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一场无声的技术淘汰赛已然开启。奇瑞汽车以 " 新能源不客气 " 的宣言强势入场,用一年时间便从追赶者跃居为领跑者。2025 年一季度,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 171.8%,累计销量突破 16.3 万辆,强势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一增长奇迹的背后,不仅是厚积薄发的技术沉淀,更是对用户需求、产业趋势与全球竞争格局的深刻洞察。
从混动技术矩阵的颠覆性创新,到覆盖全场景的产品生态构建;从国内市场的多点突破,到海外战略的纵深推进,奇瑞正在以 " 技术 + 产品 + 全球化 " 三位一体战略,重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
图片来源:奇瑞
技术筑基:硬核实力铸就行业标杆
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爆发式增长,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其对核心技术长达十年的执着深耕。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发动机技术的车企之一,奇瑞深耕动力系统研发 26 年,构建起覆盖燃油、混动、纯电、氢能的 " 鲲鹏动力 " 全域技术架构,以及 PHEV、HEV、REEV 三大混动技术路线。
这一全域架构和多路线布局,犹如一张紧密交织的技术网络,覆盖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各个关键环节,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动力选择。
从过去全栈自研的燃油三大件,到如今由全栈自研的 " 鲲鹏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鲲鹏超能电混 DHT、鲲鹏高性能混动专用电池 " 组成的混动三大件,奇瑞在动力系统研发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混动技术领域,奇瑞的鲲鹏超能电混 CDM 6.0 系统堪称行业标杆。该系统全栈自研,综合热效率高达 45.79%,实测百公里油耗仅 3.65L,纯电续航超过 250km,实测续航更是突破 2000km+。其无级超级电混 DHT Pro 峰值功率增至 160kW,峰值扭矩达到 310N · m,电池充放电循环达到 5000 次,彰显了奇瑞在混动技术上的深厚底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古春山曾透露,接下来奇瑞将推出的新一代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有望实现 48% 以上的全球最高热效率,再次刷新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的高峰。
在增程赛道中,鲲鹏黄金增程系统以 " 零自燃 " 纪录通过中汽中心 132 项极端安全测试,成为首个获 " 高品质增程 " 认证的国产技术。该系统以动力安全、电磁安全、静音技术三大核心优势,打破了增程领域的技术天花板。其 1L 油发电 3.1 度的能效比,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0.1 度,在长距离行驶场景中可显著降低油耗,为用户带来更加经济、环保的出行体验。
这些创新成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奇瑞 " 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 " 的研发体系。依托 " 瑶光实验室 " 等创新平台,奇瑞整合了电池、电机、电控全链条技术。其自研的 " 猎鹰智驾 " 系统将于 2025 年覆盖全系车型,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高阶功能,展现出奇瑞在新能源技术竞赛中的前瞻视野和快速迭代能力。
更深层的竞争力在于技术标准的定义权。风云序列车型经历了零下 40 ℃极寒冷启动、132 项电池安全测试等严苛考验,将安全标准提升至行业新高度。鲲鹏超能电混 CDM 混动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插混、增程多路线切换,为技术持续迭代预留空间。这种 " 平台化 + 前瞻性 " 的研发思维,是奇瑞能够在新能源技术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产品矩阵:全场景覆盖,精准击穿市场需求
技术的突破最终要落地到产品层面,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奇瑞敏锐地捕捉到市场趋势,选择以 " 插混 + 增程 " 双赛道并行的策略破局,精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展现出其全面且针对性极强的产品布局。
在插混领域,奇瑞旗下的风云序列表现尤为亮眼。风云 A8、T9、T10、T8 四款车型覆盖轿车、SUV、MPV 全品类,主打 " 长续航 + 低油耗 " 的家庭场景。
其中,风云 A8 作为超能混动新家轿,集高节能、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四大优势于一身,实测综合续航可达 2000km+,百公里亏电油耗仅 2L+。其更是凭借卓越的综合性能,在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上,以轻松突破 180km/h 并能持续高速稳定行驶的表现,展现出硬核实力。
捷途山海则凭借 " 方盒子越野 + 混动 " 的组合,在细分市场中持续领跑。以山海 T2 为例,这款车车长 5034mm,拥有 2+3+2 真七座布局,二三排放倒秒变 2 米大床房,不仅满足了用户对越野性能的追求,还兼顾了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其搭载的 CDM-O 系统,具备强大的越野能力,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实现 7+X 驾驶模式,无论何种路况都能轻松应对。
在增程领域,星纪元 ES/ET 增程版组成双子星,搭载鲲鹏系统,以 "1000km+ 续航 + 高阶智驾 " 切入高端市场,树立增程技术标杆。其中,星纪元 ES 增程版起售价 15.28 万元,综合续航达到 1645km,搭载 1.5T 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 44.5%,支持 2.4C 峰值充电技术,充电功率高达 107kW,电量从 20% 充至 80% 仅需 17.5 分钟。
产品爆发背后是清晰的战略布局。2025 年,奇瑞规划推出 39 款混动车型,覆盖 HEV、PHEV、REEV 全技术路线,形成奇瑞、捷途、星途、iCAR 多品牌协同的 " 金字塔 " 结构。在混动之夜上,奇瑞还宣布了全系混动车型 " 一口价 " 的优惠措施,将混动车型门槛拉至燃油车价位,加速技术普惠。
全球布局:技术出海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当国内新能源市场进入红海竞争时,奇瑞已率先将战局延伸至全球。奇瑞控股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堪称卓越,2024 年海外销量达 114.4 万辆,同比增长 21.4%。不仅创造了中国车企出口新纪录,更是连续 22 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
今年一季度,奇瑞集团出口 255,465 辆,同比增长 34.2%,平均每 30 秒便有一辆奇瑞车驶向海外。
截至目前,奇瑞业务已覆盖全球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个累计出口销量突破 400 万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留下了深刻的 " 中国印记 "。其混动产品已远销全球五大洲,并在多个市场位于销量榜第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
根据中汽协近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 142 万辆的数据来看,奇瑞还将继续蝉联中国车企整车出口量冠军。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其 " 本土 + 全球化 " 的发展理念。
其混动技术矩阵已适配全球五大洲多国市场,无论是在中东沙漠 55 ℃高温环境下的严苛考验,还是东南亚雨季涉水路况的复杂挑战,亦或是拉美山地陡坡场景的艰难险阻,奇瑞都通过本土化调校,精准优化车辆性能,确保其在不同地区、不同路况下都能实现性能跃迁。
更深层的竞争力在于奇瑞的技术标准输出。奇瑞的出海逻辑远超 " 卖车 " 本身,其通过 " 四个开发 " 方法论,即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差异化开发,正在重塑中国车企的海外生存模式。
在法规方面,奇瑞建立全球法规数据库,缩短新车开发周期;在技术输出方面,奇瑞向海外车企授权混动专利集群,实现从 " 产品出口 " 到 " 技术变现 " 的升级;在标准制定方面,奇瑞主导起草东盟新能源安全协议,将中国技术方案推向全球。
此外,奇瑞还通过本土化合作构建生态壁垒。奇瑞采用 " 合资建厂 + 技术换市场 " 双轮驱动的战略模式,在全球关键节点布局,稳步拓展海外市场版图。奇瑞与当地企业合作建厂或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奇瑞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以技术为矛、合规为盾、本土化为舵的系统性突围。当其他车企仍在红海厮杀时,奇瑞已通过 " 技术输出 + 标准制定 " 的双向战略,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这种从 " 规模出海 " 到 " 价值深耕 " 的转型,不仅重塑了奇瑞的全球竞争力,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新规则制定者。
结语
奇瑞的新能源增速奇迹,本质是一场 " 技术笃行、产品求真、全球谋势 " 的系统性胜利。它证明了中国车企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参与全球竞争,更揭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唯有将技术沉淀转化为用户价值,以全球视野构建生态壁垒,才能在变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年销新高的新起点上,奇瑞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正如其混动技术从 " 中国心 " 走向 " 世界芯 " 的历程所示,当一家企业用数十年专注攻克技术难关,用全球化战略布局服务全球用户,它的未来增长之路,早已被坚实的步伐和广阔的视野所铺就。这或许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需要的 " 理工男精神 " ——不追风口,但永远站在风起之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