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 月 21 日讯(评论员 田野) 近日,京东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的激烈角逐,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场商战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市场地位,更牵动着商户、骑手和消费者的利益。究竟谁能在这场大战中成为赢家,值得深入探讨。
美团在外卖市场耕耘多年,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海量的商家资源以及成熟的配送体系。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主导,在用户心中树立了深刻的品牌认知,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而京东作为后来者,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高效的物流能力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高调进入外卖市场,试图分一杯羹。其推出的 "0 佣金 "" 百亿补贴 " 等策略,迅速吸引了一批商家和用户,给美团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从商户角度来看,美团的高佣金一直是商家的痛点,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京东的 "0 佣金 " 政策无疑极具吸引力,让商家看到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希望。然而,美团也不会坐以待毙,通过降低中小商户费率等举措来稳定商家基本盘。这种竞争态势下,商家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定位选择更适合的平台,打破了过去可能存在的 " 二选一 " 垄断困局,从长远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骑手方面,京东率先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商业保险,并推行 " 弹性接单 ",极大地改善了骑手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水平。美团也紧急跟进,试点 " 超时免罚 "。双方的竞争让骑手从过去的 " 压榨式管理 " 逐渐转向 " 人性化运营 ",工作权益得到了更多保障。但也要警惕,在这场平台的争夺中,骑手可能会面临一些隐性的 " 被站队 " 风险,平台或许会通过算法优先级、补贴倾斜等手段变相捆绑骑手。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外卖大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京东的 " 满 30 减 15"、美团的 " 神券天天领 " 等补贴活动,使得外卖均价下降,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美食。配送时效上,美团坚守 30 分钟底线,京东试点 "9 分钟达 ",倒逼行业整体提速,让消费者能更快地享受到餐食。
然而,这场大战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 " 二选一 ",这种恶意竞争的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虽然短期内消费者受益,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低价倾销,压缩商家利润,影响商家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致力于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意愿,引导平台走向良性竞争。平台自身也应明白,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创新商业模式,而不是陷入低价竞争和恶意挖墙脚的恶性循环。
京东与美团的竞争,本质是商业文明进化的一场压力测试。短期看,有业内人士预测,美团仍将凭借规模效应稳居霸主,京东则可能抢占 15%-20% 的高端市场份额;长期而言,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重新定义平台、商户、骑手、消费者利益分配规则的革新者。当企业意识到 " 善待员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 "(如胖东来 " 委屈奖 " 提升客单价 30%),当监管将 " 反内卷 " 政策导向扩大消费而非低价厮杀,外卖行业方能走出零和博弈,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