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05-08
蓝宝石 极地RX 9070 GRE 12G显卡首测 主流2K 战未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ZOL 中关村在线原创评测】不久前 AMD 刚刚发布了 RX 9000 系列的两张 9070 系列显卡,这次 AMD 再次带来了一张 RX 9070 GRE 显卡。本次评测的产品为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显卡。

"GRE" 这个后缀熟悉 A 卡的朋友并不陌生,其全称为 "Golden Rabbit Edition" ( 金兔版 ) ,初代 GRE 显卡源于 2023 年兔年,是 AMD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别版本。虽然兔年已过,但这个特别版的后缀形式却保留了下来。

在开始测试前,先简单概括一下这张 RX 9070 GRE 的性能,它稍弱于 RTX 5070,并大大强于 RTX 5060 Ti 16GB。对比自家这边已发布的两张显卡,稍逊色于 RX 9070。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的外观。

1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概览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显卡是大家较为熟悉的纯白系列产品,该系列可以说 " 卡如其名 ",通体不掺一丝杂质。

外包装以 PURE 的系列 logo,和极地系列的机器人作为主视觉,主色调为纯白与黑色,辅以紫色为点缀。

另外这个机器人的风格其实相当怀旧,如果大家早期有逛电脑城的经历,那么应该见到过许多类似的风格包装。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显卡在与包装的对比中能够看出,卡身整体为 " 雪白色 ",质感更强。尺寸为 320×120.25×61.6mm,采用三风扇全尺寸设计,占用 3 槽空间。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采用了一体式框架设计,通过导风罩和背板的多点结合,形成坚固的箱体结构。

可为显卡内部组件提供保护,降低搬运或安装过程中损坏的风险。中间夹层的刚性框架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和强度,使显卡能抵抗意外冲击或压力,确保 GPU、内存和显存等精密元件安全。

内部一体式散热模组,为显卡所有的核心元件提供高效的散热。这种设计确保散热模组与 GPU、显存和 MOS 管直接接触,实现了均匀的热调节。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内部的优化复合热管,在考虑散热效能的同时也保持产品使用寿命,可为显卡迅速带走热量,其超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有效避免显卡长年使用所造成的散热性能下降。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采用 2 大 1 小的 3 个 7 叶飞翼轴流风扇,搭配双滚珠轴承结构,可高效散热并延长风扇使用寿命。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显卡背部采用一体式金属背板,可保护 PCB 的同时加强散热,尾部有大面积镂空部位辅助快速散热。

内部散热上,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采用 5 根优化复合热管及加厚鳍片,贯穿首尾的热管可迅速均匀地将热量分不到整个散热模组。

供电接口上,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依然采用了双 8pin 接口。整卡功耗约为 240W,相比此前测试的 RX 9070 低了 5W 左右,推荐电源为 650W 及以上。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的整卡厚度为 3 槽,视频输出接口采用了 HDMI 2.1b*2+DP 2.1a*2 的设计,可实现高达 8K 144Hz 的超高分辨率和刷新率,具有 12 位 HDR 和全 REC 2020 色彩空间。

显卡侧面采用了一块蓝宝灵动岛 RGB 光效系统,上机后默认开启 RGB 灯效,通过 TRIXX 调节光效功能,可自定义灯光颜色,强度和模式。同时还支持外部模式,通过 5V 3PIN 连接线可以与整机 RGB 光效联动。

2 测试平台简介

本次的测试平台我们选择了 AMD R9 9950X3D,主板为蓝宝石 PURE 极地 B650M WIFI 主板。(本次所有测试数据均为开启 SAM 后所得)

蓝宝石 PURE 极地 B650M WIFI 是一款性价比极高而且功能全面的 B650 主板。这款主板用料出色,能让 AMD 锐龙 9 9950X3D 跑满全部性能,支持内存超频 DDR5 8000MT/s,上限不低,可以满足追求高标准玩家的需求。同时这款主板兼具基准的拓展能力,I/O 区域配备 8 个 USB 接口,并且板载 2 组 M.2 插槽,支持 PCIe 5.0,高速存储也不是瓶颈。而且蓝宝石注重细节设计,内存、显卡插槽采用金属加固,并提供 SSD 快拆按钮,装机稳定易于操作。

规格方面,RX 9070 GRE 拥有 3072 个流处理器,此前的 RX 9070 为 3584 个,采用 RDNA4 架构,Navi 48 核心,拥有 12GB GDDR6 显存,显存位宽为 192 bit,带宽为 432 GB/s。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的 Boost 频率为 2920MHz(标频 2790MHz),有较大提升。

3 理论性能测试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 DX11 理论性能的 3DMARKFS 套装:FS,FSE,FSU 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 1080P、2K、4K 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在针对显卡 DX11 性能的 3DMARKFS 套装测试中,共有 3 款显卡进行对比,除了本次评测的产品还有基础型号 RX 9070 以及 N 卡的 RTX 5070。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的三种分辨率差距分别为 1%/8%/7%,综合差距为 5% 左右。

而在针对 DX12 环境下的 Time Spy 和 Time Spy Extreme 测试中: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的成绩有来有回,基本持平,差距与领先均不超过 2%。

PortRoyal 是 3DMARK 中专门针对光追性能的测试项,光线追踪本是 AMD 的弱势项,不过在使用 RDNA 4 架构的 RX 9000 系显卡中,光追性能大大提升,甚至能与 N 卡掰掰手腕。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的差距为 4% 左右;

Speed Way 测试是 3DMARK 最新更新的用于测试 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显卡基准测试。这项测试结合了实时光线追踪和传统渲染技术来测量显卡性能。场景含有光线追踪反射、实时全局光照、网格着色器、体积照明、粒子和后处理效果。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的差距为 27% 左右;

在 3DMARK 的 FSR 测试中,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游戏帧数表现,可以看到在开启 FSR 2 的时候,这张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显卡可在 2K 分辨率下以百帧以上的帧率流畅运行。

4 游戏 /FSR 测试

在游戏测试中,由于目前大部分 3A 游戏都会带有 FSR 或 DLSS,所以在对比过程中 A 卡和 N 卡均开启自家的超分技术,并设置为相同挡位。

《无主之地 3》作为老牌 3A 游戏,非常能代表显卡之间的光栅化水平差距。并且该游戏无任何 DLSS/FSR 加持,跑分更纯粹。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在不同分辨率下表现也有所区别,1080p 领先 9 帧左右;2K 分辨率相同,而 4K 分辨率则相差 2 帧。但总的来说,RX 9070 GRE 与 RTX 5070 算是伯仲之间。

在《刺客信条:幻景》的测试中,我们关闭默认开启的自适应帧率,并打开 FSR 2 质量模式测试(N 卡则开启 DLSS 2 质量模式)。

这款游戏的整体分数差距与理论测试较为相似,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与 RTX 5070 的综合差距在 2% 左右。

《地平线 5》是显卡测试常客,凭借极其出色的优化,大部分玩家都能够享受到极致且高帧的游戏环境。

在测试中 N 卡开启 DLSS 2;A 卡开启 FSR 2 进行跑分测试,挡位均为最佳质量。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相较 RTX 5070 的综合差距约为 18% 左右。

本次我们还测试了最新的《怪物猎人:荒野》benchmark 跑分,不过由于目前游戏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帧数会比 benchmark 更低,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测试直接开启 FSR 3 帧生成功能,可以看到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2K 分辨率下,开启光追后依然能有 121 帧的成绩,虽然怪猎荒野的光追效果不多,但可见的是 AMD 本代在光追计算方面的加强,反馈非常明显。

在 4K 分辨率下由于显存占用接近饱和,所以光追开关分数并没有明显差别。

在《赛博朋克 2077》中,测试分为【超级】画质与【光追超级】画质,固定 FSR 质量挡位。可以看到在开启 FSR 3 帧生成后,帧数有着质的飞跃,几乎达到 FSR 2 的 2 倍。

而且可喜的是,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2K 分辨率【光追超级】画质中,也有 135 帧的成绩。新架构所带来的提升显而易见。

近来大火的《燕云十六声》我们同样进行了测试,画质默认最高。但在该游戏中 FSR 并没有明确档位。所以我们尝试了不同缩放下的帧数情况。

可以看到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FSR 150 和 FSR 100 的缩放区间帧数完全相同,该区间内的调节对游戏分辨率并无影响。

目前这款游戏似乎优化尚存在问题,由于采用了窗口全屏的模式,4K 分辨率下,部分调节区间并无帧数变化。

针对不同档位,我们也进行了实际对比,在 FSR 80 时依然有不错的画质还原度;在 FSR 60 时,角色本身的细节保留较好,但草地有些许锯齿感;而在 FSR 40 时,则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在《黑神话:悟空》中,我们选择直接开启 FSR 3 进行测试,画质为最高的影视级。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2K 分辨率中 FSR 50(性能挡位附近)可达到 118 帧的超流畅水准。并且我们所有设置均为最高的影视级,玩家在享受高帧率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极致的风景。

《漫威争锋》是网易推出的一款 MOBA 类对战免费网游。在这款网游中,也集成了 FSR 2 和 FSR 3。测试分为原生画质档位与 FSR 3,所有画质默认为最高,仅调节 FSR 档位来观察帧数变化。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4K 分辨率下多档位仍能达到百帧以上的成绩,如果追求更极致的效果,2K 分辨率更适合竞技玩家。

在 4K 分辨率下,截至 FSR 性能档位的整体画质表现都非常出色,与原生画质差距较小,在超级性能挡位中角色边缘会有失真现象。

《三角洲行动》是腾讯推出的虚幻 5 射击网游,游戏画面出色,且相对《黑神话》等 3A 游戏,需求的配置又更低。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4K 分辨率中质量模式可达 130 帧以上,不过网游相对 3A 游戏的帧数测试缺乏稳定性,周边玩家多少、地图大小或网络质量,都能影响最终的帧数表现,测试成绩仅供参考。

在 FSR 画质对比中,质量及平衡模式下表现出色,性能模式中远处的字体会稍显模糊,而超级性能几乎完全隐去了远处字体,不推荐适用。

5 温度及功耗测试

在功耗及温度测试中,我们选择 FurMark2 软件进行拷机测试,并采用 GPU-Z 检测温度,功耗仅计算显卡自身。

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1 小时左右的满载拷机中,温度稳定为 54 ℃;热点温度 75 ℃;显存温度 74 ℃;风扇转速 20%(1017 RPM),功耗为 240W。

可以看到由于 GPU 规格缩减,但整体散热方案仍按照 RX 9070 来适配,所以这张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温度控制上极为出色。

6 主流 2K 战未来

本次 AMD 发布的 RX 9070 GRE 通过整体测试来看是一张定位 2K 分辨率;3A 游戏;高帧率 显卡。并且 12GB 的显存,官方基本给出了定位。

另外目前测试版驱动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游戏的帧数与画面不准确。还记得在 RX 7000 系中,经过多次迭代的驱动,让 RX 7900 GRE 性能暴涨 10%,所以相信在后续的更新中,这张显卡仍能发挥出更强劲的性能。

不过截至目前,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 在 2K 分辨率下的表现也已经完全能满足 3A 游戏的流畅需求。

如目前画质天花板的《黑神话:悟空》在 2K 分辨率影视级画质中,开启 FSR 后也能达到百帧以上。

而如果是配置相对亲和的网游,如目前大火的《三角洲行动》,在 2K 分辨率下更能达到 200 帧以上。

除了本次测试的蓝宝石 PURE 极地 RX 9070 GRE 12G D6 OC,蓝宝石还一同发布了 PULSE 脉动 RX 9070 GRE 12G D6 显卡。

相比极地版,脉动采用了双风扇小尺寸设计,该系列脱胎于白金版系列,除了尺寸有所缩减外,价格相对极地版也更低一些,有兴趣的玩家不妨前往官方店铺了解。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蓝宝石 gre amd 机器人 gpu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