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4 月 29 日晚间,孚能科技(688567.SH)公布了 2024 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两份报告均显示,孚能科技业绩呈现向好趋势,净利润亏损额同比 2023 年和 2024 年一季度均明显收窄。2024 年,孚能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称 " 经营性现金流 ")同比增加 36.86%。
财报显示,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16.80 亿元,同比下降 28.94%;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 18.68 亿元变为亏损 3.32 亿元,亏损额大幅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 17.41 亿元变为亏损 3.66 亿元,亏损额大幅减少。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23.25 亿元,同比下降 20.48%;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 6,480.52 万元。
在公司基本面向好发展的同时,国资入股也让孚能科技再度焕发生机。今年 4 月,2024 年世界 500 强企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广州工控 ")及其一致行动人正式完成孚能科技股份协议转让的过户登记手续,过户完成后,广州工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有效表决权为公司总股本的 16.1550%。从 " 技术潜力 " 到 " 战略协同 " 的资本选择,不仅为孚能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更折射出广州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前瞻战略布局造势。
" 四轮驱动 " 净利润回升
在年报中,孚能科技对营业收入下降做出了解释,主要系上游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等价格同比下降较多,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以及本年度公司优化客户结构,战略倾斜海外客户,使得产品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公司 2024 年度虽然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亏损均大幅收窄。
针对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孚能科技做了进一步解释,并总结了四方面原因:一是,推动制造精益化管理的提升,在对各生产环节实施有效降本增效的同时加强库存管理,促使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推行降本增效措施,期间费用得到整体下降;三是,有效降低存货规模,缩短存货周期,资产减值减少;四是,合资公司 Siro 产能爬坡完成,投资损失减少。
资料显示,Siro 是孚能科技位于土耳其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动力锂离子电池,孚能科技持有股权比例为 50%。2024 年 Siro 的 6GWh 产能爬坡基本完成,且孚能科技派驻了专业团队前往 Siro,提供降本增效的支持,从原材料、制费、运费等维度同时降本,从而助力 Siro 实现整体降本,带来投资亏损大幅减少。
一般来说,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核心业务的 " 造血 " 能力,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与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支付债务、扩大生产、应对风险等更有保障,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从财务报表可以看到,截至 2024 年底,孚能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 36.86%。孚能科技表示主要系 2024 年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客户前期货款的回款情况改善所致。财报显示,2024 年孚能科技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和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为 27.03 亿和 27.18 亿元,较 2023 年 36.64 亿元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和 35.99 亿元的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下降 26.23% 和下降 24.48%。
对于 2025 年一季度亏损幅度缩窄,孚能科技也总结了三方面原因,第一,公司出货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带来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第二,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持续进行,使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下降;第三,欧元汇率变动带来公司汇兑收益较上年上升,致使财务费用下降;以上,综合使得公司亏损缩窄。
潜心技术钻研吸引国资入局
作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是国内三元软包锂电池量产先行者,孚能科技尽管遭遇了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和短期盈利挑战,但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始终屹立于行业潮头。
2024 年,孚能科技在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储能电池产品开发、高性能 LMFP 电池开发、超级快充 LFP 电池开发、长循环高载量硅负极电池开发、钠离子电池开发、固态 / 半固态电池开发等 7 大领域均获得重大研发阶段性成果。其中,已经量产的面向客户应用的 SPS 系统及电芯在系统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倍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样已经量产的二轮车标准电池系统在产品技术及成本指标方面也领先行业水平。
此外,孚能科技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软包路线,研发与制造经验丰富,连续多年稳居软包电池出货量国内第一。孚能科技认为,固态电池是锂电池产业的终极技术路线,而软包将是固态电池的最佳封装形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软包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轻量化等优势。公司将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推动 SPS 产品项目定点的交付,并加大 SPS 产品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
近期动力电池 " 新国标 " 也备受关注。今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场被称作 " 史上最严动力电池新国标 " 的变革,以 " 不起火、不爆炸 " 为铁律,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从 " 被动预警 " 推向 " 主动防御 "。
但电池 " 新国标 " 对长期潜心研究动力电池技术、坚持安全至上原则的孚能科技来说,这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孚能科技表示,公司从产品设计之初便考虑了比国标更严苛的安全性要求,目前全体系产品可满足热失控后 24 小时不起火、不爆炸,已提前超额满足 2025 版新国标的要求。新国标的实施将为孚能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加速获取市场份额。
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 2025 年量产,第三代半固态电池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孚能科技表示,公司在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全固态电池将率先应用于高端性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长期以来的技术钻研与精准的战略眼光不断加固着其市场领军地位。正因如此,使孚能科技成为国资平台竞相投资的新能源企业,今年 4 月刚刚完成过户的广州工控便是其中之一。广州工控作为 2024 年世界 500 强企业,聚焦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 3 大主业板块,其入主孚能科技的战略动作,有利于推动形成广州 " 整车 + 零部件 " 互融共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低空电池市场和汽车 " 整车 + 零部件 " 产业链,广州工控都可以对孚能科技进行赋能。作为国内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广州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孚能科技利用广州工控等本地国资更容易深度融入当地 eVTOL 产业链,加速技术的迭代更新与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
另外,广州拥有广汽、小鹏等本地车企,联动广州工控旗下天海电子、万力轮胎等零部件企业,在广州国资的加持下,产业链协同效应将更加有优势,更加有利于孚能科技构建覆盖海内外整车客户的生态网络,也为孚能科技市场渗透提供系统性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