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海车展:上汽变身 " 科技潮牌 ",重新定义汽车产业规则。
前方 2567 字符 需 6 分钟共享
2025 年上海车展,反复被上汽集团「懂车更懂你」刷屏时,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被贴上 " 传统老厂 " 标签的上汽,居然成了最懂年轻人的 " 科技潮牌 "。从 " 技术内卷 " 到 " 生态平权 ",TA 用一场发布会告诉世界:中国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这次由我们定义!
当全球车企还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迷雾中摸索时,上汽集团早已看清——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已从 " 产品内卷 " 转向 " 生态话语权 " 的终极博弈。这场转型的底层逻辑,既源于生存压力,更来自对行业未来的野心。而 " 平权科技 " 的本质,则是上汽以 " 技术普惠 + 生态开放 " 重构行业价值链条——让中国从全球汽车的" 制造车间 " 升级为 " 创新策源地 ",而这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品牌焕新:把汽车玩成 " 科技盲盒 "
年轻人直呼真香!
当别家车企还在吹 " 百万级激光雷达 " 时,上汽直接掀桌——这届上海车展上,每个子品牌新车发布会,都像 " 开盲盒 ",一拆开都是隐藏王炸款。
盲盒一,必属拿到国民车 " 逆袭剧本 " 的荣威品牌。过去提起荣威,满脑子都是省油、耐造、能装货 " 性价比三件套 "。但这次,它以 "in China for China" 为内核,彻底颠覆套路:字母标 SUV 化身 " 打工人救星 ",L2+ 智驾辅助系统开启早高峰 " 代驾模式 ", 15 万开出 30 万排面;聚焦精选系列 AI 汽车的 R 标直接化身" 国货之光 ",隐藏式门把手 + 无框车门,开去约会直接被妹子当成 30 万级轿跑,副驾拍照发朋友圈的姿势都变高级了!还有狮标共三步走。谁说国民车不能当网红?性价比和逼格,荣威全都要!
盲盒二,则是在欧洲市场杀疯的 " 技术卷王 " —— MG 品牌。无论是在挪威 -30 ℃雪地里续航达成率 85%,让欧洲网友破大防的 MG4 EV;还是敞篷跑车配上赛博朋克涂装,让英国 Z 世代秒懂 " 中国狠活 " 的 Cyberster …… MG 品牌的 China for globe,不仅要做年轻人的 dream car,更是中国品牌" 技术信仰 "的智领风尚。
高端智能电动领军者的智己,及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SAIC 尚界 ",则把豪车溢价撕个粉碎。据了解,SAIC 尚界首款车型将瞄准 20 万级主流市场,上汽集团在智能制造、纵向产业链体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将为其打造双重技术护城河,实现双向赋能。
总体而言,当别家还在卷参数时,上汽面对「既要又要还要」的年轻人,直接甩出" 安全安心、丰富智趣、更加懂你、极致颜值 "四大价值坐标,把 Z 世代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早高峰被外卖小哥包围、新手司机倒车手抖?上汽 L4 级智驾、星云 3.0 系统百万公里零事故战绩的「安全安心」" 赛博保镖 " 已上线;露营只会带泡面、车内等人干瞪眼?上汽五菱缤果露营模式、智己 L7 会议模式等「丰富智趣」神操作,把车玩成 " 百变工具箱 ",一车解锁 N 种生活场景,让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年轻人的 " 第三空间 ";对象不懂你的 emo?车比你更懂!生物识别情绪系统、香氛氛围 CP 等上汽黑科技「更加懂你」—— 你的 emo、焦虑、小确幸,车都接得住;不想为设计溢价买单,但又怕被说 " 土狗 "?上汽荣威 R 标无框车门、MG Cyberster 赛博朋克等「极致颜值」给出答案。不用咬牙上 BBA,也能做朋友圈最靓的仔!
这些曾经百万豪车才敢玩的配置,上汽直接 " 技术下沉 " 到 10 万级车型。年轻人终于不用在 " 要面子 " 和 " 要里子 " 之间做选择——上汽的 " 平权科技 ",让科技普惠成了基本操作。
Glocal 战略:中国智造出海
玩的就是 " 文化反向输出 "!
而我们反观上汽的全球化 3.0 阶段—— "Glocal 战略 ",本质上,则是以中国产业链优势为底座,以本土化生态为触手,重构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一次深刻变革。作为中国出海车企的标杆,MG 品牌已累计销售超 500 万辆,在 20 余国跻身销量 TOP10,其成功密码在于" 全球视野 "与" 本土匠心 "的辩证统一。
首选是技术本地化。针对挪威极寒环境定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让 MG4 EV 在 -30 ℃仍保持 85% 续航,连续 6 个月蝉联当地销冠;中东版荣威 iMAX8 的 " 移动会客厅 " 模式,则凭借 5G 视频会议系统成为迪拜皇室用车。
其次是品牌本土化。在英国提出 "Get More"、在泰国强调 "Passion Drives"、在中东主张 "Beyond Expectation",MG 以差异化主张精准触达海外用户情感需求,实现从 " 产品适配 " 到 " 文化共鸣 " 的跃升;
当然,还有重要的生态输出。依托上汽的智能底盘、800V 半固态电池、L4 级自动驾驶等技术储备,联合华为鸿蒙生态、Oppo 智能终端等跨界伙伴,上汽正将中国智能汽车的全产业链能力打包为 " 标准化解决方案 ",向全球输出" 技术 + 生态 "双体系。
用中国技术打底,用在地化文化上分!在上汽看来,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把中国车塞给全世界,而是让中国车在英国活成 " 性价比路虎 ",在泰国变成 " 电动版本田 ",在中东化身 " 科技版埃尔法 "。当老外开始为 " 中国设计 " 买单时,这场文化反向输出才算真正玩明白了——以规模效应降低全球化成本,以生态整合抵御地缘风险,最终将中国从 " 世界工厂 " 升级为 " 创新策源地 " ……这一战略的深层价值,让它堪称教科书级 " 高端操作 "。
行业启示:当上汽开始 " 定义生态 "
传统车企慌不慌?
不仅如此,这届上海车展,上汽最狠的还不是技术,而是重新发明了汽车行业的 " 生存法则 "。
和华为 " 神仙联动 ",让 20 万级 SAIC 尚界用上鸿蒙座舱,直接把智能汽车拖入 " 手机生态战 ";拉着 OPPO 玩跨界,把车变成 " 能跑的手机 " ——以后车里刷抖音、打王者可能比家里还爽;最绝的是 " 不设技术围墙 " 的生态宣言,就像宣告:" 别卷单科成绩了,这次咱们比谁能组最强朋友圈!"
未来的车圈顶流,一定是 " 生态型玩家 "。上汽用行动证明:当特斯拉还在秀单机性能,中国车企已经组团打起了 " 科技副本 "。用中国技术 + 本地化设计,上汽集团的全球反攻,也是这场变革最刺激的地方——以前是我们追着国际标准跑,现在让老外为 "Made in China" 上头。
中国汽车
这次真的支棱起来了!
从浦东的自动驾驶测试场,到挪威的极寒销冠路,上汽用两场发布会完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 " 觉醒时刻 "。技术平权撕碎了豪车溢价套路,10 万的车也能让 BBA 车主酸成柠檬精;生态玩法把汽车变成" 能跑的智能手机 ",年轻人边开车边喊 " 这比打王者还爽 ";Glocal 战略更是暴击灵魂——让欧洲人为中国技术买单,中东土豪为 " 移动会客厅 " 上头,这才是最硬核的文化输出!
而上汽的转型绝非孤例,更是中国汽车工业集体跃迁的缩影,是从 " 跟随者 " 到 " 定义者 "的升维。这场升维革命,中国汽车终于拿到了定义未来的门票。上海车展上 " 转型蜕变 " 的上汽集团各展台,也不仅是科技秀场,更是中国第一家百年车企向智电时代转型突围的宣言书——上汽," 懂车更懂你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