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5 月 9 日光启技术(0026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8 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中信证券、国元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国投证券、南方基金、永赢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上银基金、泉果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广发证券、东兴基金、投资者、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华西证券、长江证券、财通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709 基地二期去年 10 月份就已投产,为什么 2024 年度的营收与净利润仅小幅增长?
答:公司此次年报所披露的业绩均为 709 基地一期的产出。由于公司在超材料生产交付过程中,生产设备达到可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调试周期,所以 709 基地二期在去年 10 月份释放的产能,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逐步体现于实际交付
中。2024 年度,公司面临较大的产能压力,大量研制订单挤占了批产任务。今年随着株洲 905 基地一期和天津 906 基地一期的相继投产,会缓解部分产能压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效率,科学规划产能布局,确保研发任务与批产任务的高效协同。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答: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 41.11 亿元,使用进度为 60.12%。其中,709 基地的投资进度为 73.76%;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进度为 29.28%;905 基地 1 期与 906 基地 1 期均为 2024 年 12 月新设的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分别为 8.37%、1.12%。由于近年来公司超材料业务快速扩张,现金流支出需求也相应大幅增加。为缓解现金流压力,存在部分已采购但尚未支付尾款或采用汇票方式支付的募投项目相关设备及服务费用。因此,募集资金的规划使用进度要快于 60.12% 的实际现金流支出情况。
问:虽然一季度现金流不错,但公司应收账款的账期还是长了一些,请原因是什么,以后会有改善吗?
答:公司目前的业务类型涵盖产品的生产、研制和测试等,均属于国家重点项目,2024 年底应收账款账龄 1 年以内占比约 78%,1 到 2 年以内占比约 17%,合计约 95%,均系列装项目形成,列装项目资金系由上级机关按照要求节点分阶段拨付主机厂,主机厂收到款项后,对公司进行同比例支付,目前款项均在正常信用账期内。2025 年一季度销售款收到现金流量 4.89 亿元。
问:请介绍下公司产品在民用方向的进展。
答:目前,公司正在推动超材料产品在电子装备、智能汽车检测以及无人机等民用领域的应用。电子装备方面,公司与 HW 针对超材料相关的创新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机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技术交流和探讨;智能汽车检测方面,相关国家标准已经通过立项评审,目前公司正在与中汽研共同推进标准的起草与相关征求意见稿的形成,标准审定函评审通过后,报批国家标准委审批。审批通过后将在国标委网站公示并告知实施日期;无人机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拥有长航时的大规模无人机蜂群,相关产品正处于试飞阶段。
虽然公司的超材料技术已展现出了赋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非标制造领域的潜力,但现阶段由于尖端装备领域的任务较为繁重,因此,公司仍将聚焦主航道,持续扩建产能,优先满足其相关需求。
问:请公司紧缩场数量对产品交付有多大影响?公司顺德基地现在有多少个紧缩场?正在建的有多少个?什么时间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顺德基地已经满产状态,请什么时间可以实现满负荷生产并满负荷实现产品交付?
答:公司的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包含了紧缩场和球面近场、弓形场等实验室,属于超材料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测试部分,是确保产品质量、性能达标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产品最终交付环节前不可或缺的一道质量保障工序。目前公司已经建成 10 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含有 3 套紧缩场);在建 11 个(包含 4 套紧缩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全部建设完成。
问:请简单介绍下公司产品的需求情况及展望?
答:公司于今年 2 月份公布了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公告,与两家客户签订合计 7.8 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完成交付。今年公司将实现大量研制订单转批产,并且批产订单具有 " 释放频率快 " 以及 " 交付周期短 " 等特点。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订单信息披露不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公司始终秉持着信息透明、合规披露的原则,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公司产品的盈利性很不错,能否解释下公司产品的价值都体现在哪些环节?护城河是什么?
答:超材料产业链的规模化量产具有显著的系统性挑战,其核心在于产业链的全环节协同能力。以公司生产的某复杂功能结构为例单产品复合了识别、定位、告警等 36 大类别功能,同时还需满足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等要求,涉及 1917 项性能指标,指标文件多达 602 页共 26.85 万字。因此,与传统材料不同,超材料的产能提升不能仅以单一环节的产量(如吨位)衡量,而是需要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技术适配性、产能匹配度和供应链韧性同步增强。公司在 24 年新增了株洲 905、天津 906 以及乐山 106 基地、设立的专业公司都分散在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的环节,以解决应对全链条上量的需求。
光启技术(002625)主营业务: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光启技术 2025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3.72 亿元,同比上升 15.96%;归母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上升 10.82%;扣非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上升 10.12%;负债率 10.64%,投资收益 9.01 万元,财务费用 -2786.27 万元,毛利率 53.84%。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1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1 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出 1.42 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 517.26 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