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瞩目的 " 南北船 " 合并事宜,随着受理的完成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5 月 8 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SH)和中国重工(601989.SH)发布公告,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标志着两家央企的合并重组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此前公告,中国船舶筹划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比例为 1:0.1335(调整后为 1:0.1339),换股价格为中国船舶 37.84 元 / 股,中国重工 5.05 元 / 股(除息后 5.032 元)。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未发生变更。
这起并购案始于 2024 年 9 月初。9 月 3 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双双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正式启动本次交易。9 月 18 日,中国船舶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截至 5 月 8 日,中国船舶总市值为 1347.99 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为 989.61 亿元,两家公司总市值超过 2300 亿元。两家公司在公告中均表示,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予以注册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信息均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
截至 5 月 9 日发稿前,中国船舶股票上涨 0.33%,报 30.24 元;中国重工股票下跌 0.01%,报 4.33 元。
两家公司合并的直接原因是减少同业竞争。2019 年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后,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通过本次交易,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船舶维修业务统一整合并入中国船舶,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长期利益。
这两家作为全球造船业的巨头企业,其合并将缔造一个新的造船业龙头企业。2024 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57.01%、76.96% 和 66.54%,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全球造船龙头地位稳固。这两家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良好。以中国船舶为例,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5.84 亿元,同比增长 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22.21%。中国重工同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54.36 亿元,同比增长 1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3.11 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船舶营业总收入为 158.5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85%;归母净利润为 11.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0.99%。中国重工同期营业总收入为 122.1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12%;归母净利润为 5.1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1.99%。
两家公司在公告中均表示,在此历史机遇之下,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本次交易能够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存续公司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