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5-13
2025中国平安“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11 日 -13 日,由平安集团、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 " 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 " —— 2025 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柯尔克孜族、蒙古族、苗族、独龙族、瑶族、傈僳族等 10 个民族的 18 位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深圳,与深圳的时尚设计师、行业专家及公益组织代表,共话中国千年非遗之美,探索非遗发展新路经。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出席 " 妈妈的针线活 " 公益项目座谈会,并与 18 位非遗传承人围绕各民族技艺传承的实践经验、跨界融合创新、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他表示,每一件非遗产品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平安集团立足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创建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场景,构建 " 公益 + 商业 " 可持续生态,创新乡村振兴的产业帮扶新模式,让 " 妈妈的针线活 " 成为乡村振兴、非遗公益领域的示范项目,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

现代时尚助力传统非遗换新升级

11 日下午,在 " 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 " —— 2025 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启动仪式上,来自玛丝菲尔集团的设计师,以多元化的苗族风格服装,精心策划了 " 走进苗,回到苗 " 主题活动分享,模特们身着融合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意服饰闪亮登场,向非遗传承人们分享非遗元素如何融入东方美学。

此外,来自柯尔克孜族、苗族、瑶族的非遗传承人也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如何让千年技艺在当代语境下呼吸生长,又如何又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探索非遗技艺的创新之路。

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尔克孜族非遗传承人——布如力 · 斯开克从小跟着祖母和母亲,掌握了柯尔克孜族刺绣的技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 35 岁那年,她带着村里仅存的几位绣娘们成立了刺绣合作社,让非遗技艺真正 " 活 " 了起来!活动结束后她激动地说:" 从没想过我们的老纹样新创作能变成国际订单!"

接下来,18 位非遗传承人还将前往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服装品牌见萩、深圳市南油服装时尚中心等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了解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和非遗产品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打通技艺传承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链条。本次活动香港服装学院也将为非遗传承人颁发 " 客座教师 " 证书,邀请她们为学院的学生讲述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技艺。据悉,玛丝菲尔集团、香云纱品牌见萩、深圳市南油服装时尚中心、深圳市设计师行业协会、香港服装学院等专业服装设计机构,将共同为少数民族的非遗传承人们提供专业学习指导。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华伟表示:" 非遗传承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妈妈的针线活 " 这一饱含温度与情感的公益项目,不仅承载着家庭记忆与文化传承,更蕴含着女性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力量。我们将整合多方资源,探索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融合路径。"

跨界融合助力非遗技艺活化到产业融合升级

在时尚产业集群的设计之都——深圳,汇聚着 23 家主板上市企业,每年发布的时尚趋势报告影响着亚太地区超千家供应链企业,依托深圳本土成熟的智能制造体系,非遗活化正获得前所未有的产业支撑。

如何探索让传统非遗实现产业化发展道路,助力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下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话题。12 日上午," 妈妈的针线活 " 公益项目座谈会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18 位非遗传承人分享了各民族技艺传承的实践经验,并围绕传统纹样保护、跨界融合创新、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来自广东韶关乳源县瑶族非遗传承人邓玉玲、邓小珍分享了她们与平安的结缘的故事,并合作绣制了一副 " 民族大团结 " 的瑶族刺绣作品赠送给平安集团,对平安长期支持、关心他们发展表示感谢。邓玉玲说:" 两年前,平安带我们去了意大利、希腊、马来西亚交流学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带着自己作品走到国际舞台,回来后平安不仅帮我把工坊重建了,还继续通过他们的方式帮我们把瑶族的产品销售给更多的人,将我们的瑶族历史、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座谈会上,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福田区时尚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殷博被特聘为 " 妈妈的针线活 " 公益项目的首席创意顾问,并组建专业的公益设计导师团,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殷博表示:" 妈妈的针线活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我最开始了解这个项目是非常感动的,她既是在帮助中国非遗做好传承,也在为坚守非遗的妈妈们增加收入,我非常荣幸能加入这个项目和大家一起助力非遗产品走向国际。"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座在谈会上提出," 妈妈的针线活项目,未来要聚焦三大创新:一是有专业的设计师帮助指导、二是创建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场景、三是构建 " 公益 + 商业 " 可持续生态。立足平安集团乡村振兴的产业帮扶模式,让 " 妈妈的针线活 " 成为乡村振兴、非遗公益领域的示范项目,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

据了解,2020 年 8 月,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携手《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在四川大凉山共同发起 " 妈妈的针线活 " 公益项目。五年来 " 妈妈的针线活 " 以文化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已经走出了一条 " 非遗传承 + 乡村全面振兴 " 的特色路径:构建 " 非遗 + 商业 " 生态闭环,聚焦非遗手工艺赋能乡村女性增收,已初步搭建 " 技艺培训 - 产品设计 - 电商销售 " 的完整链条。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广东等 10 个非遗工坊,帮助百名低收入妇女在家门口用自己的手艺创业增收。

平安集团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继续当好 " 服务者 " 与 " 赋能者 ",以商业向善之力助力非遗传承,以 " 金融为民 " 之心赋能乡村振兴,与全社会携手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编辑 / 严雨尘

相关标签

菲尔 平安集团 乡村振兴 香港 深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