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博世整体形势不会有明显的转机。但在 2030 战略中,博世致力于未来五年内在各个关键市场跻身排名前三的供应商。" 在 5 月 8 日举行的博世 2024 财年新闻发布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 · 哈通如此表示。
数据显示,2024 财年博世实现 903 亿欧元的销售额,较上一年下降了 1.4%,调整汇率影响后降幅为 0.5%;息税前利润为 31 亿欧元(2023 财年为 48 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 3.5%。在现金流方面,博世实现了正自由现金流 9 亿欧元,流动资金为 82 亿欧元(2023 财年为 74 亿欧元)。2024 年博世前瞻性投资约 130 亿欧元,其中包含资本支出 51 亿欧元和研发支出 78 亿欧元。
史蒂凡 · 哈通透露,博世对公司的中期目标坚定不移——到 2030 年,实现至少 6% 的年均销售额增长和至少 7% 的利润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史蒂凡 · 哈通表示:"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持续优化成本、调整架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遇。我们亟需尽快推进和落实这些计划,以维持竞争力。"
2026 年目标利润率要实现 7%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首席财务官 Markus Forschner 认为,2024 年,博世业务受到的最大影响来自于核心市场疲软,比如全球汽车产量从 2023 年的 9400 万辆降至 2024 年的 9300 万辆。
2024 财年,博世销售额 903 亿欧元。其中,欧洲市场销售额为 445 亿欧元,下降了 5%;北美市场销售额为 160 亿欧元,同比增长 5%;南美市场的销售额为 18 亿欧元,同比增长 6%,调整汇率影响后增长率为 12%;亚太市场销售额为 281 亿欧元,同比增长 1%,调整汇率影响后增幅为 3%。中国则是博世最大的单一市场,市场销售额为 1428 亿元人民币(约合 183 亿欧元),同比增长 2.7%。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Markus Forschner 透露,为了应对环境挑战,去年博世宣布了多项业务架构调整,并在业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采取成本优化措施。比如,在团队调整上,2024 年,博世全球员工人数约为 41.79 万人,减少了 2.7%。从地区来看,博世员工调整计划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德国地区,亚太和美洲地区的员工数仅略有下降。" 架构调整和全面的成本优化措施,都是在为未来盈利增长奠定基础,从而确保博世稳健的财务能力。"Markus Forschner 表示。
2026 年,博世致力于实现 7% 的目标利润率。" 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并取得更多增长。在保持财务稳健平衡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持续投资未来。"Markus Forschner 透露,博世的根本应对之策是在各个主要地区市场深化本土化战略,不仅贴近当地客户,同时提升供应链的韧性。
以中国市场为例,博世全球主要新产品的研发和量产都在中国,比如电机、电桥、电控都是在中国市场研发。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表示,接下来博世中国甚至还会考虑如何去支持国外同类产品的需求。
在徐大全看来,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长,多重因素都会影响博世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他预测,今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增速约为 3%~4%。
今年将有 50 个电动出行项目投产
智能出行是博世业务中重要的板块之一,2024 财年销售额达 558 亿欧元。其余板块方面,2024 年博世消费品业务销售额增长 1.6% 至 203 亿欧元;工业技术业务销售额下降 13% 至 64 亿欧元;能源与建筑技术业务的销售额下降 2.7% 至 75 亿欧元。
" 电动出行和辅助驾驶等重要的未来业务领域确实有所增长,但增速不及预期,息税前利润率承压,进而导致利润和业绩不达预期。"Markus Forschner 说。
在电动出行领域,今年博世将有 50 个新项目投入量产,主要在欧洲和中国。在 2025 上海车展上,博世推出了纵横辅助驾驶系统,涵盖三大产品线以及 AI(人工智能)智能座舱平台。今年秋季,博世将向市场推出液压线控制动解决方案。
在软件业务方面,史蒂凡 · 哈通认为,博世对于整车拥有全面的理解和全栈技术,并且行动力强、速度快,即使在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也能跻身前列。而在新业务方面,博世目前正处于全面开花阶段。
徐大全透露,博世中国正在发力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很多部分都是中国开发,且博世中国的团队也在配合博世德国的工程师开发一些能够在欧洲场景落地应用的产品。
新业务如何实现盈利,这是博世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在一些新的领域,各家的盈利状况都不是非常乐观。新技术实现盈利,肯定会有一个痛苦期。如何在这个痛苦期里变得很强,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这是各家公司都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徐大全说。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