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 " 央行 ")公布了 4 月金融统计数据。经记者计算,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2800 亿元,同比少增 4500 亿元;4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 11585 亿元,同比多增 12243 亿元。
因为贷款投放的季节性因素,4 月是传统的 " 信贷小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一季度信贷投放 " 靠前发力 " 后,新增贷款规模环比会出现较明显回落。同时,进入 4 月,全球经贸摩擦加大,内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对市场预期和出口增长形成扰动,外贸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及居民相关信用扩张节奏放缓。此外,去年以来,地方化债进程不断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增速表现。
从构成人民币贷款的分项来看,4 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6100 亿元,与去年 4 月相比少增 2500 亿元;居民贷款减少 5216 亿元,同比少增 50 亿元。
对于新增信贷明显下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在企业端,短期贷款规模收缩,中长期贷款也同比少增,票据融资达 8000 亿元,冲量特征明显;在居民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规模出现了下滑,前期楼市提振政策和促消费政策的效果仍在显现。
4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增量分别为 2500 亿元、-4800 亿元、8341 亿元,与 2024 年 4 月相比分别少增 1600 亿元、700 亿元和 40 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规模较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企业贷款变化情况或与 4 月份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导致企业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增大有关。
对于企业贷款的增长趋势,温彬认为,中美互相大幅下调关税,外贸及相关的制造业活跃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稳固,叠加降准降息落地,以及央行等三部委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支农支小、小微民企、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对公领域的信贷景气度有望延续。
至于居民贷款方面,温彬表示,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仍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升级扩容。为此,5 月 7 日,央行新设 5000 亿元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发放对象扩展至 26 家金融机构,激励引导银行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温彬表示,全国两会也为当前促消费做好顶层设计,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需求端关键是解决好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供给端关键是增加高质量消费品的供给,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就业和社保等政策协同,来共同促进居民端信用长期稳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