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晚间,深圳市商务局发布 "2025 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 ",从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增强企业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等 10 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稳订单拓市场。
上述 " 政策要点 " 提出,实施境外重点展会支持计划,全年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 211 场,按照企业实际发生展位费的 50% 给予最高 60 万元的资助;在做大做强跨境电商方面,明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独立站,开展选品、引流、运营等跨境电商业务,每家企业最多奖励 3 个符合条件的独立站,每个独立站最高予以 100 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对企业在境外开展投资或者承包工程项目的前期法律、技术、商务和投融资咨询等服务费用,银行贷款利息,海外投资保险保费,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组织园区招商活动的推介费用按照 50% 给予支持,最高资助 2000 万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深圳,近日广州、东莞、中山、阳江等广东多地均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外贸促增长政策。
4 月 18 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康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美国发动的全球关税战升级背景下,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通过精准施策来稳定外贸基本盘,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贾康同时表示,广东省多地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将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外贸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集中资源攻坚
事实上,广州市商务局在 3 月 26 日就公布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若干措施(2025-2027 年)》,推出 18 条措施,支持企业聚焦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供应链服务业等,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
这些主要措施包括:支持平台企业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系统赋能外贸市场主体、带动整体出海;对专精特新企业出口信保费用给予最高 40% 补助;发力加工贸易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在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数智化转型支出费用给予不超过 50% 的支持;发力跨境电商 " 麒麟 " 企业最高支持 200 万元、" 鲲鹏 " 产业园最高支持 500 万元;发力建设国际贸易分拨集拼中心、国际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加快推动保税新业态发展等。
4 月 18 日,广州市商务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未来 5 年,广州计划将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攻坚,打造 1 个万亿级、4 个 5000 亿级、4 个 3000 亿级产业集群,为广大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坚实基础。根据广州海关统计数据,2025 年 1 至 2 月,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为 1896.2 亿元,同比增长 14.3%,外贸进出口已连续 4 年保持正增长。
此外,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近日也推出了 " 促外贸 17 条 " 新政,聚焦主体强基、业态焕新、平台聚能、服务增效等,进行四维精准赋能,以 " 全周期培育 + 全要素支持 " 的创新举措,为外贸企业注入强劲动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外贸企业构建分层分类支持体系,企业发展壮大最高奖励 1000 万元;对首次实现业务规模突破的成长企业,结合综合绩效给予梯度激励。
对此,贾康向记者表示,从短期财政政策来看,政府可考虑支持相关企业保订单、稳产能,并可考虑关税反制与豁免清单动态调整。在 " 稳外贸 " 中期财政政策支持方面,贾康认为,要重在优化结构,支持产业链区域化布局。例如,可通过财政专项债募集资金,支持企业在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建设 " 海外仓 + 组装中心 ";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通关、海外独立站建设给予一定量的成本补贴,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出海的门槛。
可借鉴的范例
4 月 15 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围绕开拓市场、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推出 15 项具体举措,明确至 2025 年底前将通过百场供需对接、数字化赋能等创新手段,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
相关举措包括:明确年内推动 3000 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 2 个海外展贸中心,促进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依托广交会、消博会等平台,同步开展不少于 100 场 " 双链共舞千企共赢 " 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参展综合成本等方面支持;升级小榄五金、古镇灯饰等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建 1 个国字号出口基地;实施分类培育机制,对省外贸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专项支持,其中重点企业最高奖补 200 万元;同步强化全链条数字化协同转型,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行业企业最高按项目投入 50% 给予奖补,最高 100 万元;完善 " 跨境电商+产业带 " 政策体系,加快中山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落地运营,培育一批骨干跨境电商企业;支持东区、古镇、沙溪 3 个电子商务集聚区在平台合作等。
4 月 18 日,中山市商务局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中山市外贸产业基础底子厚、韧性强,2025 年中山市商务局将继续开展 " 粤贸全球 "" 百展千企 " 等活动,计划组织 3000 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同时,由中山市政府搭台,新建 2 个海外展贸中心,促进东盟、中东、拉美等一系列新兴市场。
另外,4 月 14 日,东莞市商务局也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东莞市将通过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动保税物流发展、促进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建设等多种方式,全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每年发动企业参加超 200 场境外重点展会,其中新兴市场展会不少于 100 场;组织约 2000 家企业参加近 20 场 " 粤贸全国 " 境内展会。
另外,在推动保税物流提质增效方面,方案提及,2025 年,东莞市将推动虎门港综保区和清溪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量突破 1250 亿元;鼓励企业在 " 一带一路 " 地区和新兴市场优化供应链布局,每年举办 1000 场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做强外贸综合服务和市场采购贸易,促进二手车出口,打造莞货莞品展销中心,优化服务外包政策;拓展跨境贸易货运通道网络,支持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发展,推动东莞港拓展外贸新航线;支持企业申请 AEO 海关高级认证,完善快速通关机制,力争 2027 年 " 一带一路 " 市场出口占比超 30%。上述工作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公开表示,东莞的稳外贸措施既贴合本地实际,又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东莞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可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协同等方式,向高附加值环节跃升。
白明同时强调,东莞跨境物流需避开与广州、深圳 " 硬碰硬 ",需要因地制宜优化跨境物流:深圳港的优势在于国际干线,广州港强在内贸枢纽,东莞可依托虎门港综保区打造 " 湾区快线 ",聚焦 " 香港机场 - 东莞 " 空陆联运,满足跨境电商 48 小时全球达需求。
4 月 11 日,阳江市商务局制定印发了《阳江市关于省级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的方案》。根据方案,阳江市内的外贸企业可享受以下八项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举办外贸导向型展会、支持企业防范贸易风险、支持企业开展 AEO 高级认证、支持加力海外仓建设、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外贸骨干型企业等。相应企业参加展会、开展外贸政策宣讲等均可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
4 月 18 日,阳江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2025 年,有 126 家企业纳入 " 阳货行天下 " 重点展会目录,是以往的四倍左右,政府鼓励外贸企业聚焦开拓新兴市场。
对此,贾康向记者表示,财政政策需形成 " 应急 - 转型 - 引领 " 三阶段组合拳,短期内以保企业生存为核心,中长期需加强与国际货币、产业政策的协同,通过规则适配和产业链升级重塑竞争力。此次,广东省内多地密集发布稳外贸政策举措,是对当前外贸形势的积极应对和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贸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