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5-08
《流浪地球2》黑科技走出电影?外骨骼机器人赞助商年内推首款消费级产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创板日报》5 月 8 日讯(记者 黄心怡)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傲鲨智能今日宣布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由彬复资本领投,老股东国仪资本加码跟投。

此次融资是傲鲨智能继 2024 年 7 月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敦鸿资产领投)后的又一次资本加持。自 2018 年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完成 5 轮融资,包括明势资本、险峰长青、九合创投、英诺天使等机构。新一轮融资将用于其 " 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 " 产品量产,并推动外骨骼硬件及 AI 技术的融合。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里,主角团队执行 " 移山计划 " 时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出自傲鲨智能。穿上这类设备,主角们能轻而易举地提起比自身重几倍的货箱。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在采访中向《科创板日报》透露,公司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且保持 40%-50% 的年增长率。后续,随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逐步成熟,傲鲨智能将在户外、养老等领域开展探索。

▍外骨骼机器人开启消费级元年

今年以来,外骨骼机器人持续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根据国际研究机构 ABI 的数据,2025 年至 2028 年为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增长阶段,预估 3 年 CAGR 为 47.7%,2028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58 亿美元,至 2030 年,产业将趋于成熟,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68 亿美元。

方正证券表示,随着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如医疗、工业、养老、户外、消费市场的应用需求增加,商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技术上的持续进步,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生机构设计、新材料等技术的融合,使得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显著提升,更加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且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外骨骼机器人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实现更低的单价,预计未来市场空间远超千亿。

目前,傲鲨智能的外骨骼产品线覆盖上肢、腰部、下肢、全身、人形机器人等,其产品已在汽车制造、航空地服、矿山、物流等工业场景落地。

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表示,今年公司将发布第一款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单价降至万元以内,重点探索户外助力和居家养老场景。其多款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已逐步进入试制与量产关键阶段,正与景区、康养机构合作进行测试。

五一期间,福建武夷山、贵州梵净山多个景区引入了登山辅助设备——外骨骼机器人,背后的设备提供方正是傲鲨智能。游客穿上这套设备后,行走时能感到向上托举的力量,让登山更加轻便。

徐振华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需求在海外已被验证。 " 比如德国 Ottobock 旗下的 SuitX 品牌,去年实现了上千万欧元的收入,主要在工业类的搬运、安装制造环节。"

而消费级市场的需求正在持续上升。2024 年的下半年,加拿大户外品牌始祖鸟和谷歌 X 实验室孵化企业 Skip 联合推出一款外骨骼装备系统 MO/GO。当时在一个月内预售了 2.6 万套,那么这套外骨骼当时在一个月预售了 26,000 套的名额,单价在 4500 美金左右。

"外骨骼的技术成熟点可能已经到了。经过前几年工业、医疗等领域迭代之后,业内对于产品的设计、稳定度、软件功能等方面已经有比较明确清晰的路径,所以这两年会发展比较快,各种产品会陆陆续续推出。" 徐振华提到。

傲鲨智能的消费级外骨骼产品正在开展测试,预计售价在 5000 元至 1 万元区间。" 我们会把在工业领域成熟的技术传感器、软件、硬件结构等技术,移植到民用产品上,并进行设计改良,更小型化、轻量化、价格更亲民。" 徐振华称。

不少业内分析指出,随着银发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在助老康养市场迎来发展。徐振华也看好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 在户外登山、徒步等场景里,外骨骼机器人可在爬山过程中减少体能消耗,徒步登山距离变得更远,凭自己的体力加上外骨骼设备就能登顶看更好的风景。在养老、康养领域,外骨骼设备提供老年人日常的生活运动辅助,以及康养类的辅助训练。"

▍小型化、轻量化等技术难点仍需进一步突破

2025 年被认为是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 " 破局 " 之年,但行业面临研发成本高、市场普及度低等盈利难点,需要持续创新来推动行业发展。

重量是影响外骨骼能否量产的重要因素,外骨骼要通过完善结构和升级材料来控制重量,比如通过优化结构减少马达数量,或采用更轻便续航更长的动力电池。

徐振华指出,传统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是基于电机,技术上有待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不少科研机构在探索人工肌肉,让驱动单元能够变得更小。" 未来的外骨骼可能不再是刚性的一一套装置了,而偏向于衣服一样,通过电池收缩效应,让材料产生收缩,这样就有可能把外骨骼做得非常轻巧。"

在软件层面,当前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基于模型和方程来控制运动能力,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引入后将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 通过 AI 训练可以让机器人更好地适应个人的运动习惯,进行更准确的动作识别的动作识别,配合每个人不同的步态,让穿戴者觉得机器人在主动配合。比如登山的过程中,涵盖了各种动作的拟合,像上下坡、上下台阶,累了坐着,或者蹲下捡东西等等,每个人的运动习惯不一样,是最适合 AI 来学习的一种方式。"

目前,傲鲨智能的最新产品已经搭载 AI 大模型训练能力,并开启脑机接口预研,计划推出融合神经信号识别的下一代产品,提升人机协同精准度。

" 未来五年,外骨骼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能力的自然延伸。" 徐振华相信。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外骨骼 机器人 融资 科创板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