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海高原天高云阔,远处雪山皑皑。" 亮了,亮了!" 傍晚时分,驻津央企中国石油渤海钻探 70239 钻井队营区灯火通明,移动光伏发电的投入应用,为钻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动能,这正是渤海钻探公司 " 绿钻行动 " 的生动缩影。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渤海钻探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勘探血脉,用技术创新重塑传统钻井模式。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势复杂,气候条件严苛,但是光照资源充沛,年均日照超 3000 小时。该公司因地制宜,率先在青海市场钻井队应用光伏发电,现场试验使用效果,为下步推广应用累积经验。
" 光伏供电不仅降低了柴油消耗,还减少了碳排放和噪音污染,改善了员工生活环境。" 该公司青海项目部经理郭磊说道。
这套移动光伏每日在正常光照时,发电量约为 500 度,可满足钻井队营区照明设施、办公设备和生活电器的日常用电。目前,每月可减少碳排放量 3.33 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0.04 吨,相当于植树 100 余棵。
" 过去井场最头疼的就是噪音和污染,现在我们要让找油争气的过程也充满绿色诗意。" 海南项目部经理陈冰轻拍着身旁的电动钻机说。随着 " 电代油 " 工程推进,海南市场网电覆盖率已达 90%,柴油发电机的轰鸣正逐渐成为历史。
夜幕降临时,50620 钻井队的野营房灯火通明。刚下班的钻工张磊正在健康小屋与工友切磋棋艺,烘干机里旋转着清洗好的工服。" 以前收工回来满身油泥,现在地暖、空调等电器配备齐全,淋浴间 24 小时热水。"
他擦拭着象棋棋子笑道," 咱们这是把家安在了井场上。"
渤海钻探人正在用科技之笔,在能源版图上勾勒出碧水蓝天的时代画卷。(记者 岳付玉 通讯员 张秋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