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言
可能很多人渐渐感觉到,相比几年前,自己可以接受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价格了。
前不久,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 百胜中国 ")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扣除外币换算带来的影响,同比增长 2%;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7% 至 3.99 亿美元,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8%。
此外,第一季度,百胜中国同店销售额自 2024 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提升至去年同期水平,并保持了同店交易量连续第九个季度同比增长;餐厅利润率为 18.6%,同比增长 100 个基点,主要得益于食品及包装物、物业租金及其他经营开支的减少。
截图来源于百胜中国官网
可以看出,百胜中国一直在进行门店的调整和优化,并持续对成本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在财报中,百胜中国还提及,为了降低消费门槛,肯德基、必胜客的客单价均有所下调。在一系列举措之下,这个洋快餐巨头实现了业绩的连续增长。
省吃俭用
近年来,餐饮消费整体仍呈疲软态势,市场供给过剩的态势还在持续,众多品牌和门店争夺有限客源。
整体看,即便连锁咖啡和小吃快餐赛道虽有部分品牌保持增长,但也有不少餐饮品牌发展停滞或收缩。
此外,根据上市餐企 2024 年年报,超半数企业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由盈转亏。即使一些没有亏损的餐企,也面临着同店销售额、翻台率等关键指标持续下滑的问题。例如,呷哺呷哺 2024 年同店销售额下降 23.3%,其旗下的凑凑火锅的翻台率从 2023 年的 2 次 / 天降至 2024 年的 1.6 次 / 天。
在此情况下,餐饮企业不得不在门店扩张、产品结构、成本控制等方面下功夫。而百胜中国能在一季度实现利润率等重要经营指标的增长,离不开 " 省吃俭用 " 这一词。
截图来源于企业财报
2025 年一季度,百胜中国总成本及开支净额为 25.82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25.84 亿美元有所下调,其中,食品及包装物开支由去年同期的 8.96 亿美元下调至 8.74 亿美元。在此情况下,公司餐厅开支由去年年同期的 23.01 亿美元下调至 22.81 亿美元。此外,公司管理费用从 1.40 亿美元下降至 1.38 亿美元。
分开看,2025 年一季度,肯德基在食品及包装物开支、物业租金及其他经营开支、管理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期,必胜客的食品及包装物开支、物业租金及其他经营开支、管理费用也在下降。
结果,就是肯德基和必胜客在 2025 年一季度的餐厅利润率分别增长至 19.8% 和 14.4%;经营利润率也增长至 17.2% 和 10.1%。总体看,百胜中国的餐厅利润率和经营利润率也实现增长,分别为 18.6% 和 13.4%。
作为对比,2024 年一季度,百胜中国在食品及包装物开支、物业租金及其他经营开支、薪金及雇员福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公司餐厅开支由此增长至 23.01 亿美元,总成本及开支净额增长至 25.84 亿美元。
受此影响,百胜中国当期的餐厅利润率由 20.3% 下滑至 17.6%;经营利润率也由 14.3% 下降至 12.6%。
可以说,大开大合式的投入,曾经是餐饮业抢占市场,实现盈利的重要前提,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已经不再是标准答案。省吃俭用过日子,保住利润率,已经成为众多餐饮品牌的常态。
以价换量
过去很多年来,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 " 洋快餐 ",价格明显要高出同级别的中餐一头。比如在 2019 年一季度,肯德基的客单价已经达到 39 元,必胜客更是达到 119 元。
虽然在一些海外市场,肯德基的定位是大众餐饮,但当时在国内市场,其实价格并不大众,甚至算得上是高消费。
但这两年来,大家明显感觉到,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价格,已经在大多数人的承受范围了。这既有国内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也与市场和竞争环境变化有关,更是肯德基和必胜客顺应当前情势,以价换量的结果。
就百胜中国旗下的经典双品牌而言,2025 年第一季度,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的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 3%,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 4%,同店销售额与去年持平;必胜客的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 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 17%,同店销售额与去年持平。
而上述数据的增长,显然与当前 " 穷鬼经济 " 当道的情况下,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坚决降价有关。
一季度,肯德基的客单价同比下降 4% 至 40 元,已经接近 2019 年同期的水平。必胜客的客单价的调整程度更大,同比下降 14% 至 78 元,远低于 2019 年的 119 元。在财报中,百胜中国表示,这主要由于其通过拓宽价格区间来扩大目标市场。
虽然一季度百胜中国的营收、利润涨幅均在个位数,但靠着降价,交易量好歹是有了起色,同店销售额也没有和 2024 年一样出现下滑。
实际上,百胜中国的降价策略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2024 年一季度,肯德基、必胜客的客单价分辨同比下滑 6% 和 12%。当期,肯德基客单价为 42 元,必胜客客单价为 90 元。
可以说,为了尽可能地满足顾客需求并吸引潜在顾客,早在去年开始,肯德基和必胜客就已经不断在产品、场景、价格等方面灵活调整。
挑战将至
价格战下,百胜中国营收的增长动力来自门店拓展。
一季度,肯德基门店净新增 295 家,其中净新增加盟店 122 家,占比为 41%,期末肯德基门店数达到 11943 家。必胜客在一季度净新增 45 家门店,加盟店净新增 15 家,占比为 33%,期末门店数 3769 家。
截图来源于公司财报
整体看,2025 年一季度,百胜中国合计净新增 247 家门店,加盟店净新增 62 家,期末集团门店总数达到 16642 家。对于 2025 年全年,百胜中国计划净新增 1600-1800 家门店。
门店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长显而易见。财报显示,2025 年一季度,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百胜中国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 2%。百胜中国称,该增长主要得益于 4% 的净新增门店贡献,部分被 2025 年较 2024 年少一个营业日(2024 年为闰年)而抵销。
通过持续降价、扩大消费人群范围等举措,百胜中国算是保住了同店销售额,并推动交易量的上涨。而门店的扩张,则成为其扩大营收规模的基础。
过去几年,通过推广加盟模式,并在下沉市场布局门店,百胜中国,特别是肯德基的门店规模迅速增长。不过,在市场天花板渐进的情况下,百胜中国还能够依靠上述举措实现业绩增长,还是未知数。
比如,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百胜中国的门店增长速度明显变缓。2024 年一季度,百胜中国合计净新增 378 家门店,期末集团门店总数达到 15022 家。
而竞争对手也在加速市场布局。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麦当劳中国共有餐厅 6820 家,2024 年增加了 917 家。麦当劳方面透露,2025 年,其将在中国新开约 1000 家餐厅,也就是平均一天开设近 3 家新店。
麦当劳线下门店
另外根据官方消息,到 2028 年,麦当劳要开出的 1 万家餐厅中,低线城市占据一半的体量。
从消费观念来看,消费者对于洋快餐的祛魅给百胜中国更是带来了额外的增长压力。对于百胜中国来说,如何实现本土化,增强创新能力,也是另一大考验。
在财报中,百胜中国提到,肯德基自 1987 年进入中国以来,首次推出了辣味版吮指原味鸡。必胜客则对其经典的超级至尊风味进行了创新,除了超级至尊披萨外,还推出了超至风味汉堡和意面。
另外,肯德基和必胜客之间似乎也不再划分明确的产品边界。比如自去年开始,部分肯德基和必胜客门店分别上线了汉堡和披萨等产品。
但这样的变化还不够。随着各个餐饮品牌纷纷祭出 " 降价 " 打法,其目标消费群体必然会被拓宽至相同范围,肯德基和必胜客面临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单单是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龙头,还有一众中式餐饮品牌。
如何在鱼群更密集的水池里取食,是所有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