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21小时前
1500万尾寒地小龙虾下池塘进稻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耕始,农事兴,

冰城寒地小龙虾也成为主角之一。

哈尔滨长岭湖养殖基地

近日已开始捞虾苗,

1500 万尾寒地小龙虾苗

将陆续分散到农户手中,

下池塘、进稻田,

为水产养殖 " 蓝色粮仓 "

增添一份别样鲜美。

近年来,冰城寒地小龙虾产业逐渐壮大,摸索、走出了" 自繁自育 "" 南繁北育 "等多条路径,并逐步完善了科研、养殖、加工、销售链条,成长为一张闪闪发光的 " 金名片 "。

" 水上春耕 " 大幕启

培育富民大产业

在长岭湖附近一片水塘边,养殖户开始投放虾苗。作为哈市最大的寒地小龙虾养殖基地,这里每年以大棚养殖、池塘放养的形式,通过" 南繁北育 "等方式,满足了寒地小龙虾苗的市场需求。

黑龙江省达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养殖基地共有大棚 35 栋、池塘 2000 余亩,今年将繁育虾苗 1500 万尾。" 差不多 8 月开始进入捕捞季,能持续 4 个月向市场供给寒地小龙虾,正好填补了‘南方虾’的市场缺口。现在每年还有 5 万斤虾以‘礼盒’的形式销往外省,做到了‘北虾南游’ "。

近年来,冰城围绕寒地小龙虾品种选育、苗种培育、养殖生产、品牌建设、物流销售等方面全链条发力,创新推出 " 南繁北育 "" 自繁自育 " 等模式。长岭湖养殖基地主要采用 " 南繁北育 " 技术,虾苗还是米粒大小时从南方空运过来,养在温室大棚内,待适应了水土、温度适宜后放养到池塘、稻田,成长为真正的 " 寒地小龙虾 ",不仅成活率大幅提升,肉质紧致弹滑,且个大鳃净、味道甜香。

今年,通河县" 虾稻共作 " 面积预计达 8000 亩,寒地小龙虾繁育能力达 800 万尾以上;宾县则全力打造 " 龙江虾谷 ",寒地小龙虾苗种生产能力提升至 1000 万尾……冰城寒地小龙虾正在成长为大产业。去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哈尔滨市 " 中国寒地小龙虾之都 " 区域特色品牌称号;今年,哈尔滨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 " 寒地小龙虾养殖技术 " 成功入选黑龙江省推介农业主推技术名录。几年时间,作为 " 外来物种 " 的小龙虾适应了寒地生长," 安家 " 黑土地,从 " 舌尖美味 " 逐步长成富民大产业。截至目前,寒地小龙虾已在黑龙江省 13 个地市 30 余个区(县)建立了养殖示范基地,并辐射吉林、内蒙古、辽宁和青海等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 10 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近 7 亿元。

绿色农业 " 活标签 "

为 " 定制农业 " 添鲜

在方正县天门乡沿江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玉捞起一网虾苗查看长势。稻田已经插秧完毕,这些寒地小龙虾即将下田。3 个月后,成品小龙虾就能进入加工车间,变成美味的 " 虾饺 "。

李国玉告诉记者,进入 8 月以后,沿江村每天都要捞虾几百斤。不用出村叫卖,乡亲们守在田间地头数钱就行," 要来捞虾都得提前预约 "。在方正县," 方正富硒米 "" 寒地小龙虾 " 相互背书,互为绿色、有机农产品 " 活标签 ":" 米为虾提质、虾为米增香 "," 虾稻共作 "" 一水双收 " 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坐落在呼兰区雪花路上的黑龙江合味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正生产的煎虾饺美味诱人,每个煎饺有两个 " 虾腰 ",半开口的设计,正好露出虾肉,色香味俱佳,是餐饮企业点名定制的佳肴。

哈尔滨市寒地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黑龙江省寒地小龙虾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礼兴告诉记者,寒地小龙虾除直供餐桌外,还会加工成虾尾等产品。有了 " 农头工尾 " 保障,养殖户没有了后顾之忧,积极性高涨。

今年,哈尔滨市计划推广寒地小龙虾 5 万亩,技术支持建设苗种繁育基地 10 个、千亩连片基地 5 个,打造通河、宾县、方正3 个养殖示范县。市场端反馈,冰城寒地小龙虾呈供不应求之势,成为冰城 " 定制农业 " 领域的一枝新秀。

自带 " 市场卖点 "

成农文旅融合发展奇兵

冰城寒地小龙虾 5 月放苗、8 月开始收获,填补 " 南方虾 " 市场供应缺口的同时,因其生长期、收获期与 " 冰城夏都 " 的避暑游、金秋游重合,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话题。

在松北区杏林村,村民陈华的池塘远近闻名,每年夏秋时节天天满客。" 一把鱼竿二两肉 ",一会儿工夫就能钓上半斤小龙虾,大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且能吃到自己亲自钓到的小龙虾,很少有人经得起诱惑。陈华说:" 以前池塘养鱼也搞过垂钓,但没像现在钓虾这么火,如今进村的游客都要到垂钓园打卡,寒地小龙虾是每餐必点菜。"

自从杏林村闯出 " 寒地小龙虾村 " 名号,进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 " 农家乐 "、采摘园、烧酒坊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生意红火。

在宾县糖坊镇胜利村,一块寒地小龙虾养殖基地的牌子立在路旁,经常有游客沿着指示路线走进稻田,一尝美味。今年,宾县在 4 个乡镇推广寒地小龙虾养殖,形成了以钓虾为主打的农业观光游线路,传统农业转型踏上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乡亲们都说:" 可别小看了这小龙虾,那可不是一斤卖个几十元钱的事,绝对值得上心干。"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内融入寒地小龙虾产业发展的企业近 50 家,预计年产值可达 10 亿元。依托寒地气候优势,寒地小龙虾产业加快了高质量发展步伐。哈尔滨市农科院水产分院院长董宏伟表示,通过探索建立 " 农科教、产学研 " 紧密衔接新机制,冰城寒地小龙虾将不断丰富黑土地 " 蓝色粮仓 "," 钳 " 来更广阔市场。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罗彦坤 文 / 摄 / 视频

编辑:马云鹏

相关标签

小龙虾 内蒙古 吉林 天门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