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ZERO 安踏 0 碳使命店
在全球气候危机与消费细分化的双重驱动下,运动服饰行业正经历一场 " 静默的革命 " ——运动服饰行业正从 " 速度至上 " 转向 " 责任优先 "。
从面料到工厂,从货架到消费者手中,每一个环节的碳足迹都被重新审视。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者,安踏集团以 " 共生价值 " 为核,将 ESG 战略深植于产品创新、供应链革新与消费者互动中,用一场从微观到宏观的可持续实践,诠释了 " 向绿而生 " 的行业新范式。
2024 年,安踏集团交出了一份里程碑式的答卷:可持续产品占比突破 30%,26 款产品获碳中和认证,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 21.7%,并成为中国首批披露范围三碳排放的体育用品公司。
这些数字背后,是安踏从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到消费者互动的系统性革新。它不仅是一场商业转型,更是一次对 " 共生价值 " 的深度诠释——企业增长如何与地球健康同频共振?
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表示,在可持续实践当中安踏有三重身份:首先是 " 大消费 " 市场的引领者,创新推出可持续产品,用 " 产品讲好 ESG" 的故事;二是作为 " 链主企业 " 推动产业链几百家企业的绿色转型;三是 " 消费习惯的教育者 ",建立消费者 ESG 的心智。
以产品为媒,织就绿色消费图景
从 " 一件衣服的再生 " 到 " 一双鞋的碳足迹 ",都是安踏集团践行循环经济的产品革命。
在安踏集团的实验室里,积压库存不再是负担,而是新品的起点。如 2024 年推出的 " 安踏循环再造 " 系列,将库存成衣拆解后重新设计为限量版单品,减少新面料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与化学污染。
这一实践呼应了集团 "1+3+5" 可持续战略中的 " 循环焕新 " 目标——到 2030 年,50% 的产品使用可持续原材料。
安踏集团 1+3+5 可持续战略蓝图
通过再造与重生,成功利用库存面料二次设计,减少新资源消耗。据《2024 年度 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数据,安踏集团首期推出的两个再造系列,成功循环再用 212 公斤库存面料,避免了新布料织造过程中水资源消耗及染色工序的化学污染。
如果从一双跑鞋的碳足迹解剖,则可以看到其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目前,安踏集团有 34 款产品完成碳足迹评估,26 款获碳中和认证。
以安踏火箭 6 代 PRO 跑鞋为例,其 3 款原材料使用了回收材料:网布使用 50% 的 rPET 再生涤纶纱线,源自回收塑料瓶;后跟支撑和中底布各使用 20% 的 rPET;鞋盒则使用 90% 回收纸。通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每双鞋仅有 10.98 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其中 75.16% 来自原材料获取阶段。
今年推出的安踏马赫 5 代跑鞋在材料选择方面则提高了再生涤纶纱线的使用比例,并在生产加工、运输分销阶段更大程度使用绿色能源,使得平均每双马赫 5 代跑鞋(以男款为例)的碳足迹从前一代的 12.37kgCO2e 降低至 7.88kgCO2e,减少约 36% 的碳排放。
安踏马赫 5 代跑鞋
类似的技术创新,还覆盖多品牌:斐乐 FILA EXPLORE 系列采用可生物降解纤维,染色温度低于常规纱线有助于降低能耗,染色过程中从传统的燃煤转变为天然气生产,并将染色废水回收利用,采用低浴比的染色工艺。FILA 猫爪鞋 5 代鞋面材料采用 PET 回收材料;中底添加 10% 生物基 EVA;包装材料均使用 FSC 认证环保包装。
迪桑特 DESCENTE RE:BIRTH 系列直接利用回收塑料瓶原色纱线,省去染色工序,减少了传统染色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及化学品的排放;两款 NO DYE 白色及雪碧绿短袖运动衣,超过 70% 分别来自于透明矿泉水瓶和雪碧瓶瓶片,并获 GRS 认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每件 5.34 公斤二氧化碳当量。
此外,DESCENTE LAVITATE ECO 鞋面也采用 100% 再生涤纶高弹丝,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每双 9.96 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同时还有自然友好的功能设计,安踏儿童晴雨甲使用 30% 再生涤纶,生产环节引入光伏能源,将 " 低碳 " 融入童装功能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集团的可持续包装,也在持续践行的 " 减法哲学 "。2024 年,安踏集团可持续包装占比提升至 36%,服装产品中超过 90% 使用可持续 PE 塑料袋,斐乐和迪桑特品牌更实现 100% 可持续包装。ANTAZERO 安踏 0 碳使命店,从成为中国鞋服行业第一家由权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店铺以来,已经整整一周年。
李玲表示," 好的 ESG 商品也同样会被消费者喜欢,会激励更多的品牌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一起做 ESG 的创新与努力,目前整个集团的可持商品已经超过了 30%。"
以科技为链,串起低碳制造闭环
从 " 工厂绿电 " 到 " 供应链共生 ",安踏集团正进行科学碳目标的硬核实践。
当全球还在为 1.5 ℃温控目标争论不休时,安踏已经用工厂的绿电、供应链的数据和产品的碳足迹,织就了一张看得见的 " 减碳地图 "。
目前,安踏集团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已通过 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验证,符合 1.5 ° C 的减排路径。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 11.1% 至 7580 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下降 21.7% 至 0.11 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
同时,通过外购绿电和绿证,范围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密度由 3.25 调整至 2.28 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减少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种植 349 万棵树,3498 公顷森林,约相当于 4900 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自有营运工厂以及物流中心光伏项目自发自用电力总共超过 8800 兆瓦时。
在 2024 年的 " 绿色账本 " 上,更令人瞩目的是那张 " 看不见的网 "。作为首批披露范围三排放的中国体育品牌,安踏把 " 碳账本 " 翻到了产业链的最深处:通过共同研发的 ESG 数据在线收集平台,安踏集团收集了 93 家供应商的环境数据,像 " 环境侦探 " 般追踪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管理和废水及废弃物处理等关键指标。
2024 年全年,安踏集团已推动 100 余家供应商在其设施使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对供应商进行了 786 次 ESG 审核,其中获得良好及以上评级的供应商超 80%,所有一级供应商均通过 ESG 审核。
当同行还在为范围三数据头疼时,安踏已聘请独立机构为这些数据 " 体检 ",确保每个数字都能经得起放大镜的审视。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等非政府组织合作,助力解决水资源消耗、环境管理、能源效率等供应链问题。
在这场与 1.5 ℃的赛跑中,安踏正用光伏板的微光、数据流的轨迹和供应链的共振,书写着中国制造业的低碳叙事——当传统工厂的烟囱被光伏矩阵取代,当每双运动鞋的碳足迹变得透明可视,减碳不再是飘在空中的口号,而成为触手可及的商业实践。
以体验为桥,共筑可持续生活圈
从 " 一家 0 碳店 " 到 " 一场消费者对话 ",安踏集团在零售终端,也进行着碳中和实验。
日前,上海武康路 98 号 ANTAZERO 安踏 0 碳使命店迎来正式开业一周年。在一周年庆典中,安踏 0 碳使命店从整体空间布局到陈列道具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调整。店铺巧妙地将品类丰富的可持续产品融入以可持续理念构建的空间设计和艺术展陈之中,为顾客带来沉浸式、流畅的购物、游览、休闲与互动体验。
安踏 0 碳使命店 店内空间焕新
安踏秉持可持续原则,携手 canU 可持续时尚平台以及多位国内新锐设计师和艺术家,采用 " 再造 " 手法对空间进行优化。例如,开业时用安踏剩余库存面料与边角料浇筑的环保树脂板墙,此次被部分改造为商品陈列岛台和换鞋长凳;特制的模块化 remake 再造互动区也被重新组合拼接;曾经展示的艺术作品经过创意设计,再度用于装饰店铺内的镜子。
安踏集团副总裁林伟表示:" 这个店是安踏集团零碳使命的起点,它存在的意义更多是带动消费者去认识低碳和可再生循环商品。所以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角色。在打造可持续好商品的探索中,安踏以创新为基石,以 0 碳使命店为支点,进一步开发以环保为灵感的绿色科技产品。这个模式,一定会为我们在未来的产品开发、门店运营等方面提供宝贵经验。"
以体验为桥,安踏集团搭建了消费者可以参与的可持续闭环。从选品到包装全程碳排查,打造 " 可触摸的绿色 "。例如,安踏儿童追风 SEED 跑鞋,推行同价位以旧换新销售政策,促进产品回收率和循环消费;DESCENTE LAVITATE ECO 鞋以 100% 再生涤纶设计,引导消费者为环保 " 投票 "。
以门店为 " 窗口 ",通过碳标签展示、互动装置,形成教育式营销,将产品背后的减碳故事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主张。
除此之外,安踏集团的公益与商业也形成双向奔赴。在社会公益领域,安踏集团与和敏基金会共同构建了 " 五个一 " 公益平台,致力于医疗卫生、体育教育及社区关爱三大领域。
安踏集团 " 五个一 " 社会责任体系
2024 年,安踏集团联合 " 春蕾计划 " 支持 6500 名女童运动成长,通过 " 茁壮成长公益计划 " 覆盖 846 万青少年,将体育公益与低碳理念深度融合,塑造品牌责任形象。年度公益投入超 7 亿元,累计投入近 27 亿元,
在公司内部,安踏集团还设立了首席多元化官(CDO),促进多元交流与文化共融,积极吸纳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的员工。其中,有 600 余名员工来自 16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少数民族员工突破 4300 人,来自中国 40 余个少数民族。
在人才培养领域,安踏集团投入大量资源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培训投入总额达 4506 万元,培训覆盖率超 97%,培训时长超 180 万小时,平均每人每年培训时长超 28 小时。2024 年吸纳 25000 多名高校毕业生和年轻人才加入。
结语:绿意的未来方程式
安踏的 ESG 实践,既是产品与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从制造端到消费端的价值重构。
当一双跑鞋的碳足迹可量化、一家店铺的减排可感知、一条供应链的绿色转型可复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便不再是口号,而成为一场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的 " 共生运动 "。
未来,安踏以 "1+3+5" 战略锚定 2050 碳中和目标,或将为中国运动品牌探索出一条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使命的绿色路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