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屡创新高,而与之相关的设备行业也在快速增长之中。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在 2024 年达到 1171 亿美元,相较 2023 年的 1063 亿美元增长 10%。
而在这一领域中,光刻设备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其占据了半导体设备总投资的 30% 以上。而作为光刻机的重要供应商,ASML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其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直接影响着全球芯片制造的未来发展。
4 月 12 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行业供应商 ASML 在上海举办 2025 年度人才战略分享会。会上,ASML 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经理毛琴介绍称,ASML 在全球各地区包括中国在内持续进行人才投入,从而吸引更多卓越人才的加入。
她指出:"ASML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视为驱动创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我们致力于通过与时俱进的人才发展战略,吸引并培育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客户服务、半导体行业等注入力量。"
持续增长的人才需求
据毛琴介绍,2024 年 ASML 营收再创记录,全年净销售额为 283 亿欧元,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并预计将在 2025 年保持继续增长,全年的净销售额将在 300 亿至 350 亿欧元之间。
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可圈可点。2023 年至 2024 年间,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毛琴指出,这一趋势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影响:首先是因为早在 2022 年及更早前积累的订单正在陆续交付;其次,由于部分国际客户需求时间点调整,ASML 得以将更多设备资源交付给中国客户。这也直接推动了中国区设备交付量全球占比的上升。
展望未来,ASML 预计将在 2025 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全年净销售额有望达到 300 亿至 350 亿欧元之间。根据其在 2024 年投资者日上的长期预期,到 2030 年,公司的年销售额有望增长至 440 亿至 600 亿欧元之间,并伴随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这一趋势不仅显示出市场对先进光刻技术的持续需求,也印证了 ASML 作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战略定力。
" 作为一家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稳定的增长率和健康的利润率,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双引擎。" 毛琴表示," 我们始终认为,围绕着 2030 年的战略目标,公司需要在今天就做好相应的组织和业务准备。"
除了业务端的增长,ASML 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人才团队的持续壮大。过去五年里,中国区员工数量几乎翻番,截至目前已超过 1900 人,分布在全国 16 个城市、25 个办公点。今年,ASML 将继续面向社会和高校开放多类型岗位,涵盖客户支持工程师、采购、维修等多项业务和职能部门岗位。
谈及这一趋势,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经理毛琴分享道:" 发展不仅是业务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人才的发展。我们正在系统性地持续推进人才战略设计。" 她提到,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深入,正成为行业发展和公司业务的推动力之一。"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AI 已经深入到千行百业,甚至开始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
直面人才需求挑战
尽管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但包括 ASML 在内的企业正在面临一系列挑战。
优兴咨询的最新全球雇主品牌报告显示,当前招聘领域存在关键行业和技能领域的人才持续短缺、新时代对关键人才的标准正在重构、大学教育尚不能完全对接招聘需求等挑战。而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人才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与此同时,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学习敏捷性、创造力、道德与诚信、情商等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为了应对挑战,过去几年 ASML 持续稳步扩充人才队伍,重点招募客户服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开发与应用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关键技术岗位。2024 年秋招的整体招聘流程已经顺利完成,招募了数十位优秀的大学生。而眼下进行的 2025 春招,则是在保留传统校招形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一次崭新的尝试。
" 我们第一次把大学生从全国各地邀请到 ASML 的上海办公室,通过简历初筛后,被邀请来到上海进行现场面试," 毛琴笑着说," 今天来了五六十位学生,有的甚至从比较远的城市赶来,甚至还自理住宿,同学们的热情让我挺感动的。"
毛琴还补充道:" 随着自身业务和时代需求的不断演变,ASML 的人才策略也在升级发展——从过去偏重从外部 " 揽才 "(Buy,引进人才),转向更侧重企业自行 " 育才 "(Build,培育人才)与内部 " 融才 "(Borrow,人才流动)相结合。我们通过灵活的 " 揽才 - 育才 - 融才 " 相结合的策略,吸引和培养契合公司需求的关键人才,并赋能员工持续成长,鼓励员工深度参与企业和行业的创新发展。"
多层次、多来源的人才建设
由于光刻技术本身具有高度的交叉学科特征,涉及物理、材料、光学、机械、软件等多个领域,因此市面上几乎难以直接招到 " 上岗即用 " 的成熟型人才。针对这一现状,ASML 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
据介绍,ASML 在高校合作领域开设了 " 全景光刻基础系列课程 "、开展 " 光刻技术科普讲座 " 等项目,加强学术与产业之间的连接与对话,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光刻产业实践的了解。同时,这些课程也成为高校师生了解产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的一扇窗口。
除了应届生,ASML 也在持续拓展更丰富的人才结构,涵盖有经验的社会人才、来自不同学历背景的人才等,服务于维修、供应链、采购等职能板块。令人欣喜的是,ASML 的团队中不仅汇聚了半导体行业的专业人士,还有来自汽车、面板、制造等领域的跨界人才。" 这种跨行业的融合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技术专长。" 毛琴说道。
而对于已经加入 ASML 的员工,ASML 则建立了一套立体化的能力成长路径。从基层技术人员到中高层管理者,从新员工到资深专家,ASML 均设计了相匹配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包括专业技术培训、跨领域软技能提升、轮岗体验、项目制学习等。其中,新入职的技术人员通常需要接受为期约一年的系统培训,才会真正独立开始实际工作。
毛琴强调:" 我们相信时间和沉淀的重要性。一个工程师在 ASML 的成长,不是‘快速见效’式的,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每一次培训和轮岗,都是他们能力地图的一次扩张。"
近年来,ASML 还推出了 " 内部人才流动指南 ",鼓励员工探索横向发展路径,打破 " 岗位定终身 " 的思维定式。配合公司设立的 " 中国技术社区 " 和 " 职业发展嘉年华 " 等平台,员工可以获得更多提升自我、建立连接的机会。
毛琴指出,人才发展的根基是 " 人 " 本身。因此,在推动职业成长的同时,ASML 也始终将员工福祉摆在核心位置,倡导 " 全面健康 " 理念,包括财务、身体、心理、社交及职业发展五大维度的整体守护。
在原有完善福利体系的基础上,ASML 中国于 2024 年推出了 " 年年有麦 " 长期储蓄计划,助力员工实现长期财务规划;而面向 2025 年,公司还计划引入 " 精力管理 " 与 " 正向力建设 " 工作坊,提升工程师的心理韧性与身体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快节奏的研发节奏与挑战。
毛琴强调:" 在 ASML,工程师不只是‘码代码’或‘调参数’的技术人,更是需要被全面理解与支持的‘人’。让每位员工都能以健康、稳定的状态面对复杂问题,这才是我们培养顶尖人才的底气。"
写在最后
对于 ASML 而言,人才正在成为公司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从 " 年年有麦 " 的储蓄计划,到内部人才轮岗,再到这两年开启的春招,愈来愈丰富的人才战略,为这家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企业多增添了一份温度。
而在人才战略之外,毛琴也提到了目前 ASML 中国的薪酬增长和员工留存情况情况," 我们一直关注着市场情况,过去几年在薪资和福利方面都保持增长,目前的我们的薪资位于市场中位数以上," 她说道," 并且 ASML 中国 5 年以上员工的流失率也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分享会的最后,她强调了半导体行业的持久魅力:"(半导体)这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很长,它不断在迭代当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以前中国重视芯片的设计、软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现在我们不仅重视这些,还重视后端的生产、制造、设备,从前端到后端这个链条很长,也是值得大家很多年的深耕和学习,也是我为什么加入 ASML 的原因。"
而对于那些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毛琴也给出了自己的小建议:寻找那些 " 给一份平台,给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 的机会,这才是真正有长远价值的职业选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