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值薯布丁
序:上次 HPV 的科普看起来反响不错,然后看到评论有讨论到带状疱疹,讲真,这病对老年人真是折磨!可能很多晚辈们对这个病不了解吧,那我又来科普一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 版)》这种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长期身心损害。
疼痛特征:从病理机制到临床分级 PHN 的疼痛本质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核心机制包括外周神经损伤和中枢敏化。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突变性,同时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升高,形成 " 疼痛记忆 "。反正,这病不发作没事,发起来真是疼得要人命。
临床上,PHN 疼痛表现为:
1. 疼痛强度:60% 以上患者经历中重度疼痛(数字评分法 NRS ≥ 4),部分患者疼痛评分可达 10 分(最剧烈疼痛)。
2. 疼痛性质:以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痛为主,常伴有痛觉过敏(如衣物摩擦引发剧痛)和痛觉超敏(轻微刺激触发剧烈疼痛)。
3. 疼痛持续时间:30%-50% 患者疼痛持续超过 1 年,部分病程长达 10 年以上,严重影响睡眠、情绪和日常活动。
那么,有看官就问了:有没有办法预防这病的发生呢?
问得好!
预防策略:疫苗接种与早期干预
疫苗接种: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2023)》推荐 50 岁及以上人群接种,保护效力达 90% 以上,接种后 11 年保护效力仍为 87.7%。
减毒活疫苗:适用于 40 岁及以上人群,但保护效力低于 RZV(约 50%)。
需警惕的高危人群:
年龄≥ 50 岁:50 岁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带状疱疹发病率显著升高,PHN 发生率达 20%-30%。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 HIV 感染者、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其带状疱疹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3-5 倍。
合并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患者,病毒再激活风险增加,且疼痛控制难度更大。
既往带状疱疹病史:复发型带状疱疹患者 PHN 发生率更高,需尽早干预。
PHN 作为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需多学科协作,而预防是关键。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及 PHN 风险,早期抗病毒治疗和疼痛管理则是改善预后的核心。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宣教,及时接种疫苗并定期筛查。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至于去哪里接种疫苗?推荐哪个品牌的疫苗?
问得好!但是我这是科普文,我怕杠精,真需要的就自己问 AI 吧!
参考文献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 版)》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2023)》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