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一季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 A 股市场中的活跃度大幅提升,Wind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 73 家已披露季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 QFII 的身影。这一变化标志着外资正加快重返中国市场,释放出对中国经济前景和市场政策预期的积极信号。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QFII 的广泛布局不仅是信心的体现,也反映出其对中长期中国资产的认可。
从行业偏好来看,QFII 重点配置方向涵盖机械、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化工、有色金属、医药以及 TMT 等板块。数据显示,机械类个股中有 14 只被 QFII 持有,电气设备类有 8 只,化工类 6 只,食品饮料类 5 只,汽车及零配件、医药类各有 4 只。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国际、高盛集团、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也在持续加码 A 股投资。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外资在结构性调整中呈现出由传统制造向新兴产业倾斜的趋势,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新消费等板块正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配置。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活跃身影。阿布达比投资局和科威特投资局等长期资金体量庞大的机构也频频出现在 A 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中,阿布达比投资局对紫金矿业和东方锆业的大额持仓显示其对资源类资产的高度认可,而科威特投资局则在英威腾等科技制造领域显现布局意图。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类资金更注重长期稳定回报,对宏观环境变化反应相对理性,其加仓行为具有一定风向标意义。
从投资策略上看,外资机构普遍提升了对中国资产的评级。路博迈集团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在中国股票中的持仓比例仍处低位,而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弹性显著提升,具备显著的上行空间。高盛、摩根资产管理等国际头部机构也同步发布积极展望,认为 A 股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板块轮动正在创造入场机会。众赢财富通认为,随着政策环境趋稳和改革举措落地,资金偏好将逐步从避险类资产向成长性板块切换。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亦是外资信心的重要支撑。最新发布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将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包括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及 ESG 基金在内的长期资金参与国内绿色项目,同时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也为其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建设打开通道,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开放透明度。
更广泛来看,中国正在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截至目前,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企业超过 124 万家,投资总额突破 20 万亿人民币。政策层面则强调 " 高水平开放 " 与 " 制度型开放 " 并重的战略路径。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在产业链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及绿色金融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均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更具确定性的投资预期,进而提升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任度。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政策的可预期性以及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众赢财富通认为,未来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盈利回暖与宏观政策适度宽松的共同作用下,QFII 等外资机构仍有望保持对 A 股的持续增配节奏。面对中长期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窗口,更多外资力量的涌入无疑将进一步提升 A 股市场的活跃度与国际影响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