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4-30
从批判到跟进!大众汽车上海车展发布首款增程概念车,合资品牌在华战略转向“中国市场主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发布了首款全尺寸增程式 SUV 概念车 ID.ERA。据悉,该车型基于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标准打造,CLTC 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纯电续航达 350 公里,预计在 2026 年一季度后开始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众汽车对增程式混动技术持否定态度。大众汽车中国前 CEO 冯思翰曾直言增程式混动是 " 最糟糕的方案 ",而时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则更加直白地表示,增程式电动技术已经过时。如今的大众汽车开始转变思路,顺应市场趋势,标志着其在华战略从 " 全球技术导入 " 转向 " 中国市场主导 "。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本届上海车展上,增程式混动技术正成为更多车企争夺的焦点,也逐渐成为合资车企继续推动在华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除了大众汽车以外,长安马自达也带来了新能源 SUV 车型 EZ-60,新车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双动力。

有观点认为,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市场数据、技术路径竞争和本土化需求共同驱动的结果,也反映了合资品牌在华战略调整的普遍逻辑。大众品牌全球 CEO 施文韬在本届上海车展现场坦言:" 近年来,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展势头非常明显,尤其在中国市场,其接受度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因素促使我们针对不同动力系统进行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

事实上,大众汽车这一战略转向的背后,是近年来增程式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飞跃式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 1200 万辆,渗透率达 40% 以上,其中增程式车辆销量达 118 万辆,同比增长 84.2%。

反观大众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024 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交付 293 万辆汽车,新能源车辆交付超 20 万辆,占整体销量 7%。作为较早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外资车企,虽然 ID 系列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 17%,但和新能源市场增程式车辆 84.2% 的增速及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扩张相比,仍处于爬坡阶段。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面对增程式车型的爆发式增长及本土品牌的竞争压力,大众汽车将中国市场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大众汽车集团多次强调称,中国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风向标。为应对行业转型与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大众汽车的应对策略已从单一的产品线调整,转向研发、生产、生态协同的体系化重构。其中,研发体系的深度本土化成为破局关键。

例如,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自 2024 年 1 月起已全面投入运营。同时,得益于高效的研发流程及与本土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大众汽车集团首个本土开发的整车平台 CMP(Compact Main Platform)的开发周期将缩短 30%,并实现约 40% 的成本优化。此外,VCTC 以及大众汽车集团汽车软件公司 CARIAD 中国正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高性能、基于区域控制及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 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自 2026 年起,CEA 将搭载于大众汽车品牌在本土制造的纯电动车型。

这种转型在合资体系内部催生出更精细化的战略分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众安徽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它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未来,我们的三家合资公司将会有更加清晰的差异度。例如,ID.ERA 和 ID.EVO 虽然都是全尺寸的 SUV,但二者的设计语言有很大差异,ID.EVO 代表了金标大众未来产品进化的方向。"

面对未来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CEO 汤廷万强调:" 我们在内部达成了共识,不会为了盲目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始终是核心。" 孟侠则表示," 未来三年将通过三大合资企业的协同发力,在细分市场推出超 30 款新车型,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兑现对市场的承诺 "。

业内认为,大众汽车的战略转向是数据驱动的理性选择,若能在本土化研发、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上持续突破,大众汽车或可借 " 中国市场主导 " 战略重获主动权。然而,这场转型的本质是传统巨头与本土创新生态的深度融合,其成败将取决于对 " 中国速度 " 的适应能力,而非单纯的技术妥协。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大众汽车 新能源 概念车 中国市场 上海车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