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光辛 编辑 | 魏晓
飞猪,突然就火了。
4 月 17 日,飞猪推出了 AI 产品 " 问一问 ",一经上线,直接就引发了尝鲜热潮。
据 AI 蓝媒汇了解,由于该功能目前只对 F5 以上等级会员开放,其他用户只能用邀请码体验这一功能,并由此造成了 " 一码难求 "。
小红书上关于 " 飞猪问一问 " 的话题,已经有超 20 万浏览,近 2000 讨论,不少用户都在分享该产品的相关体验,以及求邀请码。同时,在闲鱼上,有消息显示,飞猪问一问邀请码已被疯抢,价格最高时近百元。
事实上,问一问既不是行业内的第一个 AI 功能,也不是飞猪的第一个 AI 功能。
携程、同城、途牛、马蜂窝等都上线了自己的 AI 助手功能,飞猪在 3 月初也曾小范围测试过一个 AI 助手,可以说旅行 AI 早已不是新鲜事。特别是在大量靠大模型生成的半吊子攻略一次又一次消磨人们的耐心后,问一问发布后能有这么高的热度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
但在 AI 蓝媒汇真实体验过后不难发现,问一问虽然在不少地方也比当前已有的 AI 旅行助手出色不少,但相对于铺天盖地的好评来说,又有点言过其实。
或许对于飞猪来说,问一问最大的意义不是展示产品本身有多先进,而是让人看到其 AI 转型的决心。
能成为 P 人福音吗?
作为首个多智能体驱动的 AI 功能,飞猪问一问在一些地方表现得确实不错,比如可以直接通过调节预算修改方案,允许用户直接对具体某个节点进行修改等功能要比单纯 AI 对话便利,行程可靠性上也大幅提升。这些改进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消费者用户来说,没多少人有心思研究如何提问能让 AI 更明白自己的意思。
如果只是有旅游的想法,但没想好去哪,问一问也可以根据需求推荐旅游目的地,并贴心地列出一张表,把每个地区的优势和特点都列了出来。
虽然初步体验不错,但随着提问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比如当 AI 蓝媒汇将目的地确定为扬州,并让飞猪帮忙制定几个去扬州的旅行方案时,飞猪却只给出了 1 种方案。再进一步追问后,飞猪依然只给出了一种方案。直到 AI 蓝媒汇明确表示要给出 3 个去扬州旅行的方案时,这次飞猪才给出了 3 种方案,还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对比,将 3 种方案的优点都列了出来。
可仔细查看这 3 个方案时却发现,这 3 个方案只是将瘦西湖、东关街、何园、个园、大明寺排列组合了一下,并分别给起了个主题名称。而扬州所拥有的景点显然不只有这 5 个。
那会不会是预算太低的原因呢?AI 蓝媒汇又尝试着让飞猪帮忙涉及 3 个去西安的旅行方案,并将预算提升到了 10000 元。但得到的结果与前面那趟扬州行策划大同小异,要么详尽,但只能给出一种方案,要么可以给出多种方案,但仍然是具体热门景点的排列组合。
综合体验下来,飞猪问一问有进步,有亮点,特别是不需要再一遍遍提问才能修改方案确实照顾到了用户的使用痛点。但飞猪问一问目前表现出的优点仅此而已,从具体生成的方案来看,依然是一个半吊子攻略水平,与当前已有的旅游 AI 并无特别之处。
飞猪的 AI 转型之路
不可否认的是,飞猪问一问能在近段时间保持这么高的热度,营销策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就在问一问发布前 2 天,飞猪官宣请虞书欣作为代言人,流量明星的加入为飞猪带来了不小的流量。问一问上线后,飞猪又利用一系列营销方式,比如利用网络热梗吸引大家使用问一问,结合五一出行热点给问一问造势等,让飞猪问一问保持了一定的热度。
相对于其他平台只是简单上线了 AI 功能,飞猪如此大规模地宣传 " 问一问 ",与其 AI 战略不无关系。
在 3 月底的新财年启动会上(阿里系的财年是从每年 4 月 1 日开始),飞猪 CEO 庄卓然在宣布要全面转型为一家 AI 驱动的智能化公司,通过 AI 技术实现供应链质量和规模的双重突破,优化供需匹配效率,以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飞猪对问一问的宣传主要集中在如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上,但如果能够培养起用户对旅行 AI 功能的使用习惯,通过问一问以及未来可能推出的其他 AI 功能完成业务上的闭环,这对于其提升供应链质量和规模,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上同样有巨大的作用。
但这也带来了 2 个现实问题,一是要先让用户养成使用 AI 功能的习惯,二是要有足够的用户数量和合作方。前者目前只能寄希望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提高用户的使用需求,后者难免又回到了用户数量的比拼。
意在用户争夺
对于飞猪来说,在消费者已经对旅行 AI 无感的情况下让问一问爆火确实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但如何将营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用户更为实际。
在用户数量上,同程旅行的财报上显示其年付费用户数量为 2.38 亿人,月付费用户数量超 4000 万人;携程虽然没有直接公布相关数据,但携程集团首席运营官熊星在前不久举行的 2025 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表示其国内用户近 4 亿,海外用户超 1 亿。两家公司在用户上的优势短时间内难以超越。
飞猪在 2024 年度假商家大会上倒是提到过一个数据:5 亿会员,但这 5 亿会员中有多少活跃用户还值得商榷,因为根据 QuestMobile 的数据,2024 年 6 月同程、携程、去哪儿、飞猪的去重总用户量分别为 2.07 亿、1.35 亿、5075 万、2994 万。
飞猪作为国内在线旅游平台的主要玩家,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根据 Fastdata 极数的数据,飞猪的主要优势还是在出境游上,特别是在出境自由行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依托阿里系的庞大用户群,2024 年 7 月飞猪在中国 OTA 平台出境自由行上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44.3%,在出境游年轻人群体中占比达到 88.3%。
但如果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出境游,携程依旧占据着 48.3% 的市场份额。如今银发经济的崛起也给传统出境跟团游带来了增长机会,携程依然有机会保持住领先优势。
而且,同程与携程也在加大对出境游的布局。2024 年第四季度,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达到疫情前的 120%,再加上近年来不断通过收购等方式完善海外布局,目前已经可以提供 640 多家全球航司的航班,覆盖 220 多个国家及地区;同程旅行也加紧了在国际业务上的布局,2024 年国际机票票务、国际住宿业务增幅均超 100%。
在友商疯狂炫耀的同时,飞猪却缺少有力的回击。虽然近两年飞猪利用 " 双十一 " 等消费热点成功打造出了 " 囤旅游 " 的概念,并发布了一系列战报,比如 2024 年双十一期间飞猪称消费者数量同比去年增长 40%,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新用户,但缺少绝对值的百分比也只能说明一个趋势。
作为阿里巴巴 "N" 中的一员,飞猪最后一次在财报中被单独提及还是 2023 年 11 月发布的二季报,彼时阿里巴巴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专门强调了飞猪的 GMV 同比快速增长以及经营业绩改善。而在那之后,阿里巴巴就再也没在财报正文中提到过飞猪。这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飞猪当前业绩上的窘境。
如今,飞猪将 AI 作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急于在 AI 领域秀肌肉。至于飞猪能否靠 AI 实现想要的结果,就要等待市场的检验了。
Lanmeih/ 今日话题
飞猪、携程、同程等平台,你一般用哪家?
咱们评论区聊聊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