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和小章鱼 05-01
“我喜欢这种方式,跟喜剧还蛮像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家好!本文是我在4月20日和小鹿,鸭绒还有猫弟对谈的文字记录。出了这本书让我很高兴可以认识到这些优秀的女性创作者(还有另一场和鸟鸟的对谈请点这里)。

来自漫画星球的呼唤在脱口秀星球得到了回声,让我感到无比幸运。

《今天我想要什么》的沙龙分享于4月20日下午在 WOMEN PRESENT·小鹿《我的中女时代》限定空间举行。四位嘉宾分别是本书作者王XX、脱口秀演员小鹿和鸭绒,以及本场活动的主持人、新书策划人猫弟。

本次活动现场氛围非常轻松好玩,聊天过程中笑声不断。小鹿鸭绒还邀请了王XX准备录制一期《小fool人》播客,让我们敬请期待。(已经录完了,静待播出)

感谢现所、梦药水和时代华语提供的支持。本文是活动对谈的部分文字回顾

(全文共计10518字,预计需15min阅读完)

打开海豹漫画的时候不要带任何预设

猫弟

大家下午好,我是猫弟,是出版品牌梦药水的创始人,也是《今天我想要什么》的策划编辑,坐在我旁边的是王XX。非常开心能跟小鹿和鸭绒聊天,几年前我看过《女儿红》专场,当时是鸭绒给小鹿开场,两位的表演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海豹(指王XX,下文也会出现该称呼)也特别喜欢你们,所以我预感今天的聊天肯定会很开心。估计现场有一些观众之前没有看过海豹的书,所以我想请海豹先来介绍一下你的新书。

海豹王XX

它是一本漫画书,它的语言是中文,它非常容易理解。如果你识字的话就可以看。如果你对于海豹、漫画、女性、好笑、生活等等这些词语有一定兴趣的话,都可以翻一下。

如果你曾经有过一些自卑的经历,又恰巧对自我、人类,还有这个世界进行了一定的思考,那这本书会比较适合你阅读。你们可能会产生一些预设,但是希望你们在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带任何的预设。

猫弟

现场也有展示海豹的四篇漫画,其中两篇是书中收录的,还有两篇未收录,待会儿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也可以去看一看。我想问问小鹿和鸭绒,之前有没有看过海豹的漫画?

鸭绒

之前没有,但拿到这本书之后,我完整地看完了。我其实不怎么看漫画,也不怎么看书,平时看的大多是那种情节比较丰富的小说。这本漫画是对话式的,非常可爱,我以前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子的形式,但看着看着,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看起来很可爱的东西。

我挑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片段给大家念一下,非常好。第四章《让我好好看看你》的这篇《XX主义》——

读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生活中,我会碰到70%以上不支持女性主义的人。他们其实不知道我们在提倡什么,不知道我们在坚持什么。但他们就先说"我不同意"。

而且这句话我觉得特别讽刺,"那就让我随便来猜一下这两个字什么意思",非常好玩。如果大家没有产生一些共鸣或者同感的话,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可爱的漫画,但如果我们有一些相同的经历,那读者能感受到,它是用非常轻巧的笔法和可爱的画风在做一些很直接的讽刺。我喜欢这种方式,跟喜剧还蛮像的。

小鹿

我记得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处于一个精神压力比较大的状态下,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像推开了一个可爱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很可爱,里面的一切你又很熟悉,因此身处其中会感觉轻松很多。

平时我读那些心理学、自我成长类的书经常会觉得咽不下去,虽然知道道理在那,但经常会质疑。我以前看漫画书也很少,但我看这本漫画的时候会觉得很神奇。两个可爱的小东西在对话,没有一句是废话,每一句都既可爱又深入浅出。

漫画里面小章鱼有几句对自己的形容,它说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一个怪物,有时候它很讨厌那个很僵硬的自己。我没当过章鱼,但我会代入。比如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以为章鱼是很柔软的存在,就像大家以为喜剧演员很轻松,不论出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给别人带来欢笑,但其实人紧张的时候是很难带来欢笑的,所以我们一直要让自己保持一个看起来相对松弛愉快的状态,才能让别人发笑。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经常处于这种极其僵硬的状态,也会自我怀疑。当我跟自己那些无法摆脱的焦虑、恐惧搏斗时,我会觉得自己非常奇怪,而小章鱼是让我们去接纳这些奇怪。

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意识到,不管是哪个形态的自己,都组成了完整的你。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页,还有很多其他简单,但是深入人心的道理啊。

选择变少了以后,我才会更加认真地去选

「我的中女时代」的"中"字确实有很多意思,最主要的意思是中年的"中",是吧?

对,但其实它不是最主要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平均的存在。比如说你在成长中、焦虑中、发展中。我经常觉得自己周围的女性过于优秀,意识过于同频,所以很多时候主流媒体还在讨论30岁是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好像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这个东西,甚至会觉得30岁是一个福利。人生成长到这一步,是非常庆幸的。

我跟鸭绒都是去年满的30岁,我记得我在29岁的那一年就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30岁这个好消息要来了。过去我们听了很多关于年龄的讨论,最开始是说30岁年纪大了,后来大家又有点"拨乱反正",说年龄不是问题。我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人说,随着你的成长,年龄越大可能是一个好事。30岁是件好事。

在29岁的那一年,我感觉到我的体力变差了,好像人生的时间也变短了。但这些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我发现选择变少了以后,我才会更加认真地去选。而在我20岁的时候,生活充满了选择,我就会随随便便地选。

"30岁"给了我很多力量,让我的选择更坚定了,所以我觉得我也活得更自由了。想问问各位,大家都是30+的女性,你们之前有没有过真实的年龄焦虑?现在对自己的年龄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海豹王XX

我先说吧。我30岁都已经满了快6年了。在我20岁出头的时候,我感觉25岁是一个坎。我的年龄焦虑来自一些期待,比如人在25岁时要完成一些任务,要结婚、生育,还要有个正经工作,要尽好多责任和义务。

因为大家对年龄这个东西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认识,会让你误以为有一个惩罚机制。比如说你满了25岁,每个月要被罚款500块;满了30岁,罚款上升到1000块;满了40岁,每个月要2500块。但其实我发现过了25岁之后,惩罚机制并不像社会所"恐吓"得那样明确。我25岁后没有完成那些约定俗成的任务和成就,也没有人问我要罚款。到了30岁,就更没有人问我要罚款了,而我自己的存款也变多了。

我从22岁毕业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8年多了,我觉得每一年都比前一年更好。我在一个上升的通道,而且我觉得我的能力肯定比之前要更强些。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精力也还算够用,不过没有以前那么能熬夜了。目标可能也谈不上非常清晰,但至少比以前要更清晰一点,所以我觉得现在算是一个比较令人兴奋的一个状态。

我们成长到现在获得了很多好处,也是因为女性在各个行业的发力,我们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至少我不会觉得35岁该干什么,45岁该干什么,心态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这件事是我成长最大的获得,所以我不畏惧成长。

虽然我恐惧变老,恐惧那种到了80-90岁无法控制身体的老,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但我只能说,现在很好,要抓住现在。

我的焦虑经常发生在过年的时候,我平时在上海不会有任何年龄焦虑,但一回老家就有了。家里人会说,最近几年已经没有人给我们家介绍相亲对象了,意思是叫我好好把握,不要错过了黄金年龄。但我想举个例子,我在20多岁的时候情绪非常不稳定,我在30岁才开始情绪稳定的。

有一次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就跟咨询师说,如果有一种药能够让我非常稳定,我绝对不会吃。因为我接纳自己情绪非常高涨或者低落时带给我的东西,我不需要为了稳定而稳定。

虽然我发现稳定有它的好处,比如我的产出会更加稳定。但是,"黄金年龄"肯定不是指具体的某一岁,因为每个人的潮汐都是不一样的。你的黄金年龄你可以自己去定义。

对,我发现社会时钟有一个很荒谬的地方,它"管杀不管埋",它给你把某个年龄和一个特别美好的特质联系到一起,让你误以为自己到了那个年龄就会拥有那些美好。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社会从来不会告诉你,为了达到那些美好你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它又把年龄和一些特别不好的事联系在一起,说你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受罪了。但是社会也不会告诉你,如果你付出了一些努力或者做出调整,其实你也不会经历那些不好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成长是让大家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拥抱和肯定中产出的内容

会有甜甜的香味

对,就像刚刚我描述的,我觉得自己30岁的这种变化更自由了、更稳定了,这种状态可能一些人的25岁就会出现,也可能有些人是35岁。刚刚小鹿也提到,我们的社会环境对于30岁的宽容肯定是比十年前更强了。这个确实得益于非常多女性的发声。

今天的这个活动其实也是小鹿和五个女性创作者的一个共同呈现,所以我也想问问大家,平时跟其他的女性创作者之间有没有一些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今天我看了鸭绒的小红书,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故事。去年鸭绒被淘汰后发了一个小红书,你说第一场的段子是你上一次就投过的,可能你的喜剧技巧也没有多大进步,但是你整个人变得更自信了。你提到这个得益于很多其他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帮助。你说了一句我觉得特别优美的话——在拥抱和肯定中产出的内容会有甜甜的香味。

去年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尤其是与很多脱口秀女演员一起做了这个《小fool人》播客。我们在前期投入了非常多,起初这完全是个偶然的企划,因为我们都非常没有规划,除了鹿姐是个J人。

大家凑在一起聊天的过程中,就说要不要做个播客,反正闲着也闲着。做播客,喊谁一起来录,都非常随机,像个"草台班子"。最终还是鸟鸟敲定了"小fool人"这个名字,Logo 则是通过有偿征集方式向粉丝购买。

自从做了这个播客之后,我觉得有两个好处,一是我们跟观众的交流变得更直接了,另一个是主播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频繁了。因为以前我们虽然互相欣赏,但是好像没有什么很正当的理由把大家聚在一起,但做了这个播客之后,我们就可以时不时的随机麻烦别人。播客让我们更频繁地连接在一起。

比方说,碰到要改稿的情况,我们会在群里问一下,现在有姐妹有空吗?我们一起聊聊段子。彼此通过采访的形式,帮助自己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表达目的。比如说,能够再创作出什么方向?以及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是欠缺创作能力,只是可能需要在短时间之内更好地去梳理自己到底想要说什么。这些温暖的连接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

对,很棒。我感觉我们那个群确实也挺有意思的。要么大家没啥事几天也不说话,要么有时候早上起来600条信息。除了段子,我们也会聊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大家亲密关系的一个见证吧。所以有时候我感觉要衡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的标准是,聊天记录一曝光,大家是不是会丢掉工作?(笑)

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其他方面,被懂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你知道有人会支持你,有人懂你的东西。可能你的东西非常好,但是如果你碰壁三次之后,你可能就觉得自己是个怪物了。但你知道这群人永远不会觉得你是怪物。

你说的所有东西她们都会理解你,就算她现在不理解,她也不会否定你,她还会觉得你的这个想法很珍贵,她会问你更多原因,以达到更好理解你的目的。所以我觉得这种共同体的存在还是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滋养。

找到观众接受度和自我表达欲之间的

最大公约数

梦药水今年要出5本漫画,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所有的作者都是女性。过去的两年中,我接收到我的女性作者还有女编辑们给的积极反馈。但在更早两年,我的工作其实有一点受伤。我是特别爱工作的人,但我觉得那个环境给我很多压力,比如说它经常会有那种"我要考考你,看看你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岗位"的感觉。

我自己创业以后,我的编辑、我的作者,她们都给我非常大的鼓励。所以我觉得我是在这种爱的包围里面工作。

海豹是我所有作者里面最成熟的一位。我觉得作为一个编辑,你是一个陪伴在创作者身边的人,你会比读者更知道背后的艰辛,因为创作者卡在那里的时候你真的无能为力。你只能看着她卡着,给她一些建议。

"创作"这个事情本身是挺有压力的,顺利的时候肯定很快乐,但是创作者总是会遇到那些很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瓶颈期。不知道你们在创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阶段?你们是怎么样度过这个瓶颈期的呢?

对我个人而言,做脱口秀这件事情,我暂时还没有碰到瓶颈期,因为我有一份工作啊。它实在是为我提供了过多的素材。有一些我在工作上碰到的一些情绪,我非常想用脱口秀来化解,可能我的喜剧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写得好笑,但是我现在也是一点点写,因为我也不要求速度很快。

写段子有点像做数学题,这个方法不行,我再试试其他的解题思路。纯从表达欲上来讲,暂时是没有瓶颈,实在是写不过来。这个班真是上得,挺有助于创作的。

我觉得对于创作者来说,瓶颈期的意思是素材多,但还没有处理好。我之前有过一段全身心创作的阶段,想要把一个阶段的创作带到另外一个阶段,突破那个"天鹅颈"。我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让观众发笑,因为我可以通过我的喜剧技巧和经验来达成。但当我想要更进一步去挖掘出自己更喜欢的内容时,我会卡在一个平衡观众接受度和表达欲之间的阶段里,比较痛苦。

我画了十几年海豹,创作的酸甜苦辣我已经尝遍了,瓶颈这个东西我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我就学会了重新定义瓶颈。很多时候到了一个瓶颈,你会以为这个是经历过的最窄的瓶颈。再等等,你会发现不是的,上面更窄了。

事情总是可以差到非常差,瓶颈总是可以变得越来越细。但你也不是非得在瓶子里面,可以站在瓶子外面看看。

我发现我看王XX的书有种惭愧感,我真的会觉得"天呐,为什么自己活得不酷,活得好主流?"我那么努力的想要摆脱主流价值观,想要抛弃所有世俗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放弃所有学的东西,跑到喜剧赛道。

但其实我还是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我还是在力争上游,还是在一丝不苟、努力奋斗,哪哪都不放过自己。我觉得特别不酷,一点都不放松,一点都不可爱。唉,但是我接纳这样的自己。

普通之外,酷也不是唯一的追求

我们上个月跟鸟鸟有一次对谈,我发现鸟鸟跟海豹性格上很相似。她们都觉得普通没什么不好,表达了许多"普通很好"的观点。我发现我自己特别"主流",从小就不想当一个普通人,但这其实是一个很主流的价值观,反而那些觉得普通没什么不好的观念,其实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大家可以聊聊你对普通的定义吗?

来之前我复习了一下小鹿的段子。小鹿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她讲脱口秀的时候很有逻辑,经常用一些很搞笑的形式讲一些特别有道理的话。

像猫弟刚才说的这种"普通、不普通好不好?"问题在于,它是一种二元叙事,把人分成两类,普通的和不普通的,好的和不好的,把它一一对应。但是人就分两类吗?人可能有2000万类。

所以我觉得你无论是普通还是不普通,你可能既普通又不普通。我觉得这个问题最关键的点是,我们应该采用哪一种方式看待自己。

所以酷也不是唯一的追求。

说到"普通",我其实一直都很反对大家用美这个事情来规训女生。前两天我朋友特别认真地盯着我说,你为什么没有容貌焦虑?我当时感觉他在谴责我为什么没有容貌焦虑。我就告诉他,因为我从年轻到现在,我都不觉得我的颜值对我的工作有任何影响。

我很讨厌人必须以美作为一个目标。外貌是一个很浅显的点,我们一旦放弃对传统意义上的美的追求之后,其实会过得相对轻松很多。99.99999%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长相对我们的工作是没有任何的影响的。

说到职业,可能我们从小被要求做第一,好像就只有做了第一,你才不需要继续焦虑、奋斗任何事。这个也是我正在努力摆脱,但依然很难摆脱的一个状态。

但这是每个人必然会面临的一个处境,永远在探索"自己想要的东西和实际上能要到的东西"在哪里能实现自得其乐的平衡。

幽默是在失败和无聊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说到喜剧,最早大家都会觉得跟男性有更多相关,但最近大家能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喜剧创作者出现,而且她们的表现也非常非常好。想问问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影响过你们的喜剧人或创作者呢?

我小时候喜欢看春晚小品,比如说蔡明老师、宋丹丹老师就是中国舞台上很经典的喜剧女演员形象。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会觉得,我也可以去做一些令人发笑的事情,所以我从小就很喜欢逗人笑,别人笑了我也会很有成就感。

我的成长环境和家里的长辈,尤其是女性长辈,给了我很大鼓励。比如我会给他们讲学校里的事情,家里停电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唱一段我从电视里学的越剧。我奶奶、我姑姑们,还有我妈妈都很喜欢我做这些嘻嘻哈哈的事情,会觉得小朋友很好玩。

包括她们自己也会在平常做家务的时候聊天,讲到好笑的时候都会哈哈大笑。我会觉得在我们家说好笑的事逗别人笑是一个很正常,很合理的。

我小时候看到的女性喜剧人的形象经常是作为配角存在,所以那时候我没有想要成为她们。我第一次觉得"我也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在看了ellen show(2003年艾伦·德杰尼勒斯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之后。

她一个人在台上撑起了整件事情,而且是作为一个聪明的人,纯粹靠语言上的幽默来逗大家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表现形式。她是对我影响非常深刻的一个人。我也是因为她才开始学着做单口,开始走职业化的道路。

还有一个人对我人生的幽默观也有很大影响,就是汤包(小鹿丈夫)的奶奶。我没怎么在真实的生活中看到所谓的"幽默女性",基本上被看到的幽默女性都是走职业化道路之后了。

但汤包的奶奶是一个非常幽默的老太太。虽然她90岁,但你不会觉得她是一个老人,她的幽默很减龄,就像你身边关系很好的闺蜜。你能感觉到她跟你说话的时候,那种幽默可以穿越时空。

我第一次意识到她很幽默是头回去她家聊天,我当时跟汤包还没结婚,我就说,现在好像得考虑一下结婚的事情。她说,结婚这个事情你们随意一点,我这辈子结了四次婚。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因为我不确定她自己对"结过四次婚"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我只能说"wow"。她马上就问,我是不是很受欢迎?我就觉得,哈哈哈哈哇塞!当时她是87岁,但像一个小精灵一样。

前两天我去英国演出,也去拜访了她。她说她人生中第一次结婚是从英国嫁到美国,她婆婆因为她没有钱所以承办了整场婚礼,但拒绝她的任何家人朋友来参加这场婚礼。因此整场婚礼上她的家人朋友只有她自己。我当时一听觉得很难过,我说怎么可以这样对你?

她说,"那时我也不知道别人不可以这样对我,没办法。不过,她已经去世了。"当时我就觉得"天呐",很神奇。好像一个人死了之后,事情真的都烟消云散了。

当她跟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人的身上只要有幽默气质,不管在舞台上还是生活里,她都会像一个亮亮的小灯球一样。所以对我影响深的两个人,一个是Ellen,一个是Lora(汤包的奶奶)。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英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米兰达?你们一定要去看。这个剧,包括它的主创团队都是非常优秀的喜剧创作者。这部喜剧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它也是我最为欣赏,最接近我对于喜剧本质理解的作品。在我看来,幽默是在失败和无聊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这部剧的主角在主流价值观里一点都不成功。35岁,单身,和妈妈住一起,开了一个店,也没有什么钱。她们就一起生活在这种在外人看来很失败的生活里。但是这部剧真的很好笑,它的幽默不通过贬低弱势群体,也不通过任何低俗、肮脏、下流的手段逗你笑。

当感觉一个人可笑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主角可怜,你只会觉得这个人她真是让我快乐啊。看到这样的剧我非常感动,这是我所欣赏的喜剧。

我也推荐一下黄阿丽(Ali Wong)和泰勒汤姆林森(Taylor Tomlinson)的专场,在bilibili上可以搜索观看。前几年封控在家的时候我特别难受,快乐不起来,我就靠看专场度过了一段时间。

提问环节

Q1:我想问一下,自卑的时刻你们有过吗?是怎么从自卑过渡到自信的?

当然有过。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我大概是因为什么样子的事情自卑过。可以说这个世上女性能自卑的事百分之八九十我都经历过——容貌、身材、运动能力、经济水平、知识,还有社交的开放性,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了。

不过,我觉得自卑也给我打开了很多扇窗,让我把本来可以过得很快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好像延长了我的生命。

每个自卑的人之所以能从自卑到自信,是因为她在自己自卑的每个点上都经过了学习和突破,至少是进行了一种思考或一种调整。

所以我能从自卑过渡到自信可能不是因为工作能力强,或者说我这个人特别聪明,而是因为我至少拥有了某种能力,让我明白这些能力也足够我活下去了,那自卑是没有必要的了,所以我才会平静,这种平静也是一种自信。

我最近一次自卑是因为阅读量,因为我最近没怎么好好看书,看书也是为了写段子。但阅读量这个东西是没法骗人的。如果长期不阅读,自己会产生巨大的匮乏感。

可能我克服了容貌焦虑,或者是大拇指外翻这些类似的自卑,但是我觉得阅读量自卑这个方面我还是无法克服,很难自欺欺人。所以我非常敬重那些把很多时间花来看书的人,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不过自卑也很正常,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新的自卑出现,我们也不一定都能克服,反正我还没有克服。如果大家能克服,恭喜你。没克服也没关系,我与你同在。

我发现别人读了很多书的时候,我不会自卑,我会觉得很开心。我觉得"天呐,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在大量阅读,太好了!"

我之前也自卑自己的阅读量。作为一个编辑,身边阅读量大的人太多了。我最近有一个感受是,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世界上有哪些书,是讲什么的,你也不用马上去看。如果之后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内突然很想了解某个问题,这时候你就会去找那本书。

以前我囤积了大量女性主义的著作在我家的书架上,但是我几乎没有打开过,我有时候会有点愧疚,会觉得我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女性主义者。

去年我在约会中经历了一次性骚扰,我突然间对"了解性骚扰"这件事情有了更强烈的需求。我开始读关于性骚扰的书,那时候我发现那些知识真的对我有效,我深深地被它吸引。这时阅读就不再是一让人产生压力的事。所以不想读的时候可以不读。

刚刚鸭绒说"世界上有很好的人,我也不羡慕他们,我为他们开心"。我发现我遇到特别自信的人,我会很自卑,因为我会觉得我永远都不可能那样。

去年奥运会的时候,人物出了一期采访倪夏联的文章,标题叫《倪夏莲阿姨,你为何如此快乐?》,我看的时候又羡慕又紧张,我觉得我这辈子不可能那么快乐。

后来我听了一期倪夏莲的播客,她说她在训练过程中是非常严肃的,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全是快乐,我就慢慢地放松下来。其实不自信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不用追求某种主流对于自信的定义。

每一个人卸完妆之后,真实的生活里都是鼻青脸肿、蓬头垢面。你现在能过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你是竭尽全力才走到现在的。所以不要羡慕别人,把握住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生活。

Q2:我很喜欢几位的对话,我有个关于焦虑的问题。我觉得我老婆的状态跟小鹿很像,明明已经很优秀了,但是还会经常陷入到"我更优秀"的焦虑当中,我作为丈夫也想帮她摆脱这种困境,但可能我的方法用尽了也不足以抚平她的焦虑,所以想问问大家的建议。

小鹿

可以。但我觉得如果你老婆真的是那么焦虑的话,其实没有任何人帮得了。这是真的,因为别人也帮不了我的焦虑。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你好,焦虑分子!》,推荐一下。我觉得那本书的帮助是什么呢?你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那么怪的怪胎,有很多人跟你一样,我们都可以被归类为某一种焦虑。比如说我这个是创作型焦虑者,你是什么什么型焦虑者。哪怕我找到了问题,却依然无法解决。

我觉得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怪胎,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你要意识到,你的痛苦并不特别,很普通也很俗气。当你实在无法掌握自己的焦虑情绪了,你再去找找咨询师。

说到伴侣,我觉得伴侣的作用就是陪在旁边,对方需要你,问你问题的时候,伴侣给积极正向的回答。但是对方的课题依旧是对方的课题,你解决不了,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你爱她便是。

我觉得作为伴侣,可能对方工作上的事情帮助得比较少,但如果是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多做一些,这样对方至少有一部分事情可以少操心一点,多做事少说话。

我觉得焦虑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你要允许自己待在那个状态当中,所以也要允许伴侣待在那个状态当中。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个阶段一定是跟焦虑好好相处,充分地去感受什么是焦虑,它到底有哪些小的细节,而不是可能在第一时间就拒绝它的存在。

Q3:我之前没读过海豹的书,今天听完分享被疯狂种草。之前海豹有提到"将瓶颈期视为积极阶段"的观点,我觉得很好。我想问,你是一直有这种淡人的平静状态,还是也经历过较大的情绪波动,才慢慢走向平静?以及在这个阶段当中,你有做过什么来让自己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我25岁经历过一些非常波动和自卑的阶段。那年我还在意大利,处于一个高强度的迷茫状态。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画了好多画。

后面虽然也有迷茫、焦虑、混乱,但都比不上那一年。因为我迷茫、焦虑和混乱的阈值,被调得很高。但之后我哪怕在这个状态,还可以分散出一些精力去做别的事,毕竟已经见过了"大风大浪"。

第二个问题是问做什么可以让自己更平静,对不对?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你可以做一些自己从来不会想去做的,特别困难的事情。对我来说这件事情是攀岩。

我觉得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已经做得够不好了,但当我攀岩后,我发现原来攀岩这件事情才是我最不擅长的。和攀岩相比,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现得就还不错。

我把自己所有的复杂、焦虑、混乱和自我怀疑,彻底交给攀岩,攀岩也没有辜负我,它证明我做得的确非常差。所以我当你怀疑自己某方面是不是很差,你去做另一件更困难的事,会发现"诶!的确很差。"这是一种心理安慰,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别的色彩。

你在做很困难的事情时,会产生超级多可以焦虑的部分,比如力量不行,柔韧不行,方向感也不行,容易受伤,进步还特别慢。但你一旦回到你的现实生活里,你会发现你之前焦虑的那些部分变得很小。这是一种焦虑分散战略。

做一些让自己真的超级焦虑的事,反而是可以让自己平静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你可以做一些主流方向的平静的事,来让你平静。

时间有限,不能再有更多提问了。谢谢大家的到来,谢谢standby,谢谢小鹿、鸭绒,谢谢海豹,祝大家都可以度过普通但很开心的生活。

更多情报

「爱是海豹的形状」海豹王XX的个人展览于3月29日到6月8日在pidan Gallery免费开放,展览地址在: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165号(从草丛内小径进入),想先云看展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

海豹(小红书@海豹王XX)5月11日会在厦门跟张春老师做一场活动,还会在北京跟六层楼、Alexwood做一场活动,如果大家不一定能去现场,可以关注海豹的公众号(海豹和小章鱼),后续都会有文字回顾。

/

小鹿在standby的演出到了第60场,还有兴趣观看的朋友可以关注她的账号(微博@好笑那个小鹿;小红书@脱口秀演员小鹿)。

鸭绒(微博@出土豆泥而不染的西兰花)在5月1日正式开始新专场了,演出信息会在「三好姐妹Comedy」的公众号和小红书发布,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鹿 阅读 创始人 沙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