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左星月,编辑 | 王亚静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瑞立科密 ")也迎来资本市场的关键一跃。
深交所官网显示,4 月 18 日,瑞立科密首发过会。
自新三板挂牌终止三年后,瑞立科密就开始筹谋冲刺 A 股上市。2021 年 7 月,瑞立科密与中信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历经两年多辅导期,公司于 2023 年 12 月向深交所递交了主板 IPO 申请并获得受理,此后耗时一年多过会。
不过,瑞立科密的经营业绩稳定性、关联交易复杂性以及募投项目合理性等问题,都为公司后续 IPO 之旅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1、业绩稳定性存疑,增长空间受限
招股书显示,瑞立科密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涵盖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以及技术服务。
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已覆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上汽红岩、陕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一众国内主流整车企业,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瑞立科密的业绩波动较为明显。
2022 年至 2024 年(以下简称 " 报告期 "),瑞立科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26 亿元、17.60 亿元和 19.77 亿元,同比增长 -4.18%、32.81% 和 1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96.47 万元、2.36 亿元和 2.69 亿元,同比增长 -50.91%、143.32% 和 14.07%。
(图 / wind(单位:亿元))
从数据来看,瑞立科密在 2022 年营收、净利双降后,2023 年业绩大幅增长。2024 年业绩延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往前追溯,瑞立科密 2021 年就已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可见公司的业绩一直起伏不定。
从收入结构来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为主,报告期内,该产品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 43.27%、48.81% 和 45.89%。
(图 / 瑞立科密招股书)
在行业内,公司的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也占据一定地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 年至 2023 年,瑞立科密气压电控制动产品包含的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产量和销量连续 10 年排名行业第一位。
瑞立科密业绩变化与我国商用车销量息息相关。招股书披露,公司的主动安全系统产品以下游商用车市场为主,乘用车市场占比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我国商用车销量分别为 513.30 万辆、479.30 万辆、330.05 万辆、403.10 万辆和 387.30 万辆。2024 年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 3.92%,且较 2020 年减少了 126 万辆。
也就是说,在商用车销量下行的情况下,瑞立科密的增长空间将来或许会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新能源化也是推动中国商用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所在。
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 53.2 万辆,同比增长 28.9%,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 17.9%。2025 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势头依然猛烈,一季度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14.9 万辆,同比增长 48.6%,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 18.4%。
(图 / 商用车新网(左)、第一财经(右))
在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显著提升的当下,瑞立科密产品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偏少。
公司二轮问询回复函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为 8835.04 万元、1.93 亿元、2.50 亿元和 1.05 亿元,占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8.35%、19.98%、17.57% 和 14.32%。
(图 / 二轮问询回复函)
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商用车市场被挤压萎缩正成为现实。而缺乏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趋势变化快速响应的瑞立科密,业务增长空间或许存在一定限制。
面对监管层的质疑,瑞立科密称已对吉利控股、三一集团、北汽集团等企业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批量配套,但这能否带动公司在新能源车型上收入的快速增长犹未可知。
2、溢价收购关联资产,关联交易遭连环拷问
实际上,瑞立科密业绩维持增长离不开瑞立集团的鼎力支持。
招股书显示,瑞立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持有 64.16% 的股权。瑞立集团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包装物的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的贸易业务等。
同时,瑞立集团还曾占据公司大客户和供应商的双重身份。
在销售端,2022 年和 2023 年,瑞立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分别为瑞立科密第一大客户和第三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 2.74 亿元和 7791.49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1.10% 和 4.51%。
与此同时,瑞立科密还向瑞立集团进行大额采购。
2022 年和 2023 年,瑞立科密向瑞立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采购金额分别为 9771.29 万元和 5858.98 万元,占原材料采购的比例分别为 12.88% 和 5.98%。
2024 年,瑞立集团消失在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之列。
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通过关联方销售的商业合理性、分析报告期内关联交易的公允性,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的情形等。
为了减少关联交易,瑞立科密也进行了一系列动作。比如直接将瑞立集团下属的温州汽科、温州立晨、武汉科德斯、扬州胜赛斯四家子公司进行收购。
首轮问询回复函显示,2021 年,瑞立科密分别以 5.28 亿元、960 万元、3948 万元和 3.61 亿元,收购温州汽科 100% 股权、温州立晨 30% 股权、武汉科德斯 84% 股权和扬州胜赛思 100% 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之时,温州汽科和扬州胜赛思的净资产仅为 2.09 亿元和 1.87 亿元,与收购价相比溢价 153% 和 93%。
(图 / 瑞立科密首轮问询回复函)
值得一提的是,瑞立科密溢价收购温州汽科后,温州汽科的业绩急转直下,2024 年营业收入为 -41.93 万元,净利润直接亏损 213.57 万元。
虽然主动减少关联交易,但仍逃不过监管部门的连环追问。在上会现场,上市委就要求公司说明上述关联交易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公允,瑞立集团前期是否存在向公司利益倾斜的情形等。
3、现金分红成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瑞立科密在信披上的严谨性仍有待提升。
2023 年 12 月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21 年,瑞立科密现金分红 4100 万元。
(图 / 瑞立科密招股书(2023 年 12 月披露))
但在 2024 年 6 月更新后的两版招股书以及最新的上会稿中,却并未显示 2021 年的现金分红金额。由此,瑞立科密 2021 年是否进行了分红似乎成了谜团。
(图 / 瑞立科密招股书(2024 年 6 月披露))
另外,瑞立科密的募资金额 " 缩水 "。
2023 年 12 月的招股书中,瑞立科密拟募资 16.02 亿元。最新的上会稿中,公司募资金额降至 15.22 亿元,缩水 8000 万元。两相对比,补充流动资金由原先的 3.3 亿元减少至 2.5 亿元。
(图 / 瑞立科密招股书(左:2023 年 12 月披露、右:2025 年 4 月披露))
而公司募投的三个项目分别是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瑞立科密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些项目将有助于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及规划,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并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关于 " 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 " 这一项目的募投合理性仍然存疑。
招股书显示,该项目是为进一步扩大公司气压电控制动系统、液压电控制动系统、ECAS 系统、其他辅助主动汽车安全零部件等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产品的供给能力。
然而,报告期内,瑞立科密气压电控制动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51.74%、72.77% 和 75.12%;产销率分别为 95.36%、88.05% 和 91.69%,既未满产也未满销。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大幅扩产?
那么,在业绩波动,关联交易复杂以及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等情况下,瑞立科密未来能否顺利通关,「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