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蓟州区坚持将培育壮大劳务品牌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聚焦 " 津甘技工 " 协作基础,创新推出 " 昌灵焊工 "" 华锐菌农 " 两大特色品牌,通过 " 政策链牵引、技能链赋能、供需链对接、品牌链增值 " 四链协同模式,为助力结对县全面乡村振兴持续赋能增效。
构建政策 " 牵引链 ",下好机制创新 " 先手棋 "。深化顶层设计 " 双轮驱动 ",联合武威市出台《武威市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培育行动工作实施方案》,量身定制《古浪县 · 蓟州区昌灵焊工劳务协作品牌培育建设方案》《" 华锐菌农 " 劳务协作品牌培育建设方案》两项专项方案,明确 " 技能认证 + 岗位开发 + 权益保障 " 等各项任务清单。建立 " 季度联席 + 动态考核 " 机制,组织两地人社部门围绕组织输转、培训补贴等促成协议,达成合作共识,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锻造技能 " 赋能链 ",打造人才升级 " 充电站 "。聚焦用工市场需求和结对县内外企业用工实际,充分发挥蓟州区劳务资源优势,创新开展嵌入式、订单式、点菜式 " 三维联动 " 精准培训。实施 " 嵌入式 " 实训,在古浪县焊工密集乡镇设立 " 移动培训车间 ",推行 " 日薪 + 证书 " 激励模式,积极开展焊接机器操作等各类实训。实施 " 订单式 " 培养,与天津中建六局等企业签订协议,开设高压管道焊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专班,持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实施 " 点菜式 " 教学,发放培训需求问卷,开发菌种智能培育、氩弧焊工艺等课程,培训就业转化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两县开展技能培训 6503 人,其中培训 " 昌灵焊工 "" 华锐菌农 " 等劳务品牌 817 人。
打通供需 " 对接链 ",架起就业服务 " 连心桥 "。创新 " 双线四端 " 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劳务供需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开展 " 需求端 " 画像,建立焊工、菌农等技能档案,细分 " 初级工 - 熟练工 - 技师 " 三级人才库。深挖 " 供给端 " 潜力,联动京津冀开发建筑焊接、菌棒生产等适配岗位,提升匹配成功率。拓宽 " 云上端 " 渠道,开展 " 津陇云聘 " 网络平台直播带岗,吸引 8500 人次参与。持续 " 线下端 " 输送," 点对点 " 开通就业直通车,组织专场招聘会 50 场,推送就业岗位 2000 余个,累计帮助结对地区实现就业 8006 人,输送脱贫劳动力 7832 人。
拓宽品牌 " 价值链 ",培育产业振兴 " 增长极 "。充分发挥劳务品牌促就业作用,构建 " 培训 - 认证 - 输转 - 晋升 " 全链条,利用 " 昌灵焊工 " 品牌输送重点项目持证焊工 5000 余人,品牌溢价效应凸显。发挥 " 华锐菌农 " 劳务品牌效用,协助天祝县建成了臣祥、南阳山、均旺、瑞珍等 9 家食用菌菌袋生产企业,形成 " 菌种研发 - 智慧种植 - 冷链物流 " 全产业链,直接吸纳就业 400 多人,带动全县 6200 户农牧民从事食用菌生产,促使 2.4 万余名群众稳定增收,户均增收超 2.1 万。建立 "1+N" 跟踪服务体系,对输转人员开展劳资回访,积极协调落实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劳资纠纷等问题,持续打响 " 昌灵焊工 "" 华锐菌农 " 品牌,有力助推劳务输转稳定增收。(津云新闻编辑王钰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