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获悉,耀速科技(Xellar Biosystems)近期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晶泰科技领投,老股东天图投资与雅亿资本持续加码,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旗下 "3D-Wet-AI" 闭环体系建设,拓展国际合作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耀速科技于 2021 年底成立,专注于通过开发高通量器官芯片和 AI 模型平台,辅助临床研发、安全性评价等新药研发的核心流程。36 氪此前曾对其进行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针对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的一大利好在于,美国 FDA 正式宣布计划逐步取消在单抗疗法等药物研发中对动物实验的强制性要求。这是自此前《FDA 现代化法案 2.0》(2022 年)之后,类器官及器官芯片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进展。
拯救 " 猴哥 "、拥抱 AI,作为一项可能 " 颠覆 " 传统新药研发方式的技术革命,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类企业终于要迎来自己的 " 春天 " 了吗?
市场对此的反馈并不一致。虽有反对者认为,这是 " 不负责任的举措 ",可能会导致生物制药业陷入混乱局面。但支持的声音更为普遍,因为相较于前几年 " 雷声大雨点小 " 的文件,这次的政策提供了更具体的替代执行思路,如鼓励将类器官技术和 AI 算法结合等。
此前,耀速科技就曾参与过由 FDA、EPA 以及 10 余家跨国药企发起的 OASIS Consortium,支持下一代临床药物毒性预测工具开发合作项目和标准制定工作。从产业角度,公司创始人兼 CEO 谢鑫提到,药企为 " 替代动物实验 " 买单同样存在兴趣。
据他观察,全球排名前 20 左右的药企都已 " 布局类器官 / 器官芯片的新型工具 ",而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要通过高通量降低大规模药物筛选的成本,以及通过 "AI+" 等方式赋能,提高模型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
目前,耀速科技也在基于人源细胞模型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新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预测,从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以公司已自研的 EPIC ™技术平台为例,该平台旨在通过融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疾病类器官建模、高通量实验系统和生成式 AI 算法技术,实现快速构建复杂微环境、多维成像与组学解析,以及机制级别的药效外推能力。
目前,该平台可服务于药物早期毒性预测、功能食品与护肤品筛选、个体化治疗反应模拟等多个产业前沿场景。耀速科技也与赛诺菲、辉瑞、欧莱雅等国际药企和美妆类公司建立了项目合作和数据交付机制,推动替代动物实验的非临床评估标准落地。
创始人及投资机构观点:
耀速科技创始人兼 CEO 谢鑫博士表示,AI 与器官芯片的结合正成为生命科学的 " 新操作系统 ",这不仅是对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对整个研发逻辑的重构。晶泰科技的加入不仅提供了计算与自动化的协同支撑,更代表我们走向系统性、平台型变革的信心。未来,耀速科技将持续拓展全球客户网络,加速在药物开发等关键领域的商业化,并积极参与 FDA、OECD 等国际标准制定。
晶泰科技董事长温书豪博士表示,耀速科技是我们在 AI+ 器官芯片方向上重点布局的战略伙伴。在晶泰,我们长期致力于推动 AI 算法、量子化学与自动化实验平台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构建一个端到端可持续迭代的新药开发系统。耀速团队的技术路径让我们看到了将体外人类仿生系统嵌入 AI 闭环的现实可能。我们希望双方能共同加快推动 AI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落地进程。
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表示,耀速科技是天图重点布局的技术平台型企业之一,过去两年,团队不仅在芯片设计和类器官建模上快速迭代,同时也率先与国际药企、监管机构展开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建立。本轮晶泰的加入,是一次典型的 " 技术耦合型 " 资本协同。耀速作为天图消费 + 科技策略下的旗舰项目,将不仅是一个提供先进体外模型的公司,更是未来药物研发、临床转化乃至大消费领域产品研发等场景中的核心技术入口。
雅亿资本创始合伙人刘翀表示,我们长期关注生物科技中 " 数据质量 + 模型能力 " 双驱动的创新路径。耀速科技的核心价值在于具备了高质量生理数据的生成能力,且能将这些数据与 AI 模型深度耦合,打通从芯片到计算的整条链路。晶泰科技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耀速在自动化与智能建模方面的竞争力。我们非常期待双方的协同效应在不远的将来转化为多个落地产品和实际解决方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