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了 2024 年财报与 2025 年一季报,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窗口期,公司仍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 " 成绩单 ",凭借品牌力、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行业地位、业务韧性、股东价值等多重维度的全面进阶。
2024营收 1157.80 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经营现金流创新高
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 伊利 " 早已深深根植于消费者心中并成为无数消费者购物清单中的必选项。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的行业巨头,构建了从液态奶、婴幼儿营养品、成人营养品,到冷饮、酸奶、奶酪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矩阵。
从伊利股份 4 月 29 日披露的 2024 年经营业绩来看,营收、净利润均展现了十足的韧性。
从营收来看,目前唯一营收超千亿的中国乳企,伊利 2024 年度实现营收 1157.8 亿元,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剔除商誉减值后的净利润为 115.39 亿元,同比增长 12.2%。在当前竞争加剧且多变的行业背景下,伊利股份实现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实属不易,充分彰显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市场优势与产品实力。
2025 年第一季度开局,伊利同样交出了一份超预期业绩答卷。其中,一季度营收 330.18 亿元,同比增长 1.35%;扣非归母净利 46.29 亿元,同比增长 24.19%,实现逆势双增,业绩企稳向好。
另外,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费用管控等方面也均有向好表现。2024 年,伊利整体毛利率提升 131 个基点至 34.03%,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经营现金流净额达 217.4 亿元,同比增长 18.86%,并创出新高。在费用端,2024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 23 个基点至 3.86%,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为 16.9%,同比下降 152 个基点。上述核心财务数据的改善表现反映出公司在降本增效、业务增长及现金流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
目前,包括伊利股份在内的 19 家 A 股乳制品上市公司已经悉数披露 2024 年度以及 2025 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从营收、净利润、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等多维度横向对比来看,伊利股份均处于领先优势地位。
多产品线齐发力
新品成重要利润增长点
在伊利稳健发展的背后,是产品端多元发力、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渠道拓展等多重因素的共振。
从业务结构来看,整体表现出 " 液态奶基础盘稳固、其他领域多点开花 "。2024 年,公司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50.03 亿元,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也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296.75 亿元,同比增长 7.53%。此外,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7.21 亿元,稳居市场第一。
奶制品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需求不断向多元化功能需求、品质提升等方向转换。作为行业龙头,伊利股份率先捕捉市场的需求变化与机遇,通过在新产品布局、高附加值产品拓展等方面持续加码,以不断满足消费者健康化、场景化等多元化需求,夺得市场有利先机。
2024 年,公司 " 安慕希 " 常温益生菌酸奶、" 伊利 " 枸杞红枣牛奶、" 优酸乳 " 金装果粒牛奶饮品等新品收入占比达 15.1%,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驱动力。
伊利股份多元化产品持续发力背后,与公司的品牌溢价优势同样紧密相关。凭借市场地位、产品创新、品牌战略、社会责任以及国际影响力等," 伊利 " 品牌价值已经多年蝉联凯度 BrandZ 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全球乳业第一。
此外,公司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立体渠道网络与高效协同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公司在全球拥有 81 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能达 1600 余万吨 / 年。
目前,随着消费端改善预期不断向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利好举措频频出现,叠加育儿补贴、养老服务等需求的带动效应,乳制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伊利股份有望凭借品牌、产品力优势进一步抢占先机,实现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持续拓展。
加码人工智能、大数据
赋能产业链降本增效
当下,新质生产力与乳制品行业正在实现深度绑定。伊利股份注重 AI、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加码布局,通过加快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发展乳业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链降本增效。
在乳制品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研发创新已成为乳制品企业突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穿越产业周期的关键驱动力。长期以来,伊利股份高度注重研发投入,公司 2024 年研发投入 8.7 亿元,同比增长 2.33%。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已连续多年保持在 8 亿元以上,持续高居行业领先水平。
伊利股份研发转化效应明显。当前,公司已在全球布局 15 个研发创新中心,新品研发效率不断提升,研发周期不断缩短。近年来,公司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拓展,不断打破乳业发展中各类 " 卡脖子 " 技术问题。如公司的乳铁蛋白提取技术突破国际技术壁垒,研发 " 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 ",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 10% 提升至 90% 以上,实现国产化生产。再如公司首创高纯度 β - 酪蛋白技术,得率高于国际同类水平 20%,纯度超 80%,为更接近母乳的婴配粉研发奠定基础。
作为最早加速数智化升级的中国乳企,伊利股份目前已实现了由制造向 " 智造 " 的转变。持续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 AI、物联网深度应用体系。
在智能生产端,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牧场与工厂,智慧牧场实现无人化养殖,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在供应链与产品创新方面,公司 AI 技术实现深度渗透,如决策式 AI 赋能供应链优化,生成式 AI 重构产品创新模式。公司 YILI-GPT 大模型基于用户洞察输出产品创新概念,已在集团内部大规模应用并赋能业务系统,支持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落地的全流程智能化。
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 973 件,比上年末增加 135 件,这一数据凸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性进展。在 2024 年世界乳业峰会上,全球乳业最具影响力奖 "IDF 世界乳品创新奖 " 揭晓," 金典 " 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荣获 " 新产品开发创新奖 ",为公司连续第 3 年蝉联该奖项。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力度、加码新质生产力,伊利股份 " 创新驱动经营—经营优化提升竞争力—竞争力反哺研发创新 " 的生态圈闭环已经形成,这对于公司打破产品同质化瓶颈、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优化成本结构等多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且深远意义。
注重市值管理、股东回馈
现金分红金额续创新高
近年以来,强化市值管理、加大股东回馈已成为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伊利股份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与股东回馈,作为中国乳业龙头,公司围绕市值管理已构建了 " 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 " 的循环体系,积极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公司长期价值提升。
在分红方面,公司 2024 年度推出了 10 派 12.2 元 ( 含税 ) 的分红预案,拟现金分红达 77.26 亿元,分红比例达 91.4%,分红金额、分红率均创出新高,且远高于行业均值。
伊利股份多年以来均保持了高比例分红以回馈广大投资者。自 1996 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分红总额超 508 亿元,位列中国乳企第一,持续为股东创造稳定回报。公司表示未来几年会保持不低于 70% 的分红率标准,进一步强化长期分红预期。
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推动股票回购。公司于 2024 年表示拟回购 10 亿 ~20 亿元股份并用于注销。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 3620 万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 8.77 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将直接提升 EPS(每股收益),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以及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
持续推动股东回馈,不仅是公司价值分配的长期战略部署,更是公司综合业务实力、内在价值、长期稳健经营以及充沛现金流的体现。
作为市场中的核心资产、A 股首家中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伊利股份也正在由 " 内在价值提升 " 向 " 市场价值认同 " 转换。自去年 "9.24" 以来,公司股价持续稳步攀升,在发布财报的次日,即 4 月 30 日,公司股价放量上涨 3.37%,截至当天收盘市值报收 1894 亿元,稳居食品饮料行业头部梯队。此外,在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趋势下,伊利股份成为外资布局的重点选项,如北上资金对公司的持仓市值多年均在 200 亿元左右。
展望未来,伊利股份将继续在乳制品赛道做深做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为驱动力,以增强股东回馈为着力点,向 " 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 愿景以及实现 " 全球乳业第一 " 的战略目标奋力迈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