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5-15
与丁辛醇互为成就的科研人生——记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亚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工作中的李亚斌(左)。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验室里,李亚斌拿着手中那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告诉记者这就是丁辛醇。" 广泛用于增塑剂制造、涂料及胶粘剂,也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甚至香水、护肤品里都可以找到丁辛醇。" 他说。

今年 42 岁的李亚斌是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化永利)总经理助理、正高级工程师。他 2010 年硕士毕业,入职渤化永利。" 当时渤化永利刚刚完成搬迁改造,在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边建设边投产,丁辛醇的生产是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实现从无到有的,经过几年的建设,2013 年实现年产丁辛醇 50 万吨,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丁辛醇生产基地。" 他回忆说。从此,李亚斌的职业生涯与丁辛醇紧密相联。

入职伊始,李亚斌就加入丁辛醇生产技术国产化项目组,与同事们一起边研究边实践。" 我记得,2013 年的一天,公司生产丁辛醇的进口设备一天之内催化剂活性衰减六成,更换催化剂,需要从国外购买,7 个月才能寄到。我们就成立攻关小组,对催化剂活化再生工艺进行攻关,经过 40 来天的试验,形成了初步的再生工艺。" 他回忆道。

因为在科研中的突出表现,2016 年,李亚斌牵头成立渤化永利化工研究所,带领团队开展当时国际上第 4 代丁辛醇生产技术攻关。" 科研的过程很艰难,一切从零开始。那几年,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购买实验材料的路上。" 李亚斌说。

实验经历了多少次失败?记不清了。放弃吗?百年前范旭东、侯德榜等先辈们的事迹鼓励着李亚斌一次次重回实验室,一遍遍地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 3 年多的努力,2019 年,李亚斌带领团队终于攻克 " 卡脖子 " 技术难题,打破国内丁辛醇生产核心催化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耕耘有多艰苦,收获就有多甜蜜。这些年,李亚斌先后主持各级项目十余项,获授权专利 35 项,其中发明专利 11 项,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曾多次获天津市质量攻关成果奖,天津市化工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亚斌还攻读了博士学位。在 2021 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李亚斌荣获铜奖;2022 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22 年第三届天津市 " 海河英才 " 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23 年,李亚斌入选 " 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天津市 "131" 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全国优秀博士后、中国石化联合会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渤海化工集团首席专家……一个个荣誉称号纷至沓来,李亚斌说,荣誉属于过去,科研之路永远向着未知延伸。(记者 吴巧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催化剂 李亚 科研 创业大赛 天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