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23小时前
游戏人的就业焦虑,也能成为网红起号的流量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游戏茶馆

游戏行业找工作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近两年,受经济大环境和行业增长放缓等趋势的影响,大厂、小团队都在强调 " 降本增效 "、" 裁源广进 "。

纷沓而至的砍项目、大裁员号外声中,随处可闻 " 失业一年了还没找到工作 ","gap 十个月之后,连面试都约不到了 " 的叹息。

然而,在残酷的真实世界之外,居然还存在着另一番光景。

最近,某位在小 X 书上做游戏实习经历分享内容的五字博主成为了各个行业群里的话题中心。在这位博主口中,国内一线大厂均是 " 备胎 ",HR 都是 " 舔狗 ",各种非技术岗位任 ta 挑选,笔试是可以不做的,面试是毫无压力的,通过率却是 100% 的。

这位博主甚至还因为这些毫无佐证的经验帖,一度成为了不少人的追捧对象。

百发百中的实习 " 魅魔 "

在这位博主笔下,自己俨然是个被全世界宠爱的 " 气运之子 "。

家境优渥、名校语言专业(辅修金融双学位)就读的她,为了 " 给自己找点事干 ",从大一就开始了实习。第一年,她在父母的指引和托举下,进入了金融行业,先后在投行和咨询公司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时期。

随后却只因一句 " 不喜欢 " 就潇洒离场,转头扎进游戏行业,开启 " 爽文模式 "。

迈步游戏行业后,开局就是在大厂打杂,随后又在大厂的核心项目中干起了运营,入行第一步就已经打败了 90% 的游戏人。

在这之后,她又陆续入职更多游戏公司,尝试了运营、发行、用户社区、本地化、市场等等岗位,几乎将游戏行业的非技术岗位玩了个遍。

后来甚至还在没有 Demo、没有游戏拆解、没有作品集的情况下,收到了策划、PM、商业化等各种研发岗的 offer(咱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虽说实习经历丰富,但她几乎从未详细分享过工作日常,反而喜欢锲而不舍地讲述自己轻松求职的过程。

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实习恍若一个能轻松通关的乙女游戏,而市面上叫得上名字的大厂,均不过她招手即来的 " 裙下臣 "。

在找暑期实习的时候,面试 30 场,通过 30 场,通过率达到了惊人的 100%。博主自豪总结:" 这就是女明星赶通告的实力!"

哪怕是腾讯,在面试时也得跟她演绎一出 " 甜宠剧本 ":

" 鹅,其实爱我爱的要命吧!

随手投递后马上捞。测评一道题都没写直接全跳过交卷,亲测不影响面试。

没有群面,直接单面起手,此为一宠;拿出天美,此为二宠。

鹅贵人肯为朕费心思就好。"

不过在最终抉择的时候,给了 offer 的鹅猪米鹰都只能是备胎,因为她心中的白月光只有 EA:

" 是的,鹅你很宠我,猪你很宠我,鹰你很宠我,米我很宠你,但那又怎样?

因为白月光回国了!"

在面试官问到手里有几个 offer 的时候,剧情顺其自然要走向打脸爽文:

" 面试官结束前问了一句你现在还在面其他家吗 & 手上有几个 offer,哥布林邪魅一笑,心想这可是你自己问的,直接开启了报菜名模式。

对方听完之后 belike 封面脸,突然坐直了,给了 oc。"

面对选不过来的 offer,她还会苦恼地将其拟人化,让网友帮忙 " 相亲对象五选一 "。

当然博主也有烦恼,接了 offer 不去的时候,还要面对 hr 的苦苦挽留和死缠烂打:

" 这周开始拒了蛮多 oc,电话被打爆了,有试图私联要挽留的,有夺命发信息的,有问最后去哪里的,还有试图商量把入职时间往后延这样可以去两个厂只要人来就好了的。"

在和 hr 聊到转正薪资的时候,优秀如斯的博主自信地喊出了 100w/ 年的价格,只因为:

" 在哥布林的脑回路里,原定计划里的留子生活里,是 100w 一年,那么公司如果要留下我,当然也应该付出同等的代价。"

这些过分悬浮的剧情,比起取材于现实,更像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吃 " 拼好饭 " 中毒后的绝望幻想。

然而这位博主在毫无自证的情况下,愣是靠着这样夸张的剧情,吸引了大量游戏求职人的关注。

在越来越多真假难辨的帖子发出后,她的关注量很快突破 5 千,每个帖子下面都有很多网友回复。

有人在羡慕她的人生、有人夸奖她的性格、有人向她寻求求职攻略,而更多数人则是仰望着她的光环,陷入沉默的自我焦虑。

高级的凡尔赛是诛心

细细想来,这位 " 实习魅魔 " 的叙事,表面上看似幽默自嘲的职场爽文,实则不过一场精心包装的特权展览。

她用俏皮的网络梗和 " 普通哥布林 " 的人设拉近距离,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优越感,就像一根刺,精准扎中了每一个普通打工人的焦虑神经。

在父母的托举下进入金融行业、零花钱碾压正式工资、很久没刷爆信用卡买奢侈品、家里阿姨收入都比职场新人高……无一不是在暗示自己的优越家境,表明在足够的经济支持下,完全不用像大多数人一样艰难地职场求生。

无缝跳槽游戏大厂、多岗位横跳、不笔试、免群面、hr 追着给 offer ……更是在赤裸裸地展示自己独有的规则豁免权。

将求职过程性比作 " 乙女游戏 ",把 hr 和企业当成追求者,本质则是将职场的严肃竞争,矮化成了个人魅力的展示秀。

然而在她高傲地将面试比作 "idol 出席签售会 " 的时候,多少人还在梦想和生存线之间努力挣扎;当她说 " 工资不如零花钱 " 时,多少北漂青年正在为下个月房租发愁;当她炫耀 "HR 追着给 offer" 时,又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第五轮面试后的漫长等待。

这种特权的炫耀,称得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诛心游戏。

在游戏行业裁员潮、应届生失业率攀升的当下,这种 " 我随便投投就 30 场全过 " 的故事,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它让努力显得可笑,让失败显得活该。

在 " 天龙人 " 的华丽人生对比下,努力奋斗却难见成果的普通人,很难不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内耗。

因此即便这位博主分享的经历都是事实,她的叙事角度依然令人反感。

令人反感的不只是 " 凡尔赛 ",而是用特权营造出 " 成功很简单 " 的假象,再轻飘飘朝着水生火热的其他人说一句 " 人生,易如反掌 " 的反智行为。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并且事实上,这些包装华丽的文字的真实性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随着这位博主热度的持续扩散,越来越多同行发现了故事中的疑点。

在和评论区网友沟通过程中,她全程对岗位和工作细节避而不答,也没有提供更多佐证。

且一个人要兼顾高校双学位课程和不间断的大厂核心岗实习工作,已经算得上是时间管理上的奇迹。同地区 985 院校语言专业的网友表示,大二大三基本不可能像她所说的 " 没课 ",在辅修金融的情况下,只顾全学业就要连轴转了。

网友分享的语言专业(无辅修)大三课程表

与此同时,她还能在严格的大厂招聘流程之中,多次碰上免笔试、秒发 offer 等规则漏洞,也极度不合常理。某厂 Hr 告诉茶馆,今年春招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经历不够垂直的人基本很难收到面约,他们也不会在一个意向摇摆的求职者身上浪费太多时间,更别说去求一位实习生入职。

在越来越多人提出质疑的时候,她的表现也非常微妙,先是声称被平台禁言,直接开始玩失踪,随后面对笔者提出的采访邀约,也是默不回应。面对质疑避而不谈的态度,更让所谓的 " 爽文 " 像是一场虚构表演。

想到那些让人焦虑到夜不能寐的内容,都不过是网红为了引流起号而杜撰的段子,笔者的拳头都硬了。

如果说在特权的护盾下蔑视普通人的挣扎只是可悲,那么用他人的焦虑来制造热点、吸引眼球就是可恶。

2024 年,仅国内就有 1749 家游戏公司注销或吊销(数据来源:企查查),全球范围内 10 个游戏从业者之中就有 1 个人遭遇了裁员(来源:GDC),与此同时,还有大批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门前屡屡碰壁,对前路充满了迷茫。

冰冷的数字和残酷的现实,是游戏行业正在经历的阵痛的冰山一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主流的紧张氛围格格不入的 " 我想要,我就能得到 " 的职场童话,轻易就能脱颖而出。

笔者据此猜测,某人编织的故事或许并非全部虚构,她可能经历过游戏行业的沉浮,因此深谙游戏人的焦虑心理。用精心设计的话术包装自己的 " 成功学 ",就是为了博取眼球、收割流量,甚至为后续的付费咨询业务铺路;也或许是旁人的吹捧让她逐步迷失自我,在虚荣心驱使下将经历不断夸大,最终演变成了荒诞不经的 " 故事会 "。

刻意提出过 " 公益捐助代替付费咨询 "

然而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这种行为都称得上是恶劣。

在真实的求职者简历石沉大海、面试屡战屡败时,虚构的 " 职场爽剧 " 并不能给人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参考;当普通人为一个实习机会挤破头时," 免笔试秒 offer" 的吹嘘只会让人对现实困境感到更加无力和绝望。

在这个前路艰难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虚构的 " 职场爽剧 " 和各种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而是真实的共鸣与互助。

希望大家都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毕竟,寒冬来临时,抱团取暖远比个人表演更有意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offer 腾讯 裁员 gap 女明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