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5-13
粽子里吃出带血创可贴? 来伊份转型需过品控“生死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每经评论员 王郁彪

近日,有江苏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投诉在来伊份(SH603777,股价 13.18 元,市值 44.08 亿元)购买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这一画面触目惊心,迅速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热议。5 月 12 日早间,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关注到舆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已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5 月 13 日中午,来伊份再发声明回应,涉事产品已经封存,和消费者达成和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有检查到相关批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

这起事件无疑再次将聚光灯打向来伊份的代工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公司运营、品控和管理等问题。来伊份 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覆盖坚果炒货、肉类零食、糕点饼干等 13 大核心品类,其中 OEM(代加工)商品 1500 余款。代工模式虽能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生产线、提升规模,借助外部产能实现产品种类的丰富和市场覆盖的扩大。但这种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食品安全与品控管理等方面的 " 漏洞 " 及风险。由于生产环节依赖外部厂商,企业对原材料把控、生产流程监督等方面的难度加大,难以像自营生产那样做到全面、细致管控。

笔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2315 平台检索发现,来伊份已累计收到超 400 起有关 " 食品安全 " 问题的消费投诉。众多消费者分享了购买来伊份产品的糟糕经历,如在软糖中发现毛发、在月饼中吃出塑料等。一件件投诉案例,都是消费者信任被辜负的体现。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会对企业声誉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品牌形象的崩塌可能只在一瞬间,而重建却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努力。无论品牌采用何种生产模式,都必须在供应生产、产品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保质保量。

近年来,来伊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量贩零食、零食折扣店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量新品牌快速崛起,门店迅速扩张并抢占市场份额。这些新兴业态凭借低价、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灵活的选址策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给传统零食企业带来强烈冲击。这些挑战直接反映在来伊份的经营数据上。2024 年,来伊份实现营业收入 33.70 亿元,同比下降 15.2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 7526.76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231.94%。亏损幅度的扩大,营收的下滑,都在警示着来伊份转型已迫在眉睫。

对来伊份而言,当下首要任务是强化食品安全与品控风险管理,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这是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公司需要重新审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流程,加强对代工厂的筛选、监督与考核,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在此前提下,来伊份还需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路径,在业务多元化、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生命线 来伊份 食品安全 12315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