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美妆 " 扛把子 " 珀莱雅(603605.SH)昨日披露了财报,营、利双增的靓丽业绩下,隐藏着挥之不去的增长烦恼。
除核心单品外,其余品牌均未能出圈,显示珀莱雅增长后劲不足;其次,线上营收占比增至 95%,线下收入下滑,说明公司线下渠道拓展遇阻。有意思的是,毛利率的提升竟源于运费率下降,珀莱雅还吃上了快递价格战的红利。
产品、渠道多元化的困境,均指向珀莱雅的创新能力不足。这个成于线上、搭乘国货之风、发挥平替优势、靠销售驱动增长的品牌,经过多年发展或已形成路径依赖。若无法通过创新突破高端化瓶颈,只能继续被动依赖线上电商,届时以价换量饮鸩止渴,珀莱雅或将在不久的未来遭遇增长瓶颈。
产品、渠道都缺第二曲线
靠大单品策略出圈的珀莱雅,产品端正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
根据最新财报,公司目前仍靠主品牌 " 珀莱雅 " 拉动增长,其去年实现营收 85.81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接近 80%,与前两年相差不大。而这一核心爆品去年尽管实现了 19.55% 的增长,相比前两年 37% 左右的增长率,已有明显下滑。
来源:财报
大单品之下,营收略高的 " 彩棠 " 品牌去年并未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个曾被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品牌去年仅带来 11.91 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 19.04%,增速较此前的 75.06%、132.04% 大幅下滑,明显是后劲不足。
要知道,成立于 2011 年、2019 年被珀莱雅收购的彩棠,大规模品牌化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然增速疲软。此时珀莱雅再欲借其扛起第二增长曲线的大旗,似乎过于勉强。
除了 " 珀莱雅 "、" 彩棠 " 外,其余自有品牌营收均不过 5 亿元,未成气候。唯一算得上爆发式增长的原色波塔,尽管去年增速有 138.36%,但由于报表编制形式的改变,无法与往年数据作对比,且 1.14 亿元的营收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实在有限。
渠道端同样面临多元化困境。
10 多年前的珀莱雅远,实力远未达到问鼎 " 国货之光 " 的程度。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珀莱雅敏锐的抓住了直播电商、社交种草等风口,特别是与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合作,令其线上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美妆赛道是个注重消费体验的领域,线下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随着网购用户增量趋于稳定,互联网流量红利效应逐渐减弱,线上渠道持续高增长压力增大,众多美妆企业纷纷重启线下渠道,珀莱雅也不例外。
2023 年珀莱雅重启线下渠道,虽扭转了此前收入下滑态势,但增速不快。财报显示,公司 2024 年线下收入仅有 5.32 亿元,对整体营收贡献少的可怜;即便如此,线下营收去年还下滑了 13.63%,显示公司线下扩张遇阻。
相比之下,2024 年,珀莱雅线上营收实现 102.34 亿元,同比增长 23.68%,营收占比达到 95.06%,较前两年不降反增,显示公司对线上渠道的依赖度仍在扩大。
严重依赖头部电商平台的后果,是应收账款的激增及回款速度变慢。去年,珀莱雅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24.99 次,明显低于 2023 年的 39.87 次、2022 年的 53.04 次,原因主要系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额增加,导致期末应收账款增加。
据悉,公司 2024 年期末应收账款金额 5.18 亿元,同比增长 50.32%;其中,对京东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 4.99 亿元,占整体应收账款的比例超 96%。
重销售、轻研发,以价换量存隐忧
根据珀莱雅披露的经营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公司三大类产品售价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环比有两类也出现下滑。
其中,以营收占比最高(83.78%)的护肤类产品为例,该产品去年 Q4 平均售价同比下降 8.16%、环比下降 9.69%,公司给出的原因系 " 水乳产品和套盒占比上升 "。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有双十一促销的关系,Q4 为美妆企业全年销售的旺季,不少品牌会采取打包销售套盒的方式来实现 GMV 的增长,目的是薄利多销。珀莱雅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相较于精华面霜等高毛利的产品,水乳产品单价较低,若非出于优化产品结构的考虑,后者销售占比的提升,是否意味着消费者不再愿意为其高溢价产品买单了?
对比同期 2023 年的销售表现,更能说明问题。据披露,2023 年 Q4 珀莱雅护肤类产品的平均售价同比上升 35.25%,环比上升 22.58%,彼时公司给出的原因系 " 线上销售占比增加,单价较高的大单品(精华、面霜类)同比销量增加,收入占比上升 "。
来源:公告
时隔一年、天差地别的表现,是否可以理解为,在毛利更高、也是珀莱雅更为依赖的线上渠道,高毛利产品变得不好卖了,因此公司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维持增长?其背后折射的乃是品牌高端化的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高端产品不好卖了,珀莱雅的盈利能力理应下滑才对。但按照珀莱雅的说法,公司去年销售毛利率小幅提升了 1.46 个百分点,但原因较为意外——系运费率的下降。
财报显示,珀莱雅去年运费成本金额同比下滑 0.44%,其中占比最高的护肤类产品运费金额下降 5%。
其实不难理解,在快递行业价格战如火如荼的今天,各家快递公司单票价格一降再降。这对于线上营收占比超 95% 的珀莱雅来讲,确实大大有利于其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销售费用高企对利润的侵蚀,珀莱雅在去年实现 71.39% 的毛利率背景下,净利率只有 14.71%。
财报显示,2024 年珀莱雅销售费用高达 51.61 亿元,同比增长 29.93%,销售费用率 47.88%,再创新高,主要系本期的形象宣传推广费同比增加 10.68 亿元,同比增长 30.22%。
相比之下,公司去年研发费用为 2.10 亿元,研发费用率仅 1.95%,同比略微下滑。同期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 24.6 倍。
试问一个重销售、轻研发的公司,要如何实现品牌高端化?也正因为缺乏创新能力、增长靠销售驱动,才导致其持续打造爆品的能力不足,进而无法摆脱对线上渠道的高度依赖。
只是,珀莱雅的线上红利还能吃多久呢?(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