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4-26
北京银行净利第二丢了,顶流城商行对决!人均年薪跌破58万,有高管降薪百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

上市银行 2024 年报披露接近尾声。

高手过招,见招拆招。截至目前,A 股资产规模在两万亿元以上的城商行已增加至 6 家,分别为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无疑是我国城商行的 " 顶流 "。

杭州银行在 2024 年首次跻身两万亿规模行列。整体上看,上述 6 家头部城商行 2024 年在保持规模平稳增长的同时,营收增速也有所回暖,其中非息收入大增是主要原因。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并且仍有下行压力,仍需要通过非息收入来稳定收入,据此看非息收入仍有可能保持较快增长。

从盈利水平看,头部城商行的座次发生了重大变化。江苏银行盈利能力继续超越北京银行,2024 年连续站稳城商行净利润 " 一哥 " 的席位。宁波银行净利润在 2024 年首次超过北京银行,跃居城商行 " 二哥 "。北京银行的盈利能力则继续滑落,屈居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一些头部城商行的高管薪酬、人均薪酬均有所下降,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少数高管的薪酬甚至缩水百万元以上。人均薪酬最高的银行,已经由 2023 年的 60.7 万元跌至 58 万元以下。当然,也有银行的 2024 年人均薪酬稍有增加。

来源:图虫创意

5 家银行规模增速超 10%,投资收益拉动营收增长

从规模排名来看,北京银行仍稳坐城商行首位。2024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 4.22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2.61%。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资产总额分别突破 3 万亿、2 万亿大关,达到 3.13 万亿元、2.1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25%、14.72%。

整体上看,6 家两万亿城商行中,有 5 家去年资产规模增速超过 10%。其中江苏银行规模增速最快,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 3.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12%。拉长时间来看,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连续 5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由于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营收压力。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 2023 年,上述 6 家城商行 2024 年营业收入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上海银行 2024 年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南京银行营收增速从 2023 年的 1.23% 大幅提升至 2024 年的 11.32%。

究其原因,非息净收入大幅增长是拉动营收增速回暖的主要 " 功臣 ",投资收益功不可没,2024 年的债牛带来了机遇。

年报显示,2024 年,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分别为 204.99 亿元、139.24 亿元、236.46 亿元、248.58 亿元、180.0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3.11%、20.21%、19.98%、14.82%、10.06%。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2024 年债券市场显著走强,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策略,非信贷资产对生息资产增量的贡献度超过 50%,债券交易及投资收益成为非息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

具体来看,上海银行 2024 年实现投资收益 131.66 亿元,同比增长 94.42%,投资收益占该行非息净收入超过 60%,上海银行在年报中称主要是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加。此外,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 2024 年投资收益分别增长 29.66%、20.86%、18.80%。

南京银行 2024 年非息净收入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73.77 亿元,同比大增 329.48%,该行称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年报显示,截至 2024 年末,南京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为 4719.89 亿元,同比增长 6.54%,占该行总资产比例 18.21%。

在低息差、低利率的环境下,宁波银行的表现有所不同。

2024 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479.93 亿元,同比增长 17.32%,是 6 家两万亿城商行中增速最高的一家,与此同时,该行非利息净收入 186.38 亿元,同比下降 9.87%。

宁波银行在 2024 年报中解释称,该行利息净收入在息差收窄的情况下实现稳健增长,一方面是该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客户综合经营,持续加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创新,由传统的单一金融服务向组合式、场景化金融服务升级,实现经营效能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另一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精准获取客户画像,提高场景化获客能力和结算性存款占比,并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提升负债质量。

另外,宁波银行也在年报中坦言,2024 年,企业投资需求疲软、消费复苏缓慢叠加资本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承压。2025 年,该行将积极寻求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

薛洪言认为,展望 2025 年,在货币政策 " 适时降准降息 " 的宽松预期下,利率中枢下行或继续支撑债市表现,债券交易对中收的贡献有望维持正向。但需注意的是,由于 2024 年债市基数较高,叠加利率下行空间收窄,债券相关收入增速可能由正转负。

在薛洪言看来,为应对息差收窄压力,商业银行需加速财富管理转型,通过代销保险、基金等业务提升中间收入占比;同时,抓住专项债发行、设备更新贷款等政策机遇,在基建、制造业等领域挖掘优质资产,构建多元化盈利支撑。

宁波银行净利超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有高管降薪百万

据金融监管总局统计,商业银行 2024 年实现净利润 2.32 万亿元,同比下降 2.27%。

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0.47%、2.36%、-13.14%、-9.76%、-7.84%,城商行下滑最为严重。

在此背景下,头部城商行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据 Wind 数据,2024 年,6 家两万亿城商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5.20 亿元,较 2023 年增加 101.81 亿元。

江苏银行的归母净利润继续保持第一,达到 318.43 亿元;宁波银行归母净利润 271.27 亿元,同比增长 6.23%,位居城商行第二;北京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 258.31 亿元,位居第三。

不过,与 2023 年相比,6 家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分化,呈现出 " 两增四降 " 的格局。

具体来看,南京银行、上海银行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9.05%、4.50%,2023 年分别为 0.51%、1.19%;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8.07%、10.76%、6.23%、0.81%,2023 年分别为 23.15%、13.25%、10.66%、3.49%。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头部城商行继续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但部分银行的人均薪酬出现下降。

Wind 数据显示,按照 " 人均薪酬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 - 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 平均员工人数 " 作为统计口径,2024 年人均薪酬排在前五的上市城商行是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的人均薪酬继续稳居第一,但降到了 58 万元以下,而杭州银行升至第三。

具体而言,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 2024 年人均薪酬有所下降,分别为 57.93 万元、56.06 万元、49.93 万元,分别同比下降 2.81 万元、1.06 万元、0.22 万元。杭州银行的人均薪酬 2024 年增至 54.51 万元,2023 年为 51.78 万元。

此外,上述 3 家银行的高管薪酬整体水平也出现下调,部分高管降薪幅度超过百万元。

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副行长罗锋(2021 年 2 月~2023 年 9 月任该行业务总监)、行长助理王卫兵 2024 年税前报酬分别为 73.08 万元、206.15 万元,较 2023 年分别下降 170.32 万元、157.87 万元;南京银行副行长米乐(法国巴黎银行派驻)2024 年税前报酬为 48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144.37 万元,其税前报酬已连续第二年下降。

整体上看,江苏银行 2024 年度支付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1672 万元,较 2023 年度的 2345.6 万元下降 28.72%;南京银行 2024 年度支付关键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为 2544.6 万元,较 2023 年度的 2931.3 万元下降 13.19%;北京银行 2024 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和短期福利为 1600 万元,同比下降 20%。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京银行 江苏银行 杭州银行 宁波银行 南京银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