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05-13
广州超级独角兽粤芯半导体,要IPO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这应该是广州近年最大芯片 IPO。

投资界 - 天天 IPO 获悉,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粤芯半导体 ")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近日获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2017 年,粤芯半导体在广州成立,随即火速实现量产,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家实现量产的 12 英寸芯片制造企业。短短几年时间,公司身后聚集了一个超豪华的投资人阵容,场面蔚为壮观。

" 粤芯半导体被广州寄予了厚望。" 一位半导体投资人曾回忆。透过这一幕,我们看到大湾区半导体追赶战愈发激烈。

中大校友带队

填补大湾区芯片空白

粤芯半导体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灵魂人物——陈卫。

陈卫 1982 年从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先是进入汕头大学物理系任教,后在 1987 年远赴英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他一头扎进半导体行业,来到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工作,担任中国公司首席代表和总经理,又曾任上海华虹宏力副总裁一职。

在过往的职业生涯里,陈卫目睹中国芯片行业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中芯国际等民营芯片设计及制造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广州长期以来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发展芯片关联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陈卫与同为潮汕人的金誉集团创始人李永喜等人,2017 年在广州黄埔区联合创办粤芯半导体。" 我是带着使命回到广州的,做好粤芯这个企业是我的小使命,我的大使命就是带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陈卫曾感慨道。

自成立之初,粤芯半导体就展现出 " 湾区速度 " —— 2018 年 3 月打桩、10 月主厂房封顶,2019 年 3 月设备搬入、6 月生产设备调试完毕开始投片、9 月两个工艺平台开发完毕、通过可靠性验证,并开始爬坡 " 量产 " ……

仅仅用了 18 个月,粤芯半导体便完成这套流程,实现从无到有到量产的突破。数据显示,粤芯半导体一期项目于 2020 年 12 月实现满产运营,产品良率达到 97% 以上。由此,粤芯半导体从消费级芯片起步,延伸发展至工业级和车规级芯片,成为大湾区第一家实现 12 英寸晶圆代工量产的企业,填补了这一空白。

据官网介绍,粤芯半导体以 " 定制化代工 " 为营运策略,以市场需求驱动、政府政策助推,坚持以产品应用为中心,定义差异化技术平台,专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 等应用领域。

具体来看,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 8 万片 12 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其中项目(三期)已于 2024 年底正式通线投产,预计新增月产能 4 万片晶圆,达产产值约 40 亿元。

实际上,粤芯半导体的 IPO 计划早有迹象。2023 年 3 月,粤芯半导体企业类型就已变更为 " 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直至此次上市辅导登记备案,宣告粤芯半导体正式向 IPO 发起冲刺。

广东国资重注

知名 VC/PE 云集

一路走来,粤芯半导体在 VC/PE 圈备受关注。

时间回到 2021 年 7 月,粤芯半导体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国内深具集成电路行业投资经验或上下游产融紧密协同的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创业、兰璞创投、华登国际、吉富创投、广汽资本、惠友投资及农银投资等机构联合组成。

不到一年时间,粤芯半导体又完成了 45 亿元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

粤财控股管理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上汽、北汽等车企旗下产业资本,以及越秀产业基金、盈科资本、招银国际、盛誉工控基金等战略投资股东。同时,粤芯半导体还获得包括华登国际、广发证券、科学城集团、兰璞创投等多家既有股东在本轮融资中持续追加投资,既有股东认购本轮融资金额超过 60%。

谈及此轮押注,粤财控股旗下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人粤财基金董事长林绮曾坦言:" 粤芯半导体是广东省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重要承载主体,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我们将充分发挥省级金控平台的综合优势,持续支持粤芯半导体做大做强,补齐广东省晶圆制造业短板,带动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随后在 2022 年 12 月,粤芯半导体最新一轮融资出炉——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下属广州科创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粤财控股下属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农业银行下属农银投资和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建信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

正所谓 " 城市因产业而兴,产业因城市而聚。" 陈卫曾在公开报道中表示,之所以创业选择了粤港澳大湾区,选择了广州,选择了开发区,正是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有优越的营商环境,开发区由上至下的政府人员,都有一个服务的意识,使他选择落地在开发区。

资料显示,自粤芯半导体入驻广州开发区以来,累计带动了将近 150 家企业集聚,实现了上下游企业的空间协同。

毫无疑问,粤芯半导体凭借着一己之力,盘活了广州的半导体产业江湖。

半导体追赶战

如此一幕,正是大湾区重仓半导体的一缕缩影。

曾几何时," 珠三角为何在半导体上落后于长三角?" 这一问深深刺痛珠三角产业界。当长三角在半导体产业高歌猛进时,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却一度在半导体产业上几乎隐身。

用一位资深投资人的话来说,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设计产业很大,芯片制造产业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发、高端科技支撑不足,芯片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

这一点本地投资人感受深刻:以往在他们的接触中,不少初创公司可能拿着来自珠三角的投资,却倾向于在长三角落户。

危机感扑面而来。于是,从广州到整个大湾区,都不约而同地吹响半导体产业的号角。

其中,广州提出要打造 " 一核两极多点 " 的产业格局,南沙作为其中一极,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基地;而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则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同时,2022 年《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发布,计划到 2025 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值要突破 2500 亿元。此后,《佛山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珠海市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东莞市促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发展若干政策》等等陆续出台。

时至今日,广东省已经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的 "3+N" 产业格局,2024 年集成电路产量增长 21%、占全国 18%。放眼整个大湾区,大力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半导体投资人的目光逐渐从长三角转移到珠三角,变得活跃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半导体崛起是一场漫长的征程。过去一度缺席的珠三角,正在全力追赶。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5/54956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半导体 广州 芯片 ipo 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