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 11小时前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王菲:吸入治疗是实现长期控喘的有效手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5 月 6 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世界哮喘日主题为 " 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 ",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吸入治疗在哮喘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吸入药物的规范使用和普及。

当天,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王菲主任表示,吸入治疗是哮喘管理的基石,其直接作用于气道的给药方式,能以较小剂量实现高效抗炎,降低全身副作用,是实现长期控喘的有效手段。

被中断的哮喘治疗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过规范治疗与科学管理,治疗目标从 " 症状控制 " 迈向 " 临床治愈 "。然而,部分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或治疗不规范,致使病情加重。

5 岁的朵朵曾饱受哮喘折磨,每次发作时,她都会剧烈咳嗽、喘息,有时小脸会变得乌青。妈妈王女士担心西药中的激素会影响孩子发育,拒绝西医治疗,带着朵朵尝试多种民间疗法,却收效甚微。在多方求医无果后,王女士最终听从医嘱,让朵朵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规范用药一段时间后,朵朵哮喘发作次数大幅减少,而且也不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了。

8 岁的乐乐在确诊哮喘后,妈妈起初严格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乐乐呼吸顺畅,不再咳嗽,恢复了往日活力。此时,妈妈开始担忧药物副作用,便擅自停了维持药物,仅在乐乐咳嗽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救急。起初乐乐没有出现异常,这让妈妈更加确信停药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三周后的一个深夜,乐乐突然剧烈喘息,呼吸急促到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紧急送医后,医生诊断乐乐为 " 哮喘急性发作(重度)"。他的气道严重痉挛肿胀,肺功能明显下降。正是因为前期停药,气道炎症未能得到控制,才导致病情恶化。乐乐住院一周,每天都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与严密监测。看着孩子受苦,妈妈后悔不已。 目前,乐乐重新开始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

" 原来哮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轻视它。" 孩子妈妈王女士感慨道。

从源头上扑灭 " 炎症之火 "

1990 年全国 0~14 岁城市儿童哮喘的累计患病率为 1.09%,2000 年为 1.97%,2010 年为 3.02%。2019 年上海市应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问卷对 3~7 岁儿童的调查发现哮喘的总患病率为 14.6%,虽然与前 3 次的调查方法不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 30 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哮喘的根本病因是什么?

据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王菲主任介绍,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气道对各种刺激过度敏感,也就是气道高反应性,就会反复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而导致过度敏感的根本原因在于气道慢性炎症。

" 若气道天生比较敏感,当遇到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猫毛、狗毛等)、病毒感染等刺激时,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启动 " 防御模式 ",释放出大量炎性物质,并激活气道内炎症细胞,使其聚集在气道里。这种炎症反反复复,就像在气道里不停燃烧的 " 小火苗 ",它逐渐破坏气道表层细胞,导致气道痉挛、痰液分泌增多,长此以往还会使得管壁增厚,气道结构改变,转为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 王菲说,

那如何才能扑灭气道内燃烧的 " 小火苗 "?

王菲说,不同于日常所说肺部感染的炎症,哮喘的气道炎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复杂的免疫调节异常、环境触发因素和遗传易感性,其核心机制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会存在,所以应用抗生素并不会有治疗效果。此时灭火的关键就是吸入性激素。

" 吸入性治疗是哮喘病人治疗的核心,所以今年世界哮喘日里面就提到一个口号,让吸入性治疗惠及所有的哮喘患者。这个也进一步说明了哮喘病人应该尽量采用吸入治疗,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到呼吸道,而对全身的副作用少,所以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非常重要的一环。相较于口服或静脉给药需全身循环,吸入疗法可快速扩张支气管、缓解痉挛,对急性发作的抢救至关重要。" 王菲介绍说,但不少市民对吸入性药物有误解。有的人认为,激素类药物无法根治哮喘,还会导致发育落后、发胖、股骨头坏死等情况,那干脆就不用药了或者看见病情有点好转就自行停药。

王菲进一步解释说,实际上,治疗哮喘使用的吸入性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直接吸入到呼吸道发挥作用的,这种局部抗炎剂量仅为口服的 1/100~1/1000,且大部分被吞咽后经肝脏首过代谢灭活,显著减少激素相关副作用。

" 哮喘可能反复发作,但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的用药,在用药后可以让症状消除,达到临床控制,最终还可以逐渐减量,甚至停药。" 王菲说。

科学运动打破哮喘禁忌

在哮喘患者及其家长群体中," 一旦确诊哮喘就应避免运动 " 的错误认知广泛存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王菲主任明确指出,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事实上,对于哮喘非急性发作的儿童而言,规律运动不仅可行,其带来的益处更远远超过潜在风险。​

规律运动究竟能为哮喘患者带来哪些好处?王菲介绍,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显著提升哮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优化呼吸功能,还能降低急性症状的发作频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度限制哮喘儿童的体育活动反而会带来诸多危害: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会削弱心肺功能、增加哮喘发作风险,还可能引发肥胖,形成 " 哮喘 - 肥胖 " 的恶性循环;更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阻碍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不过,运动对哮喘儿童而言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剧烈运动时,快速呼吸会导致气道水分流失、渗透压改变,进而引发支气管收缩。运动时过度通气,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物质,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一般说来,剧烈运动 5 — 10 分钟后有可能引起运动性哮喘发作。那么,哮喘儿童该如何在运动中趋利避害呢?​

王菲强调,只要哮喘得到良好控制或部分控制,患儿完全可以参与运动。临床医师与运动专家通过制定运动处方,为哮喘儿童提供科学指导:控制良好的患儿可正常运动;部分控制的患儿适合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处于未控制状态或急性发作期的患儿,则应以治疗和休息为主。同时建议,运动频率保持在每周 3 - 5 天,时长逐步增加至每天 30 - 40 分钟,运动方式建议全身大肌肉群组参与的有氧活动。并避免在干冷、高花粉或高污染环境中运动。​

为了将科学运动理念落到实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开办了哮喘儿童运动训练营。在训练营中,儿童呼吸科团队联合体育指导员,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运动方案。哮喘专科医师会详细评估病情,体育指导员则负责科普运动注意事项并进行体能测试,最终从运动频率、强度、项目等维度制定个性化处方,同时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呼吸方法。目前,该训练营已成功举办 2 期,帮助许多哮喘儿童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运动乐趣。训练营预计在暑假继续开班,将惠及更多哮喘儿童。​

除科学运动外,日常管理对哮喘患者同样重要。王菲主任指出:" 哮喘患者除积极治疗外,还需注重日常规范管理,避免病情加重或共病发生。" 患者需注意均衡营养的饮食,穿衣保暖,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过敏物质;持续加强运动锻炼,提升免疫力。只有将日常管理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帮助哮喘患者拥抱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新生活。​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

编辑 黄聪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哮喘 王菲 世界哮喘日 过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