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迈点
2025 年一季度,在扩内需、促消费以及入境便利化等措施推动下,我国国内及出入境旅游市场表现良好。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 17.94 亿,比上年同期增加 3.75 亿,同比增长 26.4%;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 1.80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0.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6%。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一季度 1.63 亿人次出入境,同比上升 15.3%;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 921.5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40.2%,其中免签入境 657 万人次,占比 71.3%。
" 政策 + 市场 " 双轮驱动,叠加科技赋能、供给革新等因素,我国文旅产业投资回升向好。以文旅集团为投融资主体,整体呈现投资活跃、融资趋稳发展态势。投资端,项目投资多元化与品质化并行、战略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新主体涌现并探索 " 文旅 +" 新模式;融资端,中期票据(占比约 40%)成为主流融资方式以匹配文旅项目长周期特性需求,江苏、浙江、北京、香港四省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文旅集团融资规模占比约 50%,头部、大型文旅集团的融资优势显著且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相对较高。
一、一季度文旅集团投资情况
1. 文旅集团投资签约项目
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全国代表性文旅集团(公司)投资签约重点文旅项目 56 个,其中公布投资金额的 37 个,投资金额合计 463.24 亿元。单个项目投资金额 50 亿元的共三个,分别为湖南武冈古山文旅休闲特色小镇项目、泉州市洛江区文旅低空经济示范区项目、庐山西海国际康旅特色产业项目。
签约项目类型:项目类型丰富,涵盖主题乐园、演艺项目、酒店及度假村、文旅综合体、景区升级改造、低空旅游等。其中,主题乐园、高端酒店、文旅综合体类项目投资热度较高,反映出市场对综合性、品质住宿、体验式文旅产品的需求趋势。
签约项目区域分布:项目分布广泛,广东、福建、四川、湖北、云南等 18 个省市均有涉及。广东、福建签约项目数量较多且投资金额大,反映出其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四川、湖北等省份也通过大型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整体呈现出东部沿海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文旅投资活跃,中西部地区亦积极布局的态势。
投资主体构成及性质:投资主体多元化,既有宋城演艺、华侨城商管、锦江国际集团等知名大型文旅企业,凭借品牌和资源优势布局新项目;也有地方文旅集团如大连文体旅集团、平潭实验区文旅集团等,依托本地资源推动文旅开发;还有国际企业如菲律宾安德集团、温德姆酒店集团等参与投资,引入国际经验和资源。多方投资主体共同发力,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总体来说,2025 年一季度,全国文旅市场投资活跃,项目类型多元、区域覆盖广泛、投资主体丰富。各地借助自身资源和优势,吸引不同主体投资布局文旅产业,既注重传统文旅项目升级,也积极拓展新兴文旅业态,反映出文旅行业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 文旅集团投资收购
2025 年一季度文旅集团收购、增资动作频繁,涉及景区运营、高端民宿、酒店资产及项目合作等领域。企业通过收购拓展业务边界、完善产业链,增资则为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反映出文旅集团在资源整合、业务拓展方面的积极态势,以及集团基于战略规划提升市场竞争力、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主动作为。
文旅集团收购:祥源文旅完成卧龙中景信股权过户,助于祥源文旅在川渝地区拓展业务版图,整合相关资源,强化在文旅细分领域的运营能力;携程收购高端民宿品牌大乐之野 67% 股权,旨在强化中高端民宿市场布局,与旗下度假农庄结合,丰富旅游体验产品;南京商旅拟以 2.22 亿元收购黄埔酒店 100% 股权(已获上交所受理),是其推进 " 旅游 + 商贸 " 双主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
文旅集团增资:云南旅游拟与华侨城房地产对肇庆合作项目增资,保障肇庆项目顺利推进,推动项目落地运营;首旅酒店、王府井与关联企业等对环汇置业增资(分别增资 2.93 亿元、4.89 亿元),利于首旅酒店和王府井优化资产配置,并深化在相关领域的布局。
3. 新的文旅集团公司组建
一季度,文旅集团新组建和揭牌呈现活跃态势,反映出各地对文旅产业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国资系文旅集团:大连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湖北文旅(鄂州)投资集团、重庆渝中文旅发展集团等国资文旅集团相继揭牌;
代表性民营企业:大丰实业在天津投资成立文旅演艺公司、与上海智元科技设立合资公司,体现其深化文旅演艺产业、推动新兴科技与传统业务融合的战略布局;
跨界投资合作:拍在四川影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集合传媒、文旅企业资源,在影视文旅融合上创新探索;四川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酒业与文旅资源,探索酒旅融合新模式。
二、一季度文旅集团融资情况
1. 融资规模
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5Q1 文旅集团融资项目(仅指已发行和通过)69 项,项目数量同比 2024Q1 略有下降(-5.48%),涉及 42 个文旅集团, 融资金额总计 476.41 亿元,同比下降约 10%(2024Q1 为 528.53 亿元)。
2. 融资工具
一季度各文旅集团债务融资工具以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为主,短期融资券、私募为辅。中期票据发行期限相对适中,融资规模较大、成本相对稳定,适合文旅集团用于大型项目建设、业务拓展等中期资金需求;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期限较短,能快速筹集资金,可满足文旅集团短期资金周转需求。
3. 部分省区文旅集团融资
依据统计分析,一季度成功发行完成融资的文旅集团分布于 2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其中江苏省各文旅集团发债项目数(16 个)、融资金额(60.39 亿元)均位列首位。同时,除江苏外,浙江、北京、香港 3 个省级行政区文旅集团融资金额均在 60 亿元及以上,经济发达地区文旅集团实力相对雄厚,融资优势凸显。如上述省区拥有南京旅游、南京商旅、杭商旅、浙旅投、首旅集团、中国旅游集团等头部文旅集团,这些集团在文旅金融、文旅资本运作等方面较为成熟领先,且信用评级较高。
4. 代表性文旅集团融资表现
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一季度共有 42 个文旅集团发起并完成融资事项,其中首旅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两家大型央企的融资金额最高,均为 60 亿元;杭商旅集团、甘肃公航旅集团位列第二梯队,均为 30 亿元。融资项目数量方面则是广西旅游发展集团领衔,共完成 5 笔,短期融资券项目 3 笔、中期票据项目 2 笔;豫园股份、首旅集团次之,均完成 4 笔,融资表现活跃;淮安文旅集团、昆山文商旅集团、湖北三峡文旅集团、福州古厝集团紧随其后,各发行完成 3 笔,融资能力逐步增强、市场信誉度得以提升。
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汇集港中旅、中旅、国旅、中免等众多知名旅游品牌,业务覆盖旅行社、景区、酒店、免税、邮轮等多个领域。一季度,中旅度假高原戈壁双品牌度假酒店项目签约、山东高密维景国际大酒店项目;中旅免税与同仁堂集团签署海外战略合作协议,推进 " 国潮出海 ";中旅资产 " 星光 · 澜湄号 " 银发旅游主题专列完成首发班次等……总体投资发展态势积极稳健,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各一笔,单笔金额均为 30 亿元,创各集团最高。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集团涵盖 " 文旅、康养、城建、科技、金融、实业 " 六大业务板块,是广西旅游行业中旅游业态最完整、产业链条最长、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截至 2024 年 12 月,集团资产总额 576.46 亿元。一季度,共成功发行 5 笔债券,融资金额共计 25 亿元。
豫园股份:近年来,豫园股份积极推进 " 瘦身健体,固本培元 " 策略,成效初显,获金融机构认可,一季度成功发行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共 15 亿元,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稳定。
湖北三峡文旅集团:集团拥有上市公司三峡旅游、宜昌桃花岭饭店等 12 家核心文旅企业,逐步构建形成 "1(上市公司游轮产业发展体系)+2(酒店和景区产业)+N(旅行服务、文化传媒、汽车销售、商务休闲等业态)" 的实体产业发展新格局。一季度,集团立足 " 深耕国内、辐射国际 " 的营销策略,先后赴石家庄、天津、济南、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等多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推动市场拓展、线路设计、客源互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融资方面,成功发行 3 笔债券,中期票据 2 笔、超短期融资券 1 笔,融资金额 18 亿元。
除上述集团外,以海南旅投、广东旅控、凯里市文旅投、恩旅集团等为代表,多家文旅集团融资进展加速。例如,1 月,海南旅投集团成功发行首期中期票据,标志着公司在资本市场迈出重要的一步,发行金额 6 亿元,票面利 2.18%,创海南省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票面利率的历史新低,本次成功发行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海南旅投的高度认可,同时为公司的战略布局和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3 月,恩施旅游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 7.8 亿元私募债,2025 年集团推进 " 百城千商万店 " 渠道战略,助力其文旅板块高速增长及高质量发展。
三、总结与趋势展望
2025 年一季度,文旅行业在政策红利释放与消费升级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投资端以结构性创新推动业态升级,融资端通过工具优化提升保障资金使用配置效率,共同支撑行业向 " 高质量、精细化 " 等方向演进。未来,具备资源整合能力、业态创新优势及资本运作经验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分化中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而区域性文旅集团需加快差异化定位与运营能力建设,以应对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需求。
展望二季度,文旅集团投融资受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消费提振、政策红利深化及市场预期改善、高端文旅消费回流、入境游走高等因素驱动,整体活跃度有望稳中趋升。但也面临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本土文旅集团投资将聚焦内需市场,海外投资趋向选择东南亚、" 一带一路 " 沿线、中东沙特与阿联酋等投资友好国家及新兴市场,同时也倒逼国内文旅企业加快产业链自主化研发创新进程、推动本土文旅产业链设备制造供应商升级等。而就国际文旅酒店集团对华投资而言,中美关税政策短期内将抬升国际酒店集团在华投资成本并引发一定的战略收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