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9 日上午,中芯国际(SH688981, 股价 89.98 元,市值 7185 亿元)召开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季度,中芯国际整体实现销售收入 22.4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8%。从服务类型来看,收入分为晶圆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 95.2% 和 4.8%。从金额来看,晶圆收入环比增长 5%。其中 8 英寸、12 英寸晶圆收入环比增长 18% 和 2%。
对于晶圆收入环比增长,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联席 CEO)赵海军表示,主要是受益于国际形势变化引起的客户提拉出货、国内以旧换新的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宗类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及工业与汽车产业的触底补货;公司整体出货数量达到 229 万片(折合八英寸标准)逻辑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 15%。但由于工厂生产波动,一季度后半段平均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收入未能达到指引预期;这个影响会延续到二季度。
截至 5 月 9 日上午 11 时 30 分,中芯国际 A 股股价为 86.05 元 / 股,盘中跌超 4.4%,一度跌至 86.00 元 / 股;中芯国际港股股价盘中跌超 6%,一度跌至 42 港元 / 股。
工业与汽车收入成亮点,已看到相关领域触底反弹的信号
赵海军介绍称,中芯国际第一季度工业与汽车收入额环比增长超过两成,占比从 8% 上升至 10%。尤其是汽车电子,得益于主要客户在汽车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公司过去几年加大对汽车电子平台的投入和重点布局,在 BCD(一种特色工艺)、CIS(图像处理器)、MCU(微控制器)、域控制器等领域,与产业链紧密合作,车规产品的出货量稳步提升。
平台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工艺迭代和产品性能升级,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在广泛温和复苏的市场环境下,BCD、MCU 和特殊存储需求旺盛,收入环比增长两成左右。在高压显示驱动 HVCMOS 领域,受限于产能,应用在 40 纳米和 28 纳米的 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小屏显示驱动平台供不应求。
此外,公司协同战略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首推 40 纳米 HV-RRAM(高压可变电阻式存储器)附加值高及高性价比的显示驱动芯片产品,实现量产及终端行业应用。在图像传感器 CIS 及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产品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了技术平台部署和产能建设,以赢取更多的订单。
关于未来业绩指引,第二季度,中芯国际给出的收入指引为环比下降 4% 到 6%,其中,出货数量预计相对稳健,平均销售单价预计下降。二季度,公司给出的毛利率指引为 18% 到 20%,比一季度指引降了 1 个百分点。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来抵抗价格波动的压力,但二季度设备折旧继续上升,导致毛利率指引在一季度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赵海军认为,目前市场虽然有很多新的因素加入,但基本盘与第一季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客户也在沉着应对,公司产能利用率也继续保持饱满状态。此外,中芯国际也看到各行业,包括工业和汽车领域触底反弹的积极信号。
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要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做好当下
对于美国所谓 " 对等关税 " 的影响,赵海军表示,接下来,所谓 " 对等关税 " 是否硬着陆、市场刺激和急建库存是否透支未来需求,以及大宗商品需求是否在价格上涨后衰退,都值得密切关注。
关于对未来的展望,赵海军称,中芯国际对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后半段至年尾的 " 能见度 " 还不高。中芯国际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提升应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重要还是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做好当下。
在提问环节,有分析师问及,4 月 2 日美国新关税政策出台之后,是否影响中芯国际设备的采购,以及是否对国内和国际客户下单意愿带来影响?
对此,赵海军回复称:" 我们在内部做了测算,也和供应商、客户做了非常深入的交流。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实施的一些政策,实际对工业界直接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小于 1 个百分点。"
对于关税引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赵海军表示:" 客户巴不得现在就把未来要卖的产品送到目的地,在加税之前都送过去,至少今年下半年和来年的销售不受影响。这些因素,增加了一些订单,但总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主要在于中芯国际 2024 年第四季度(产能)也很饱满,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增量(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