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 4 月 27 日电(记者 周逸斐)4 月 27 日至 29 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 2025 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多位国内外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资深专家等发表演讲。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周逸斐 摄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在大会现场提到,截至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 58 台、装机容量 6096 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 44 台、装机容量 5235 万千瓦,总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4 年核电发电量 4447 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 3.34 亿吨。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蓝皮书,从核电运行、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发展状况。
《报告》预测,全球核能发展迎来全面复兴,2030 年前我国运行核电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连续 4 年上调世界核电发展预测值,31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三倍核能宣言》,主要核能国家对核能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大。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和节奏,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
核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程度日益加深,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电源。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已从 2020 年的 30% 左右提升至 2024 年的 46.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康俊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要促进核电高质量发展,需注意几方面。第一,是重视核电的安全性以及宣传核文化,提高社会对核能的接受度。第二,要降低核电成本。由于对安全的严格要求,核电在设备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往往较高,并且行业相对封闭。因此,在核电生产设备制造环节,应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若成本降不下来,未来在电力市场中,核电难与煤电、风光电等其他能源形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