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Z 同学
中国矿业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GPA:81.45 雅思:6.5
主要经历
竞赛项目:
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特等奖
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特等奖
校级 GIS 应用技能大赛 二等奖
校级 " 开发设计竞赛 " 一等奖
" 心灵使者 "xx 大赛二等奖
" 和谐校园 阳光心灵 " 活动校级先进个人
科研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项
录取学校
那些从 DVD 中流淌出的香港画面,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人人顶着蓬松的卷发,西装廓形大得仿佛能装下整个江湖,连便利店收银员都像是随时要掏枪的卧底。
童年,是浸在港片滤镜里的悠悠岁月。
依稀记得那天,我也是看着这样的影片,看得入迷。情不自禁地,我对一旁的妈妈说:" 我长大以后,要去香港给你开一座超市。"
那时的我,满心都是对那片繁华之地的向往和憧憬。未曾想,这儿时的戏言,竟在多年后,以一种更为绚烂的方式,照进了现实。
学业三岔口
考研、DIY 留学与机构申请
在规划未来的学业道路时,我曾站在考研、DIY 留学与选择机构申请的三岔路口徘徊。
考研,意味着在国内继续深耕学术,那是一条熟悉且相对稳健的道路,同时需要三年光阴的拼搏;DIY 留学,则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摸索;而选择机构申请,则是在专业指导下,更加高效、精准地迈向梦想学府。
当时的我想兼顾多方面,一手准备竞赛以丰富自己的经历,一手备考考研以寻求升学机会,同时还考虑留学为自己留条后路。我左手翻阅着考研真题,右手查阅着雅思攻略,电脑上还开着竞赛的代码,简直把自己逼成了分身乏术的八爪鱼。
* 团队凌晨提交竞赛作品
对我而言,DIY 留学虽然极具吸引力,但信息的繁杂和申请流程的琐碎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仅仅是在选择个人 CV 的模板时,我就犹豫不决,提笔忘字,深感迷茫和无力。
而考研之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尽管它符合传统观念中的稳重选择,但考研扩招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却不容忽视。三年的时间成本投入,需要我仔细权衡其中的得失。三年后,随着大批研究生的毕业,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良好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对减少,变得更加稀缺。
最终,我决定选择机构申请这条路径。
这一决定让我在留学之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在比较了多个留学机构后,我发现指南者留学的服务更加完善,信息储备更加丰富,申请团队也更加专业可靠。基于这些考量,我决定线下去往指南者留学进行面对面沟通。
我的港硕升学路
目标明确,方向坚定
在选择留学地区时,我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投向了香港。这座独特的城市,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不仅汇聚了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更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与向往。
学校的抉择上,经过深思熟虑,我有明确的目标。
香港大学,以其卓越的国际排名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吸引着我的眼球;而香港理工大学,则与我的专业领域高度契合,成为我心中的另一所理想学府。
在那时,恰逢香港理工大学史文中教授团队来矿大进行招生宣传,分享中提及就读港硕的发展前景及后续的求职空间,这与我的职业发展目标不谋而合,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申请香港的学校。
然而,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筹备的过程中,我面临了重重挑战与迷茫,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指南者留学。
在与咨询顾问老师的面谈中,我原本只抱着保底拿到港理工智慧城市 offer 的希望,对于香港大学并未抱有太大信心。
然老师深入分析了我的背景,强烈鼓励我申请港大,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和支持。不仅为我量身打造了精准的选校方案,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我巨大的鼓舞。
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还在情感上给予我悉心地呵护和关怀,有效弥补了我与梦想学府之间的信息鸿沟。
最终,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来自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录取,我深知梦想照进现实,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指南者老师们的帮助和支持。
且行且进
在焦虑中收获惊喜
毕业季,对我来说,是一段既忙碌又充满焦虑的时光。学业的繁重、竞赛的压力,还有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如同几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每天,我都在图书馆、学院楼和教室之间奔波,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转瞬即逝。每当压力累积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我就会选择出去散步,让心灵得到片刻的释放。
校园的小径上,那些悠闲的猫咪成了我最好的慰藉。我会蹲下身来,逗逗它们,看着它们慵懒的样子,心中的焦虑似乎也随之消散了一些。
* 校园里的小猫
那段时间宿舍里一起申请港硕的同学们都陷入了焦虑之中,看着别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港中文的录取,我们都在羡慕、都在等待,为什么港理工的 offer 还没有到来。
12 月 10 日那天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种可能的原因。猜测是审核进度慢,相互安慰要耐心一点,一定会有的。尽管我们都试图保持镇定,但内心的焦虑却如同潮水般汹涌难平。
生活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就在我们平复完焦虑,各自准备去写报告的时候,邮箱通知的提醒打破了宁静,港理工的 offer 竟然在 12 月 11 日 0:03 浪漫到来。
我打开邮件,"Congratulations!"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视线,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我的手在颤抖,心在狂跳,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想到,我竟然在第一批就拿下了智慧城市的录取,而且这是我最感兴趣、最想去的专业。
* 分享录取的喜悦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时不时地登录申请系统,仔细查看申请情况,心中既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有一天,当我像往常一样刷新页面时,突然发现香港中文大学环境信息、健康与公共管理理学硕士的申请状态已经悄悄变为了"Rejected"。
那一刻,我虽然有些许失落,但并没有太多的沮丧。因为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点有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已经找到了更适合自己、更让我心动的选择。
我对港中文的环境信息、健康与公共管理理学专业的兴趣,远不及我对智慧城市领域的热爱和执着。
漫长的等待过程仿佛一场无尽的马拉松,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对港大的期待,以为这次申请不再有戏的时候,三月的某一天,一封港大面试邀请如同一缕春风,悄然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我虽然没有太大的信心,觉得自己在众多申请者中可能并不出众,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去见见世面,也当作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
于是,我按期参与了面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展示自己。
面试结束后的一周,我沉浸在毕业设计的忙碌中,为系统功能开发的实现绞尽脑汁。我反复寻找方法,却屡屡碰壁,焦虑得连晚饭都没有胃口吃。
就在我愁眉不展、心绪不宁的时候,我无意间瞥向了一旁的手机。不知何时,消息通知里多了一个邮件消息的小图标。
我点开一看,竟然是港大地理空间数据科学的推研信!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仿佛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我兴奋地转过身,与陪伴在我身边、一同学习的女朋友分享了这份喜悦。她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为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或许是被我的喜悦所感染,我的食欲也似乎突然间回来了,我们相视一笑," 现在你有心情吃饭了吧。"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努力的意义和收获的甜蜜。
复盘申请之路
我的点滴感悟
1
有全局观,更要把握细节:
留学申请犹如一场马拉松,提前规划是制胜的关键第一步。明确目标后,方能有的放矢地努力。留学规划需早布局、早行动,而在执行过程中,细节把控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比如语言学习,我考了两次雅思分别投入两周的时间来复习。
第一次是在大三下的暑假期间,当时放假在家发现南京考点很多,于是就立马决定考第一次雅思,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复习规划,对口语备考更是疏忽大意,最终仅取得 6.0(5.0)的成绩,这个分数虽勉强达到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申请要求,但离我心中的理想目标仍相去甚远。
开学后,在指南者老师的帮助下我加入了 9 月的雅思课堂,在这里我跟着老师的作文课程整理写作素材与写作思路,将主申老师提供的口语考试资料仔细准备了一遍,同时参与了顾问老师安排的学长的雅思分享会,学习使用 ChatGPT 模拟雅思口语考试场景,进行口语练习。
为了不耽误申请流程,紧接着报名了第二次考试,最终取得了 6.5(5.5)的成绩,作文与口语成绩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显著提升。
港大面试前,指南者老师提供的模拟面试不仅强化了实战技巧,更在细节上给予精准指导:逐项梳理项目重点、细致复盘文书内容,助我建立充分自信。
然而正式面试时还是有个小插曲,由于对 zoom 软件的不熟悉,我竟在会议外等候多时,直至错过预定时间,才发现窗体上有 " 进入会议 " 的字样,还好有惊无险,等待一会儿后也是顺利完成了面试。
2
GPA 不突出更要打造耀眼的亮点:
尽管我的 GPA 成绩并不出众,但我始终坚信,这并不能成为我追求梦想的绊脚石。为了获得梦校的青睐,我在软背景上下足了功夫。在科研和竞赛方面,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获了不少经验和心得。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活学活用,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一年日夜的努力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也成了我的简历上闪闪发光的亮点。
很多时候,机会稍纵即逝,本科导师本想带着我们发表一篇论文,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提升学术背景的绝佳机会。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交织,这个计划迟迟没有进展,最终机会如流水般从指缝间溜走,成为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
回首这段申请之路,我感慨万千。平庸的 GPA 不再是阻碍我前行的枷锁,而是见证我成长蜕变的印记。
我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只要心怀梦想,保持这份 " 人间清醒 ":提前规划、聚焦细节、打造亮点,我们都能在留学之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逆袭神话!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