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恒力石化(600346.SH)披露 2024 年年度报告,通过一体化产业链、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等举措,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62.73 亿元,归母净利润 70.44 亿元,营收净利 " 双增 ",呈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业绩稳健向好的同时,公司积极贯彻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4.5 元(含税),分红率达 45% 左右,将重视投资者长效回报目标落到实处。有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公司炼厂装置全球领先、产品盈利有望改善,分红潜力或将提升,未来伴随行业整合加速,景气度继续提升,叠加新项目陆续落地,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且截至目前多家机构给予恒力石化 " 买入 "" 推荐 " 等积极评级。
全产业链挖潜构筑内生增长引擎
成本优势显著新项目全面开花
在政策刚性约束、环保安全红线、大型项目竞争的三重挤压下,国内小规模炼厂淘汰进程已不可逆且呈加速态势,行业或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行业供给侧峰值来临与结构深化调整背景下,类似于恒力石化这种拥有低成本和深加工的炼化一体化龙头有望优先受益。
年报显示,作为国内最早投产的 " 民营大炼化 " 企业,公司充分利用 " 品质、成本、快速反应,实现利润最大化 " 的经营优势以及弹性、高效、灵活的机制特点,做到 " 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化则化 ",全力保障炼化、石化、化工和新材料各大产业园区的高效协同运行。
随着公司 2000 万吨 / 年炼化一体化项目、150 万吨 / 年乙烯等产能的完全投产以及下游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持续推进,恒力石化正在不断完善 " 大炼化产业链 +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 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原油采购成本更低,同时通过自备煤制氢装置,每年低成本自供 25 万吨稀缺的纯氢原料,并拥有 520MW 高功率自备电厂,有效优化了生产能耗成本。在新材料产能方面,公司 160 万吨 / 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年产 40 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全线投产,12 条线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全面投产,上述项目有望降低公司大宗化工品比例,提升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产品产出,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成长动力。
重大技术成果实现历史性突破
高水平创新矩阵加速释放效能
2024 年,恒力石化深化研发创新战略布局,加速构建多层次创新矩阵,以技术攻坚驱动产业升级。年报显示,公司全年研发经费攀升至 17.03 亿元,同比增幅超 24%。在创新动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 1676 件,其中 2024 年授权专利突破 300 件,构筑起覆盖聚酯新材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护城河。
在关键材料国产化攻坚战中,公司更是彰显硬核实力。报告显示,2024 年公司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和产品突破了 " 卡脖子 " 瓶颈,弥补了行业短板,填补了行业空白。其中,恒力化工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23050,取得 PE100 等级认证,标志着恒力化工管材专用料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恒力化纤超细纤维 27D/144f 实现量产,9000 米的单丝重量仅 0.18g,纤度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恒科新材料 " 新型分散染料常压可染聚酯及其纤维的产业化 " 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万吨级连续聚合分散染料常压可染聚酯纤维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公司着力打造 " 政产学研用 " 协同创新生态圈,年内新增三大省级战略创新平台。恒力化纤取得 2024 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立项;恒科新材料构建 " 三位一体 " 研发体系,在获批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再获 " 江苏省功能性聚酯纤维工程研究中心 " 认定,并建成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从前沿技术预研到工程化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面向未来,恒力石化将坚定不移地走 " 完善上游、强化下游 " 的发展战略及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实施 " 补链强链 " 和 " 研发创新 ",向着世界一流全产业链石化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