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 科技消息】4 月 25 日 -26 日,"2025 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 "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会由《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
在这场汇聚行业精英的盛会中,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黑芝麻智能 ")作为中国智能汽车计算芯片领域的引领者,备受瞩目。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发表了题为《全 " 芯 " 构建全场景智能驾新生态》的精彩演讲,全方位展示了黑芝麻智能在芯片技术、市场布局以及未来愿景等方面的领先实力,为智能出行和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演讲中,杨宇欣首先谈到 AI 在当今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AI 已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重要引擎。在后摩尔时代,X86、ARM 架构原本遵循相对固定的发展路径,依靠制程的不断演进提升性能,但 AI 领域的崛起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突破了纯摩尔定律的限制。在全球科技激烈博弈的大环境下,AI 在众多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性能的提升不再单纯依赖制程的改进。同时,杨宇欣强调,在 AI 时代,软硬一体至关重要,不过它更多是一种技术路径,而非商业模式。作为芯片企业,应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为整个行业赋能。
谈及辅助驾驶领域,杨宇欣表示,当前辅助驾驶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并且已步入 " 平权时代 "。黑芝麻智能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很早就开始布局辅助驾驶市场。早在 2023 年,公司就提出 " 技术、政策、市场三重引擎驱动,L3 级别辅助驾驶 5 年目标具备可行性 ";2024 年又前瞻性地指出 " 辅助驾驶平权时代即将到来,领航辅助驾驶会下探到 10 万级别车型 ",而这一预言也迅速被国内头部主机厂变为现实。
黑芝麻智能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精心打造了覆盖辅助驾驶全场景的芯片产品矩阵。杨宇欣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两个产品线布局:华山系列聚焦辅助驾驶领域,武当系列则主攻跨域融合计算芯片。
华山系列芯片是公司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核心产品。其中,A1000 芯片表现卓越,成为本土首个车规级单芯片支持 N 领航辅助驾驶 gnahgni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导航辅助驾驶)l 的本土国产芯片平台。目前,A1000 芯片已大规模应用于吉利银河 E8、东风奕派 e007 等主流车型,有力推动了 L2 + 领航辅助驾驶下沉至 10 万级车型,促使行业迈入 " 辅助驾驶平权时代 "。2025 年推出的华山 A2000 家族更是亮点十足,该系列搭载全新九韶架构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在算力和能效方面实现了双重突破。它支持 BEV(Bird's Eye View,即鸟瞰图)+Transformer 等新一代算法,能够原生适配多激光、纯视觉等多元方案,为 L3 级辅助驾驶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武当系列的核心优势在于跨域融合。武当 C1200 家族系列作为全球首个量产的舱驾一体芯片平台,在推动座舱与驾驶域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加速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
杨宇欣还深入分析了辅助驾驶计算面临的诸多挑战。他指出,当下市场和客户面临应用下沉、方案兼容、全新算法、极限成本等痛点和需求。因此,下一代辅助驾驶芯片需要具备 " 高算力 + 高带宽 "" 友好通用的工具链 "" 平台化、系列化 "" 全栈化的解决方案 " 等特性。
黑芝麻智能的下一代产品华山 A2000 家族芯片,正是顺应这些需求的产物。该芯片基于 7nm 车规工艺打造,集成了 CPU、DSP、GPU、NPU 等 12 类功能单元,具备强大的单芯片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其核心亮点在于自研的 " 九韶 " NPU 架构,采用大核设计并支持 Transformer 硬加速,同时支持 FP8/FP16 混合精度运算,能效比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九韶 NPU 不仅能够满足大模型实时推理的需求,还通过优先级抢占机制,确保在复杂场景下的计算确定性,为高等级辅助驾驶筑牢安全防线。
此外,A2000 的 " 通识感知 " 能力基于知识增强的语义空间,让车辆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隧道、夜间、极端天气等复杂场景,并做出预判性决策。配套的 BaRT 工具链兼容 PyTorch、Triton 等主流框架,极大地便利了开发者快速部署算法。值得一提的是,A2000 家族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汽车领域,还向智能机器人和边缘计算等领域拓展。通过与 C1200 家族芯片协同,黑芝麻智能推出了 " 大脑 + 小脑 " 机器人平台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满足高级别辅助驾驶、Robotaxi 等汽车场景的需求,还能延伸至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全方位支持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路计算需求。
在本次会展期间,黑芝麻智能还带来了另一项重磅成果——首发基于武当系列芯片构建的安全智能底座。杨宇欣介绍,该方案将车载标准功能高度集成于长生命周期平台,既能满足经济车型舱驾融合的成本控制要求,又能为高端车型灵活解耦高算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标准化底座与灵活扩展的架构设计,有效缓解了车企面临的平台迭代快、重复开发投入大等难题,实现了从基础控制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模块化组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