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1号 05-07
三部国产电影,包揽国际电影节「冠亚季」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 号出海 · 第 81 篇

去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好东西》,在刚落幕的意大利远东电影节拿下「金桑葚奖」。再一次说明:全球观众正在为真实、复杂、不讨好的女性角色买单。这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女性电影,出海后依旧高光,靠的不是「议题感」,而是扎扎实实地讲好了两个不完美女人的故事。从《82 年生的金智英》到《好东西》,属于亚洲女性的真实声音,正逐渐构建起全球观众的情感共识。这一次,我们不谈大女主、不谈逆袭,而是认真看看:女性故事的「平凡感」,为何能打动全球观众?

在刚刚落幕的第 27 届意大利远东电影节上,由邵艺辉执导、宋佳与钟楚曦主演的《好东西》(Her Story)荣获观众票选的最高奖项「金桑葚奖」(Golden Mulberry Audience Award),这也是该电影节的最高荣誉。该片讲述两位生活境遇、性格迥异的女性,因成为邻居而建立起深厚友情的故事,在国内收获近 7 亿的票房。

此外,由导演陈茂贤掌镜的中国香港电影《破 · 地狱》》获得第二名「银桑葚奖」,同时也是港片历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尹丽川导演的《出走的决心》获得第三名「水晶桑葚奖」,聚焦了一位中年女性计划逃离家庭的自我救赎之旅。此次评奖中,前 3 名均由华语影片包揽,实现了本届远东电影节华语作品的「冠亚季」三吃。

时隔半年,《好东西》斩获国际大奖、重回观众视野,这不仅是对「女性议题」的简单致敬,而是国际观众对一种更真实、更复杂女性角色的集体肯定。

一、为什么是《好东西》?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它并不「迎合」。没有完美人设,没有爽感滤镜,甚至连「成长线」都走得异常缓慢。但正是这种「不讨好」的节奏与质感,精准回应了当下主流叙事的「疲劳感」。

女性不再只是在爱情中找自我、在婚姻中谋自由,她们开始在平凡生活的缝隙里审视自我、靠近彼此。

片中两位女性角色身份落差极大,却共同经历了一场「非英雄化」的情感冒险,而这种冒险正是现代女性生活中最常见、最被忽略的部分。

从《82 年生的金智英》《女性瘾者》到《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呈现的不是「女主角」,而是「有困境的普通女人」。而这种「非爽感型叙事」正好填补了主流市场的一块巨大空白。

想要逃离家庭的苏敏阿姨通过自驾找回自己,成为《出走的决心》故事原型。

二、「她」为什么能走出去?

从数据层面看,2023-2025 年间,Netflix、HBO Max、Disney+ 上女性主导内容数量增长超过 38%,但其中真正由女性导演、编剧主导、非爱情主线驱动的剧集比例仍低于 20%。换句话说,市场已在扩容,但优质女性叙事依旧稀缺。FEFF 之所以青睐《好东西》,背后是全球流媒体对差异化内容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人类情绪共通点的女性故事。

相比很多以「大女主爽感」包装议题的作品,《好东西》的成功出海说明:内容能不能「出海」,不是靠议题有多敏感,而是看故事是否真实、是否动人。即便脱离了中国本土语境,它依旧能打动意大利观众,这正说明它触及的是「人类通感」。

回头看国内的女性内容生态,从《欢乐颂》《三十而已》到近期热播剧《蛮好的人生》,我们能看到屏幕里女性角色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对于「女性复杂性」的忽略。角色要么被塑造成理想化的独立典范,陷于「大女主」光环假象;要么在反抗家庭和情感,最终沦为两极化叙事。

内容行业最该关注的,不是「讲不讲女性」,而是「怎么讲」。不是「讲得激烈」才叫有表达,而是「讲得具体」才有穿透力。《好东西》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没有宏大命题,没有煽动情绪,却在「邻里之间的女性相处」中暗藏社会结构的深层张力;它不站队,但它深刻。

当观众对模板化爽剧产生审美疲劳,这部片子走向国际,或许正给内容行业提了个醒:女性内容的关键,不在「美」,在「敢」;「她」或许不是讨喜的,但「她」一定是忠于自己的。

译者|彦舟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hollywoodreporter

原文作者|Abid Rahman

原文发布日|2025.05.03/ 周六

《主编浅度》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钟楚曦 导演 意大利 高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