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5-08
智洋创新:4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证券、生命资产等多家机构参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4 月 30 日智洋创新(68819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证券杨林、生命资产黄进、西部证券刘荣辉、重阳投资卫书根、平安基金李辻、大成基金于威业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4 年年度主要经营数据?

答:(1)营收及利润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9.71 亿元,同比增长 21.62%;营业利润 5,347.08 万元,同比增长 19.07%;利润总额 5,352.16 万元,同比增长 20.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133.69 万元,同比增长 23.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855.01 万元,同比增长 40.37%。

(2)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总资产 15.21 亿元,同比增长 8.0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8.87 亿元,同比增长 2.04%。

(3)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为 1.11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1.46%。

(4)各领域业务公司在电力领域的业务得到持续稳定增长,水利领域、轨道交通领域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轨道交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9,300.67 万元,同比增长 484.79%,水利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7,267.05 万元,同比增长 47.81%。

(5)期间费用公司持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期间费用收入占比 27.73% 较去年同期的 30.03% 下降 2.30 个百分点。

(6)现金流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315.76 万元,虽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净额高于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稳健。

问:2025 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答: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7 亿元,同比增长 26.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111.92 万元,同比下降 343.20%。其主要原因如下

(1)本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 28.94%,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亏损处置长库龄物料导致其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所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 30.72%,受业务季节性波动影响,本期收入主要为电力行业收入,虽相较于 2024 年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与 2024 年全年电力行业主营业务毛利率 29.88% 持平;

(2)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及新技术研发,期间费用有所增加;

(3)本报告期内,受集团内部未实现收益及税会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得税费用有所增加。

问:公司目前人员情况及未来人员招聘计划?

答: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人数 889 人,其中博士 5 人、硕士 127 人,合计占比 14.85%,本科人数 534 人,占比 60.07%,专科人数 172 人,占比 19.35%;双一流院校人数 77 人,占比 8.66%。研发人员 399 人,研发人员占比 44.88%。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27.07%。2025 年,公司将紧紧围绕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加大对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效率。

问:股权激励情况?

答: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已完成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所有归属事项,2021 年股权激励计划已经结束。同时 2024 年公司完成了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及预留授予的第一期归属,2025 年 4 月公司审议了关于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及预留授予的第二期归属条件达成的议案,本次可归属的股权激励对象共计 44 人,涉及股票 133.65 万股,后续将安排股权激励归属事项。未来公司将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相关激励事项的规划。

问:公司的主要技术体系?

答: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站式 I 平台、大数据及数字孪生平台、智洋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I 智能体(I gent)技术平台、I 终端技术平台、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六大基础技术平台。公司通过算法、软件及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式,实现了物联网连接、多模态数据感知、数字孪生交互、智能分析决策和各行业场景应用。

问:公司研发团队及研发布局情况?

答:公司在济南、淄博、广州、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并以前沿技术发展与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构建起 " 前瞻探索 - 应用创新 " 双循环的集成产品研发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已达 399 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27.07%,公司构建了覆盖济南、淄博、广州、北京的四地协同研发体系,形成跨区域技术联动机制,济南研发中心作为核心研发基地,主导核心战略技术及算法、智能感知终端产品、无人机产品、主站类软件研发;北京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淄博和广州研发中心参与智能感知终端产品、无人机产品的研发。

问:上海子公司成立的原因?

答:公司在上海成立子公司,是基于上海在科技创新及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以便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需要。

问:未来行业的拓展规划?

答:公司始终以 " 人工智能 + 行业 " 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及具身智能技术等技术,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产品技术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包括不限于工业大模型算法的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智能硬件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通过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研发资源倾斜及产学研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强化公司六大基础技术平台能力。

针对各个行业场景,公司将持续深化对于行业场景的理解、需求挖掘和商业化落地,实现人工智能在行业场景下的价值创造。公司将在对已有行业场景应用深化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行业,助力更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外延式发展,公司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 " 数据、算法和算力 " 进行开展,积极寻找潜在的并购标的,以实现数据维度的拓宽、专用算力性能的提升和基础算法的延展,进一步深化公司在人工智能行业的产业布局。

问:公司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方面的能力?

答:基于在不同行业落地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沉淀和行业知识积累,公司拥有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技术方案以适应特定场景的能力,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系统部署,公司提供端到端的 I 解决方案,确保技术落地的高效性与可靠性。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专注于 I 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能够快速吸收最新技术成果并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始终以解决客户痛点为出发点,确保技术落地后为客户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

从通用技术的角度来看,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算法研发、数据处理、工程化能力、技术融合、前沿探索、研发创新以及商业化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不仅支撑了公司早期在电力行业的成功,还为公司在进入新行业如水利、轨道交通及新能源等行业实现技术落地和商业化扩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了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推动更多其他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智洋创新(688191)主营业务: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无人机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 提供面向电力、水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及专业服务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智洋创新 2025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1.37 亿元,同比上升 26.54%;归母净利润 -1111.92 万元,同比下降 343.2%;扣非净利润 -1687.52 万元,同比下降 341.62%;负债率 43.25%,投资收益 121.89 万元,财务费用 -83.78 万元,毛利率 28.94%。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1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1 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1.54 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海通证券 轨道交通 西部证券 重阳投资 大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