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4 点半,
全职妈妈孙薇薇的手机闹铃准时响起,
她走进厨房
点亮灯后开始了一早上的忙碌:
案板上的面团正静静醒发,
锅里翻滚着咕嘟冒泡的牛肉酱,
平底锅里金黄的蛋饼
卷着嫩绿的葱花——
这样的场景,
直到 2019 年儿子高中毕业前
都一直重复着。
" 把孩子送去留学的那天,我在收拾得发亮的厨房里转了 3 圈,突然发现这双做了 12 年早餐的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孙薇薇对记者说,如今儿子已经在大洋彼岸工作了,她也下定决心要重启自己的人生篇章。今年 3 月初,这位 50 岁的母亲毅然将自家厨房变成创业基地——创办 " 微笑私房早餐 ",用 12 年练就的 " 妈妈米其林 " 手艺,把母爱的 " 私房早餐 " 端上更广阔的餐桌。
凌晨 4 点半的母爱仪式
12 年的厨房坚守
8 日一早,记者来到孙薇薇的私房早餐厨房,晨光漫过窗台,照亮这间浸润着近 20 年光阴却纤尘不染的厨房。老式不锈钢灶台边缘泛着岁月磨出的哑光,各种厨具整齐摆放,旁边柜子里摆满了食材。第一次见到孙薇薇,记者就被她那双很漂亮的棕色眼睛吸引了,很爱笑很温暖的一双眼睛,之前一直在微信沟通,所以我们没有那种陌生感,很快,孙薇薇和记者讲起了她的故事。
1975 年,孙薇薇出生在青岛,她是一个混血儿,爷爷是美国人。" 大学考到了哈尔滨,毕业后就留在这里结婚生子了。" 孙薇薇说,在儿子上小学前,由于家里的一些变故,她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孙薇薇说,在 12 年的陪读生活中,她的人生坐标就是三尺灶台和学校围墙,从儿子上小学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到高中毕业时的游刃有余,这个不到 6 平方米的厨房见证了一位母亲的成长史。
" 焦煳的煎蛋变成会‘微笑’的太阳蛋,简单的白粥进化成十几种杂粮的黄金配比,连儿子同学都追着要配方的‘冠军饭团’,是我熬夜试验二十多次的成果。" 孙薇薇说,那时候她的唯一想法是,孩子吃得好,就能多长高一点,多记住一点家的味道。在聊天时,孙薇薇抚摸着手腕处贴着膏药,她笑着说,这已经是她的常年必备品了,但在记者看来,那更像是一枚的 " 勋章 "。
空巢厨房不空心
把灶台变成新起点
2019 年,儿子高中毕业上大学了,在送走儿子的那几天,孙薇薇说她的脑袋每天都是空白的,她忽然意识到,今后再没人会在清晨揉着眼睛钻进厨房,把脸凑到蒸锅前说," 好香啊!妈。"
之后的几年,孙薇薇没有找到什么方向,尝试着去过各种地方打工,但她总感觉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你这双可以媲美米其林的手艺,别浪费了,继续用起来。"2024 年,同样是空巢妈妈的闺蜜和孙薇薇说,要不要把这份放不下的牵挂变成更多孩子的清晨温暖?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给自家孩子做饭的那份心,端到更多家庭的餐桌上。孙薇薇当即被闺蜜的话点醒了,但自己做的这么多年早餐真的要当成事业的话,还要进行系统的学习。说做就做,当年夏天,孙薇薇就和闺蜜去外地 " 取经 ",系统地学习食物营养配比等相关知识。
研发阶段如同重新育儿:奥利奥馒头因糖比例失败数十次,低卡版比萨在烤箱炸成焦炭……直到某个雪夜,儿子打来越洋视频:" 妈,我相信你一定会重启自己的人生,就像我小时候你一直相信我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样,还有就是,我想其他孩子想吃的这份早餐也一定是最温暖普通的妈妈味道。" 听到儿子的这些话,孙薇薇突然想通了,自己创业的初衷不也是要把对孩子的关心倾注在早餐里吗?
孙薇薇立刻翻出之前给儿子做早餐记录的上万份早餐食谱,还有她不断改进研究了十多年的牛肉酱 " 配比料谱 ",开始制作这份母爱的 " 私房早餐 " 菜谱。
微笑早餐诞生
让母爱在更多餐桌上延续
历经 100 多天研发测试,孙薇薇把 " 妈妈标准 " 凝练成可复制的温暖。今年 3 月初," 微笑私房早餐 " 正式创立," 我要带着老派妈妈的温度,替您暖一暖孩子的胃。" 孙薇薇在开业第一天就这样说着。
目前," 微笑私房早餐 " 推出不停翻炒熬制两个小时的个性化定制牛肉酱、牛奶发面的土豆芝士泥馅料的馒头等特色私房食品,还有根据客户要求喜好定制的馄饨、比萨等,每道菜品都承载着真实的 " 成长故事 "," 一般都是客户把三天或者一周需要的早餐量定好,然后我白天制作后当天晚上就给配送。" 孙薇薇说,她一般配送都会选择跑腿,费用高但是能保证食材新鲜按时送到。
" 我终于明白,母爱从来不会退场,它只是换了种方式在人间烟火里流转。" 孙薇薇说,开业 3 个月。" 微笑私房早餐 " 每天的订单量越来越多,订单高峰时都会排单好几天,收到了无数的反馈好评:有双职工夫妻留言 " 终于不用对孩子说‘明天补上’ ",还有奶奶带着孙子来认门:" 这味道和我年轻时一模一样。" 最特别的礼物是儿子从海外发来的照片,18 张早餐照片拼成爱心,背面写着:" 妈妈的味道,现在可以分享给全世界啦。"
依旧是新一天的凌晨 4 点半,城市尚未苏醒,晨光中,孙薇薇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旧围裙,把牛奶和好的面装进智能温控发面箱,并打开计时器,智能温控箱跳动的数字,锁住了她的手作温度,孙薇薇知道,这是她用半生母爱铺就的创业路,那些曾只为一人掌勺的厨房,正以另一种方式,温暖着整座城市的清晨。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王越 文 / 摄 / 视频
编辑:马云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