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科技 14小时前
iQOO Z10 Turbo Pro测评:配置强大的“发烧”手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的中端手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 " 技术下沉 "。现今是各路混战,胜负难解难分," 高价低配 " 的手机已经丧失了市场。

作为主打性价比的品牌,真我、红米已经发售了不少机型,就像前几个星期红米发布的 REDMI Turbo 4 Pro,全新的中端骁龙 8s Gen 4 芯片 +7550mAh 电池 + 金属中框,2000 元以内的新机有金属中框及炫酷背板设计着实吸引了一波流量。

由此可见,国内厂商不仅是在硬件配置上卷,在机身外观设计这一方面也是卷起来了。

本来小扎说,对于游戏党手机外观设计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降低手机设计的成本来提高性价比是手机厂商不错的选择。

可现在的手机厂商似乎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这三个月发售的中端机型机身外观设计来看,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外观,各大手机厂商都已经能够做到 " 两手抓 ",治好各位的选择困难症。

在 4 月底,iQOO 也发售了最新的机型 iQOO Z10 Turbo Pro,先来简单看看配置,双芯双摄(骁龙 8s Gen 4 芯片 +Q1 电竞芯片;5000 万主摄 +800 万超广角)+1.5K144Hz 电竞屏 +7000mAh 蓝海电池 +120w 快充。

重点是价格。

好家伙,iQOO 这波操作直接背刺 iQOO 13 和 iQOO Z9 机主。

iQOO Z10 Turbo Pro 整体上维持着该系列长续航 + 高性能 + 强质感的优点,纸面数据还是不错的,那实际上手体验如何呢?

老规矩,先来看看外观

小扎手上拿到的是 iQOO Z10 Turbo Pro 的主打配色 " 燃 ",中框背板都是中端机照例的塑料材质。

" 燃 " 配色的背板设计十分独特,从斜侧看有独特的火焰纹理。十分花哨炫酷。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审美,尽显高级感。

iQOO Z10 Turbo Pro 与 iQOO Z9 Turbo 的设计没有太大的差别,有创新的地方在于将原本外置的手电筒内置在后摄 Deco 的舷窗之中。

如此花哨炫酷的设计,在套上手机壳后泯然众人。。。

后摄 Deco 的上弧度处理的恰到好处。在裸机游玩时,手指触碰到 Deco 边缘时不会硌手,还可以很好的辅助握持,提升游戏体验。

机身厚度 8.09 mm,重量 206g,单手握持时贴合手掌很有分量,背板与中框的过渡处做了微弧的设计,使得该处过渡流畅不硌手。但机身的重量分布并不均匀,使用起来有明显的 " 坠手感 "。

看正面设计部分,前置摄像头使用了祖传的居中挖孔、屏下指纹方案。 Z10 Turbo Pro 使用的是更适合游戏党的直屏,屏幕大小 6.82 英寸,R 角对称美观。

屏幕素质也不错,给到了一块 2800×1260 分辨率的 TCL 华星 C9+ 屏幕,144Hz 屏幕加上多种护眼调光方案,在专业色彩模式下,屏幕显示更加贴近现实所见。屏幕刷新率最低可实现 0.1Hz,显示静态画面时更加省电,局部峰值亮度可达 4400nit,观看 HDR 真彩内容更加沉浸,还支持 4320Hz 的超高频 PWM 调光,频闪敏感用户也可以放心使用。

骁龙 8s Gen 4 芯片性能配置强劲,但容易 " 发烧 "

iQOO Z10 Turbo Pro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与红米 Turbo 4 使用同样的骁龙 8s Gen4 全大核芯片,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由 1 颗 3.21GHz X4 超大核 + 3 颗 3.01GHz A720 大核 + 2 颗 2.80GHz A720 大核 + 2 颗 2.02GHz A720 大核组成。在 GPU 方面,骁龙 8s Gen4 搭载了 Adreno 825。

此外,骁龙 8s Gen4"1 超 7 大 " 的 CPU 组合辅以 LPDDR5X Ultra 内存 +UFS4.1 存储,性能强劲。

为保证数据接近市售机,小扎在使用一星期后进行安兔兔跑分,得到了 207 万分。这分数已经远远低于上市前的跑分分数了

在 GeekBench6 测试中,iQOO Z10 Turbo Pro 的 CPU 单核 2005 分,多核 6834 分。

在 3DMARK 跑分中的表现也不俗。

由此可见,在安兔兔、GeekBench、3Dmark 等多个性能测试软件中,iQOO Z10 Turbo Pro 的测试表现超越了大部份同档机型。

实际游戏测试表现惊艳,但强硬的性能似乎没有能够配上合格的散热。

iQOO Z10 Turbo Pro 运行王者,吃鸡等低负载游戏已经是轻轻松松上 120 帧,小扎就不费时间进行测试了。

在 6 小时 29 分钟的极限《美职篮全明星》游戏测试中,开启极致画质,60 帧的情况下,游戏 3 小时后偶尔有掉帧的情况出现,但不会重度影响游戏体验,机身温度有了明显的上升。软件测试机身的最大温度达到了 48 度,但实际使用情况可能会比 48 更高,十分烫手,电量下降 85%.

同样在重负载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中运行 60 帧,开启高画质的情况下运行 30 分钟,基本能够稳定在 60 帧左右,整体运行平滑流畅。但如果是追求极高画质,iQOO Z10 Turbo Pro 也能稳定在 57 帧左右,但伴随而来的就是严重的发热,30 分钟的运行下,机身最大温度达到了 48 度并且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左图为高画质运行;右图为极高画质运行

若设置开启 120 帧游玩《三角洲行动》,iQOO Z10 Turbo Pro 只能稳定在 100 帧左右,不能跑满 120 帧,且对于远处画面的渲染较差,影响在不使用高倍镜情况下的射击视野。在游玩 1 小时后,也是有明显的发热。

若在游戏党喜闻乐见的 " 直趋供电 " 下进行游戏,则能有效减少手机的发热情况。而且与使用电池供电时不同," 直趋供电 " 下游戏,热量分布均匀,在游玩时不会有特别明显烫手的感觉。即使在高强度游玩的情况下,平均温度也可以维持在 42 度左右。

iQOO Z10 Turbo Pro 的游戏性能表现在同档手机里算是强劲。即使是运行重负载游戏,整机的功耗还是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但控温方面强差人意,即使是再低的功耗,也阻止不了其凶猛的掉电速度。

超快充电,极速秒杀电量焦虑

在今年发售的中端机机型中,7000 毫安以上的大电池已经成为了标配,在主攻大电池的同时,iQOO 也做到了轻薄。

在这次的评测体验中,专门测试了一些日常碰到的使用场景。在 26 ℃室温、屏幕自动亮度、所有手机设置开机出厂默认、实用 WiFi 的情况下,iQOO Z10 Turbo Pro 刷 1 小时抖音耗电 4%、1 小时 B 站 4K 视频耗电 5%、玩 1 小时微博耗电 4%、1 小时《原神》耗电 16%、1 小时《崩坏、星穹铁道》耗电 19%,5 小时过去在这样中高强度的使用下,手机的电量也就从 100% 下降到 52%。

由此可见,iQOO Z10 Turbo Pro 在游戏时的掉电量会因为双芯性能的爆发而大量增加。如果是更加轻度的微信、微博、等日常使用,iQOO Z10 Turbo Pro 更是轻松满足两天一充的需求,待机一整晚(8h)手机的电量也不过下降 1%。

iQOO Z10 Turbo Pro 配备了 120W 的光速秒充,机器从 1% 开始充电,前 50% 耗时 15 分钟左右,全部充满只需要 35 分钟。而且充电过程中也不会感觉手机有明显发热,平均温度仅 36.8 度左右。

考虑到该机的 7000 毫安大电池,如此快速的充电足以秒杀同价位所有手机。

双摄组合,舒心应对不同场景

一款主打性能的机子,在影像方面不能抱太大希望。所以在影像方面我就不过多赘述了,这台 iQOO Z10 Turbo Pro 搭载了中端机标配的主摄索尼 LYT-600,5000 万像素、 f1.75 大光圈 ,外加一颗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舒心应对风景照和日常拍照,夜晚拍照时眩光在所难免。

放几张样片给大家看看~

总结:快充 + 极致性能 + 护眼屏幕,游戏党的 " 娱乐好搭子 "

本次测评新机,小扎使用了快两周左右的时间,带着它走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在休息时来上两把游戏,通勤时看看视频,有需要时照照相,一天下来基本还能有 55% 的电量。除了游戏时较烫手,游戏时掉电较快的缺点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吐槽的问题了。

这款手机比同价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自带的 Origin OS 了,蓝厂在系统优化上一向令人惊喜,Origin OS 丝滑流畅,并且将 AI 融入到了系统的各个位置中,通过创新交互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追求快充 + 极致性能 + 护眼屏幕 +Origin OS,不在意满级防尘防水、机身材质的游戏党的确可以无脑冲。iQOO Z10 Turbo Pro 实际上手绝对会比预想中惊艳。

那有朋友可能会问了。

同价位友商都已经用金属中框、玻璃背板了,怎么这台机子还用塑料中框、塑料背板?这材质是不是太落后了?

嗯。。。。。如果不急着使用新手机,我们还是等等即将发售的 iQOO Neo10S Pro 和即将到来的 618 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芯片 电竞 骁龙 红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