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周国内销量仅 3000 台,新车或成马斯克的销量秘密武器。
作者 | 颐圣
编辑 | 志豪
特斯拉平价新车可能很快就要来了。
车东西 5 月 13 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在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Giga Texas)拍摄的航拍视频中,发现了一辆外形特殊的测试车,被不少人猜测为传闻中的 "Model 2" 或 "Model Q"。
这款新车的曝光也引发了外界对特斯拉 " 平价车型 " 研发进展的关注。
一名长期关注 Giga Texas 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称,他在工厂区域内拍到了一辆被车罩覆盖的测试车。
▲社交媒体上曝光的特斯拉新车
虽然车身大部分被遮挡,且缺少车顶和部分车身面板,但可以看出其整体轮廓与 Model Y 相似,甚至使用了类似的轮毂。
不过,与旁边停放的 Model Y 相比,这辆车显得更加紧凑。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测试车也曾在上个月出现在特斯拉位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一辆未完全组装的测试车停在 Model Y 和 Model S 之间,外观同样呈现出紧凑型跨界车的特征。
▲特斯拉未完全组装的测试车
如此来看,特斯拉的 " 平价车型 " 目前很可能已经正式提上日程,也有一些初步的产出了。
目前,特斯拉销量持续下滑,在欧洲市场一度被比亚迪反超,而平价新车或许可以给特斯拉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本文福利:特斯拉新车脚步加快,新的销量担当要来了。分享报告《特斯拉迈入新周期:汽车产品和 AI 并推,机器人成长期目标》,对话框回复【车东西 0734】下载报告。
01.
延续 Model 3/Y 设计语言
生产计划明确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这款尚未命名的新车型可能会在设计上延续 Model 3 和 Model Y 的风格,定位则更偏向入门级市场。
虽然外界普遍将其称为 "Model 2" 或 "Model Q",但特斯拉方面尚未确认任何命名或具体细节。
▲特斯拉新车航拍细节图
尽管特斯拉尚未正式公布这款车型的具体信息,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特斯拉方面明确表示:" 新车型的计划,包括更实惠的车型,仍按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 Lars Moravy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提到,这款新车型将在现有生产线上制造,外观设计将延续现有车型的风格,但在价格上将更具吸引力。
他表示:" 未来几个月推出的车型将在我们的生产线上制造,形式和外观将与我们目前生产的车型相似。关键是这些车型将更加实惠,消费者将能够负担得起。"
02.
4 月欧洲销量不敌比亚迪
增长颓势工厂或停工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在多地市场的表现正面临严峻考验。
从社交媒体的消息来看,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上周(2025 年 19 周,5 月 5 日 -5 月 11 日)的销量为3070 辆,这一数据较前几周出现明显下滑,作为对比,其单周销量在 2025 年第 17 周曾达 1.03 万辆,而第 18 周的销量也有7300 辆,可见特斯拉在近三周都处于持续下滑的状态中。
此外,今年 4 月,特斯拉在多个欧洲主要国家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甚至被比亚迪超越。
媒体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共卖车 11123 辆,比特斯拉的 6253 辆多了将近一倍。
▲比亚迪、特斯拉 2025 年 4 月新车销量对比(图源网络)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英国市场新注册量仅为 512 辆,同比下降 62%,瑞典市场更是大幅下滑 81%,创下近两年新低,丹麦和荷兰的跌幅也均超过 66%。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并非短期波动。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尽管 2025 年第一季度欧盟纯电动车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23.9%,特斯拉却逆势下滑 45%,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 2.4% 降至 1.3%。
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颓势与产品更新节奏放缓密切相关。
Model 3 和 Model Y 虽然仍是销量主力,但上市时间已久,面对大众 ID. 系列、标致 e-208 等本土品牌推出的全新车型,竞争力正在减弱。
▲特斯拉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鸟瞰图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 13%,尽管产量环比减少近 10 万辆,仍出现 2.6 万辆库存积压。
另有消息称,特斯拉要求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 Model Y 与 Cybertruck 生产线的员工在 5 月 26 日开始为期一周的强制休假。
可以看出,目前特斯拉的产能已远超其销售能力。
对此,特斯拉开始积极推进 " 平价新车 " 的制造来创造新的增长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03.
结语:特斯拉积极寻求新增长
不难看出,特斯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全球核心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与库存积压形成鲜明反差。
此时曝光的紧凑型测试车,一方面是马斯克 " 平价战略 " 的具象化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紧急救市方案。
特斯拉依托现有产线打造的 " 套娃 " 车型,既延续了设计语言优势,又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若真能实现 15 万元级定价,或将为其开辟全新市场空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