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4-30
蜂窝版PC遇冷,联想ThinkPad新机标配LTE有何深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4 月,联想更新了旗舰商务笔记本 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 元启版,为其加入了 4G LTE 网络,补全了此前 X1 Carbon 2025 产品家族不能独立联网的遗憾。此次 LTE 升级覆盖了整个 ThinkPad X1C Aura 家族,涵盖 Ultra9-288V、Ultra7-255H、Ultra5-225H 和 Ultra7-258V 机型。

图片来源:联想

除了补全网络短板,活动期间联想还为两款机型前 1000 位用户提供「终身」免流服务:和上一代产品一样,联想会标配第一年流量费用(12 个月套餐);但「终身免流」用户可以多次领取,获得总共 240 个月的免费流量。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多此一举——手机开热点给电脑共享网络这一功能,在 20 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在智能互联时代,部分电脑甚至能直接调用手机网络,无需手动开启热点。既然网络共享如此方便,那这些「蜂窝版」电脑到底都是谁在买?

要讨论笔记本独立 LTE 上网的必要性,我们还得从一个已经近乎「失传」的设备说起——笔记本电脑网卡。不过这里说的「网卡」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样「USB Wi-Fi」网卡,而是一种自带天线,可以直接连接蜂窝网络(GPRS)的无线网卡。

这种最初的网卡(或者叫数据卡)采用的并不是如今常见的 USB 接口,而是上古时期的 PCMCIA 接口。但如果我们抛开网卡的形状不谈,在结构和功能上,这些网卡和后来的 3G/4G 网卡基本没有变化:卡片自带「手机天线」,可以独立访问 GPRS 等手机网络,并以外部独立设备的方式接入在电脑系统中,为电脑提供独立的网络连接。

图片来源:made-in-china.com

尽管当时还没出现「移动互联网」生态,但随处可见的 2G 信号塔为这些网卡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网络。而当时的 Wi-Fi 技术(802.11b)还刚刚起步,只有极少数店铺会提供 Wi-Fi 网络,且速度异常缓慢。两者一对比,这种「网卡」显然才是更可靠的「随身宽带」。

不过到了 2010 年前后,随着 Wi-Fi 技术的普及,以及笔记本电脑的「瘦身」风潮,PCMCIA 上网卡这种体积巨大、使用不便的网卡近乎绝迹,Wi-Fi 逐渐成为了移动上网的主流途径。

只不过 USB 上网卡的需求并未完全消失:受 802.11g(后改名为 Wi-Fi 3)的带机量、带宽限制,当时的公共 Wi-Fi 只能说「有」,能不能连上、连上了能不能上网根本没有保证。且当时已有部分灰产、黑产从业者盯上了公共 Wi-Fi,公共网络的安全性存疑。

图片来源:中国联通

相比之下,USB 3G 网卡直接和基站连接,不仅单人独享完整带宽,且网络安全性更高。部分公司定制的 USB 上网卡甚至内置了企业 VPN,可以远程访问公司内网。时至今日,这种网络直连的能力,依旧是 LTE 笔记本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 Wi-Fi 的普及让笔记本独立上网的必要性存在质疑,那后来飞速普及的智能手机,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笔记本上网的意义。尽管笔记本算是一个「移动设备」,但不同于手持设备,其终究还是要找个固定的场所「放下使用」的。

但手机不然,移动互联网概念的诞生对笔记本电脑的功能进行了分流,曾经必须「坐下、打开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只要在手机上「点两下」就能完成。这种功能上的分流直接否定了笔记本电脑大多数轻度联网场景(收发邮件、查看文件、连网搜索)的意义。

图片来源:微软

也正因如此,在 2014 年到 2018 年(4G 爆发)这段时间里,自带 LTE 的笔记本的市场空间开始大幅收窄,只有 ThinkPad 等极少数商务电脑还保留着这一配置。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手机平板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淡化了笔记本电脑的 LTE 需求,「开热点」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户外用网的问题,但对于确实存在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需求的用户,比如媒体人、驻场工程师、野外科研人员来说,笔记本电脑独立连接 LTE 网络的能力依旧不可取代。

首先是电量和发热的问题:有用手机长期开热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给笔记本共享网络是一件极为耗电的事情;其耗电量之大,甚至无法用电脑给手机充电来弥补。而显著的发热也会让手机变得卡顿,过去小雷就多次出现 iPhone 开热点过热,以至于手机进入发热保护,无法使用的情况。

图片来源:Apple

即使我们能解决发热和电量的问题,手机和电脑在信号稳定程度方面也有天壤之别:电脑产品尺寸更大,能容纳的 LTE 天线阵列也更大。在手机、SIM 卡网络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的 LTE 网络稳定性会显著高于手机。用更直接的话来说,LTE 笔记本的「搜网」「抢网」能力会比手机热点更强。

除此之外,电脑直接接入 LTE 网络相较手机热点方案还有另一个隐藏优势——抗干扰能力更强。

在前段时间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小雷的朋友就亲身体验了一次 LTE 笔记本的上网能力:由于车展现场人实在太多,Wi-Fi 干扰极为严重,即使手机和电脑就挨在一起,电脑仍连不上手机的热点。但因 LTE 笔记本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和手机一样正常联网发稿。

其实刚刚的分析来看,因手机等设备的分流作用,独立连接蜂窝网络这一能力早已脱离了日常使用的范畴,成为了旗舰商用笔记本电脑的「专属技能」。那随着移动办公概念的进一步普及,这种独立联网的需求,会因手机、平板的发展而彻底消失吗?

我觉得不会。

首先,前段时间联想给 ThinkPad X1C「全系标配」LTE 网络,已经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释了 LTE 能力是顶级商务笔记本「不可或缺」的基础配置。事实上,小雷甚至有朋友因「2025 款 X1C 迟迟不出 LTE 版而一直不更新旧电脑」。即使是 MacBook Air,未来也有可能用苹果自研的 C1 基带实现一定的 LTE 能力

而从行业进化的角度来看,尽管高通过去提出的 Windows AOL(永远在线)概念并未得到市场认可,但随着 AI PC 概念的兴起,笔记本独立联网、随时联网的能力正显得尤为重要。

受笔记本性能限制,我们不可能在笔记本电脑本地运行「满血版」模型,联想近年力推的「混合式模型」才是更优秀的技术路径。但和大家想的不一样,混合式模型最大的技术优势并不是「离网可用」,毕竟高度蒸馏的小模型同样离网可用。

混合式模型最大的技术优势是可以用本地模型对数据脱敏,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联网模型。对新时代 AI PC 来说,AI 组件已经嵌入到系统的方方面面,几乎每项任务背后都有 AI 的参与;我们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只在使用联网功能时才用手机开热点。

小雷敢大胆预测,笔记本直连 LTE(5G、6G)网络,将成为未来 AI PC 的基本能力。

图片来源:Apple

而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随着 eSIM 和集成基带的成熟,让笔记本直连 LTE 网络的硬件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事实上,联想 ThinkPad X1C「LTE 版」的价格就和「原版」优惠前的价格看齐;而网络资费的进一步下降,也将扫平笔记本电脑普及 LTE 网络的最后一个障碍。

回归到联想此次更新的 X1C 产品线上,在小雷看来,联想 ThinkPad X1C 的 LTE 版更新,某种意义上是在「拨乱反正」:未来笔记本的竞争维度,已不再只是硬件性能或轻薄便携,而是能否无缝地融入到云端、AI 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交互中。

再说了,品牌都已经把高端商务笔记本卖到 15000 元以上的价位了,戴尔的 XPS 13 更是比同配置 MacBook Air 还要贵。与其让用户靠手机开热点办公,还不如给这些高端笔记本一个真正能「脱颖而出」的机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联想 thinkpad 移动互联网 ai 智能互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