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豹哥。
现在很多女人在网上说 " 所有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 ",把全体男性扣上 " 潜在罪犯 " 的帽子,表面是在 " 保护女性 ",实则玩的是诛心战术。
这种话术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就是先把对方钉在道德耻辱柱上,再自封为正义使者,随时随地能掏出道德大棒敲人脑袋。你问她们为什么非得用 " 所有 " 这种全称判断?因为只有把范围扩大到极限,才能让每个男性天然背上原罪,永远低她们一头。
这些人的险恶用心,说白了就是搞性别对立。她们把 " 强奸 " 这种极端恶性犯罪,偷换成 " 男性本能 ",等于把生物学意义上的荷尔蒙冲动,直接等同于犯罪意图。
男人长个生殖器就有罪了?按这逻辑,女人长个子宫是不是都得算 " 潜在杀婴犯 "?她们要的从来不是平等,而是特权。你但凡反驳一句,她们立马给你扣上 " 共情强奸犯 " 的帽子,活生生把理性讨论变成道德审判。
这种套路熟不熟悉?跟邪教洗脑一个路数:先制造恐慌,再垄断解释权,最后逼你交赎罪券。
更可笑的是,她们一边喊着 " 男性全员恶人 ",一边又要求男性对她们百依百顺。你问她们:既然男人都不可信,为什么还要和男人谈恋爱?为什么还要花男人的钱?为什么还要指望男人保护自己?她们马上支支吾吾,说这是 " 社会结构性压迫 "。
说白了,就是既要占便宜,又要立牌坊。这种双标玩得越溜,越说明她们心里清楚自己那套理论站不住脚。真信了她们的鬼话,男人连呼吸都是错,女人反而能心安理得当巨婴。
有人会问:难道女性不该警惕性暴力吗?当然该警惕,但警惕的对象是具体行为,不是整个性别。你走在街上提防陌生人,这叫常识;你非说整条街的人都是抢劫犯,这叫疯话。
把个体犯罪上升为群体污名,本质上是在转移矛盾。真正的性侵犯者巴不得全社会都相信 " 男人天生是禽兽 ",这样一来,他们的罪行反而能被稀释成 " 人性弱点 ",甚至被包装成 " 情有可原 "。谁在给罪犯递刀子?恰恰是这些满嘴正义的极端分子。
这些女人最阴险的一招,是把男性逼进自证清白的死胡同。她们动不动就说 " 好男人都会主动避嫌 ",逼着你放弃正常社交、放弃职场合作、甚至放弃父子亲情。
你稍微靠近女性半步,她们就说你 " 图谋不轨 ";你保持距离,她们又骂你 " 冷暴力 "。横竖都是错,横竖得认罪。这套 PUA 话术的核心目的,就是让男性永远活在道德负债里,方便她们予取予求。
你问她们自己怎么不 " 避嫌 "?她们理直气壮:" 女性是受害者,有资格要求特殊对待!" 你看,特权思维早就刻进骨子里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言论正在腐蚀正常的人际关系。当 " 所有男人都是潜在强奸犯 " 变成政治正确,男性首先丧失的是被信任的权利。你帮女同事搬个箱子,别人觉得你别有用心;你夸女儿同学可爱,立马被怀疑是恋童癖。
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善意被碾得粉碎,剩下的只有猜忌和敌意。这些女人嘴上喊着 " 安全 ",实际在制造更大的不安全——她们把社会变成高压锅,迟早得炸出更多极端事件。
还有人狡辩:" 我们只是提醒女性注意风险。" 注意风险需要搞性别屠杀吗?真为女性安全着想,就该教她们识别危险信号、学习防身技巧、推动司法严惩罪犯,而不是整天搞性别地图炮。
把男性全打成反派,只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女性失去盟友。哪天她们真遇到危险,周围男性心想:" 反正怎么做都被骂,不如少管闲事。" 这叫自掘坟墓。
最讽刺的是,这些女人自己都分不清 " 潜在 " 和 " 必然 " 的区别。潜在风险意味着可能性,不是确定性。按她们的逻辑,所有人都是潜在杀人犯、潜在诈骗犯、潜在贪污犯——毕竟谁还没点私欲?但正常人会因此给全人类判死刑吗?不会,因为文明社会靠的是法律约束和道德自律,不是靠诛九族式的恐吓。
把可能性等同必然性,要么是智力缺陷,要么是心术不正。
兄弟们听好了:遇上这种女人,赶紧绕道走。她们要的不是平等,是霸权;不是安全,是掌控。你跟她们讲道理,她们跟你撒泼打滚;你跟她们谈数据,她们跟你扯血泪史;你退一步,她们进十步。对付这种人的唯一办法,就是彻底切割。
别幻想能感化她们,也别指望能辩论赢——她们的生存意义就是当受害者,你越反驳,她们越亢奋。
嚷嚷 " 所有男人都该死 " 的女人,往往最擅长利用男人。她们一边骂你 " 蝻人 ",一边伸手要彩礼、要房子、要奢侈品。你真信了她们的邪,等于主动把刀柄递过去,还求人家宰轻点。
记住,尊严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挣来的。
(完)
.......................................................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和星标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