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商业化进程中再进一步。2025 年 5 月 9 日,公司宣布其 " 陆地航母 " 飞行体生产许可证(PC)申请已正式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量产交付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据了解,小鹏汇天计划在 2026 年实现量产交付,此次 PC 申请获受理意味着监管层面对其产品技术路径与体系建设的初步认可。
按照我国民航相关规定,PC 证书的取得需在完成型号合格证(TC)审定后,由企业建立符合适航标准的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接受民航管理机构的全面审查。和众汇富观察发现,PC 的申请受理通常意味着企业已完成设计与验证阶段的大部分关键环节,并具备组织化生产能力的雏形。小鹏汇天表示,后续将继续配合局方推进型号合格与生产许可审定工作,确保 2026 年实现按期交付。
当前,飞行汽车作为未来空地融合出行模式的代表之一,正吸引着全球资本与技术力量的持续投入。作为中国飞行汽车领域的先行者,小鹏汇天一直致力于打造具备可量产能力的载人飞行器产品。其 " 陆地航母 " 飞行体项目融合汽车智能驾驶与垂直起降飞行技术,在飞控系统、电池模组与结构轻量化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飞行器,该产品在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下具备更优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望在短途通勤、应急运输等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PC 阶段的推进,小鹏汇天不仅将在飞行器硬件生产上实现标准化管理,也有望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和众汇富认为,飞行汽车从技术验证走向量产交付,背后需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包括碳纤维制造、动力电池、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发展。未来,若政策环境与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成熟,飞行汽车或将在特定城市率先开启试点运营。
从资本市场角度观察,飞行汽车这一概念正在重新点燃投资者的热情。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近年来,无论是海外 Joby、Archer 等企业的频繁融资,还是国内资本对低空经济布局的持续加码,都显示出市场对该赛道中长期潜力的认可。小鹏汇天作为小鹏汽车的重要子品牌,其飞行汽车项目一旦步入交付阶段,将可能成为新增长点并助力母公司市值重估。
政策支持同样不可忽视。2024 年以来,我国多项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并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布局通航基础设施与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和众汇富认为,小鹏汇天此次 PC 申请获受理,在当前政策支持窗口期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不仅体现了监管机制对技术创新的逐步适应,也释放出我国飞行汽车产业生态加速成型的信号。
总体来看,小鹏汇天 " 陆地航母 " 项目迈入生产许可审定阶段,是其商业化落地路径上的重要里程碑。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飞行汽车产业链持续完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和公众接受度逐步提升,具备工程化能力和量产基础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小鹏汇天能否如期完成交付目标,将直接影响中国飞行汽车商业化进程的节奏与方向。未来两年内,其在技术打磨、合规推进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表现,将成为产业能否跨越试验验证期迈向市场导入期的关键指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