 一平台多场景 " 的技术辐射。

在售后替换市场,益腾科技在国内拥有多个备仓,确保产品从下单到客户场地的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自 2024 年 2 月上市以来,5.5MHU 球管已装机超 50 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占比 23%,兼容 13 种主流 CT 机型,累计服务超 80 万人次。

高可靠性、大热容量、低故障率的产品优势也更直观地体现在销售数据上。益腾科技 2025 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已突破 2024 年全年总量的 70%,客户的复购率达超 26%,复购销售的产品占总销售量的 47%。

与此同时,益腾科技通过战略合作持续完善生态壁垒。公司不仅与国康创服签订战略合作,还深度绑定国内龙头体检企业全国几百家体检中心,形成 " 即插即用 " 的标准化服务网络,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向 " 硬件 + 服务 " 价值升级的跨越。

在高端工业领域,益腾科技与日联公司联合制定的工业管的行业标准《T/CITS 211 — 2024 工业 CT 系统穿透能力测试方法》和《T/CITS 215 — 2024 X 射线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也于近期正式发布实施。

国际形势动荡,在全球供应链重构浪潮中,益腾科技的价值愈发凸显——自主可控的产线不仅能规避供应链风险,更可为国产 CT 快速迭代提供支撑。随着公司底层电真空研发制造平台持续释放潜能,在这场 CT 球管的 " 战役 " 中,益腾科技已抢下关键高地。2025 年,或将成为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化的历史性拐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ct 医疗 清华 供应链 sigma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