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之后,资产定价到了一个新时刻,从当天情况看,情形已经非常明晰,这就是:
市场偏好逆转,重拾风险偏好,避险资产走低。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今年以来的资产形势,以及下一步的走势。
1
中国的投资者得感谢特朗普,因为是特朗普一手将中国资产的情绪给拉了起来。
而从中国资产看,要属香港资产涨的最猛。
这主要因为两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就是大家熟知的 DeepSeek 时刻。
这是一季度全球股市涨跌幅度,从一季度看,港股领涨全球,特别是恒生科技。这主要归因于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所带动的中国科技公司价值重估。
一直以来,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估值方式其实是按照消费类公司锚定的,10 倍 PE。比如说阿里,估值最低时 PE 只有 8-9 倍,后来股价上涨,也只到了 12-13 倍。也就是科技股是被市场给选择性遗忘了。
后来,是 DeepSeek 唤醒了这些公司的科技基因,带来了市值重估。
我们再看整体国内估值涨幅,依然是科技公司领跑一切。
从国内涨跌幅度看,依然是科技股遥遥领先,恒生科技完成了最大涨幅。
第二个逻辑,是特朗普的巨大不确定性,让全球资本开始有意避开美元资产,寻求安全对冲。
但与此同时,中国政策层面则在坚定的救市,从去年的 9 月开始,到今年的两会、再到 5 月 7 日金融三巨头会议,政策表现出了严谨的统一性和延续性,这让全球资本看到了中国就是的决心。
结果这也极大利好了港股。
原因何在?
核心在于港股是离岸市场,又是自由港,所以资本会把港股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来看待。
也就是当全球资产看多中国资产时,会首先把港股作为中国资产的第一配置标的;内地资金也会把香港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点。
所以,通俗点说,港股是中国资产的晴雨表。任何利好中国资产的消息,都会在港股中快速表现出来。
就拿 5 月 12 日关税协议达成当天来说,腾讯涨了 4.63%、阿里涨了 6.15%、比亚迪涨了 7.39%、理想涨了 7.13%、京东涨了 6.39%、小鹏涨了 12%、联想涨了 11%,这个涨幅国内看到会觉得很夸张,但跌起来也是这样。
此次关税妥协,将有利于中国资产,所以港股将直接受益。
但是,反过来说,任何利空中国资产的消息,也都会在港股中最先波动。这也是因为港股是离岸市场,没有本地锚定资金。
这也是港股高收益,但也高波动性的来源。
但总体来说,香港资产在接下来将延续现有的趋势和机会。
2
那么,在股市之外的其他资产会怎么走?
先从整体来看,市场短期内将重拾风险偏好情绪,避险资产大概率将持续走低。
先说黄金。长线看,黄金上涨的逻辑依然没变。但短期看,已经没有机会。因为太贵了,更因为市场情绪在黄金时,机构就已经开始掌控黄金,一手做多、一手做空,靠提高波动率赚取最大收益,这个时候,普通人再进只能做韭菜。
这一个多月,每次的私密直播,我一直告诫大家,黄金不能再进,正处在高波动期,普通人是承受不住的,听劝的人会安心很多。
还有就是人民币,也将迎来短期内的升值周期,这和短期内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押注和对人民币需求有关。但长期看,人民币长线贬值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
这个月,美元暴跌,所有非美货币都开始大涨,只有人民币反向下行,这是为什么?能想明白这个,就基本想明白了人民币。
这一次中美达成协议,将压力给到了日本,本次关税战,日本政府极其强硬,丝毫不松口,所以日元重新跌到了 148,一月来最低。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越是强硬,越是收益最大,也是妥协,越成板上鱼肉。4 月 2 号以后,特朗普盛赞日本是第一个去谈的国家,要给它 " 最优惠的待遇 "。结果,给日本开出敲骨吸髓条件。比广场协议还要广场协议,直接想让日本再失去 100 年。
但这也是暂时的,所有的贸易依然会通过谈判得到最后的解决,世界还是得运营下去,眼下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博弈的手段。
终局是,美元将不可避免的走弱,日元将再次回到合理的位置。
最后,中国既然签了这个协议,就说明认可目前的方案,也意味着这是近一个月的博弈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成果。
但这一次的关税协议达成的最大结果,是一切又回到了正常的秩序中——通过沟通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村头王二和刘三那样互为报复,彼此发狠,这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对这个世界来说,不确定性比关税要糟糕一万倍!
3
那么,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下,我们该怎么做?
一、警惕泡沫。研究资本史可以知道,从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美国的运河泡沫,再到后来的西部淘金热,所有的泡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资本和大机构做局,这个时候,就变成了搏傻游戏。
就像上面说的黄金一样,机构多空兼持,甚至做空赚的更多,你怎么和机构玩呢?
对普通人来讲,要勇于接受现实,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要觉得可惜,更不能因为觉得错过了就匆忙地着急进。
最应该做的,是安静等待下一个机会,投资这点事,永远不缺机会。不要盲动,也不能不动,而是慎动!
戒掉路径依赖。这是因为过往的路径依赖都失效了。路径依赖失效是因为全球政经逻辑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之前,全球经济是发展经济学,全球一起做增量,哪里利润高利润大就去哪里。如今,政经逻辑已经转换为安全经济学,安全可控才是第一要义。
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投资逻辑。而我们熟知的经验都是在高速发展时积累下,当用过往经验套此后现实,可能会犯大错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